考古黄浦|爱国,光明学子的底色

上海黄浦 2024-07-19 13:40:23

在淮海东路与西藏南路路口,有着一栋美丽的红白色法式建筑,它就是闻名沪上的上海市光明中学,这里曾经是法文书馆,1913年改名为中法学堂,解放后定名为光明中学。跨越百年,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这片校园,成为一代代光明学子的精神底色。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中法学堂的学子积极投入罢课运动。学生会会长杨士达毅然写下“反帝爱国乃天职,国耻不雪不罢休”的诗句,以此鼓舞斗志。“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自发组织中法学堂抗日救国会。学生们走上街头,参与了反对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的示威游行。据不完全统计,蔡和民、张晓硕、王烈豪、唐恺等学生先后走向了抗日前线;曹顺标、沈振黄、徐博等校友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随着解放的号角在上海吹响,1951年4月7日,市教育局委派复旦大学教授赵书文来校担任校长,“中法中学”就此改名为“私立光明中学”。全校师生欢欣鼓舞,以更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各项工作。

和平年代,光明学子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实际行动。他们始终坚守爱国荣校的热忱,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青春。岁月荏苒,如今漫步在校史馆里,当年那份激昂的斗志与不屈的精神仿佛近在眼前。光明中学的历史不仅仅是建筑和时间的积淀,更是无数光明学子心存家国情怀的见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