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持续突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南阳两会特别报道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4-02-22 07:10:13

2023:风起潮涌积厚成势

2023年,是极具考验而又富有成效的一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殷殷嘱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纵深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全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集中办成一批利惠长远的大事、破解一批积累已久的难题、实施一批增蓄后劲的项目,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风起潮涌、积厚成势,生机焕发的新南阳蹄疾步稳、昂扬前行。

01经济运行延续好态势

主要指标稳定攀升。生产总值增长4.8%,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争取政府债券258.3亿元,全省第三;省重点项目综合考评全省第三。

消费市场逐步恢复。限额以上法人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5.5%、9.7%、21.8%、12.9%。

02产业转型迈向高质量

产业升级加速推进。工业投资增长18.2%,新增国家、省级绿色和智能工厂(车间)47家、上云企业301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创历年之最。新增“瞪羚”企业35家、全省第三。

主导链群迅速壮大。数字光电等9个产业链收入超百亿元,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1400亿元、840亿元、780亿元。中南钻石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单项冠军企业,超硬及硬质合金新材料产业获评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增贷款601亿元,新增融资突破千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73.4亿元,增长7.2%。

03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

研发平台建设得到新加强。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战略重组获得批复,牧原实验室纳入省实验室体系,新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总量6家、全省第二。

技术成果孵化取得新进展。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58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成交额131亿元、全省第三。

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2023年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评定南阳创新能力全省第四,首次进入第一方阵。

04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重点改革收效良好。市县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

营商环境大幅改善。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三,取得历史性突破。

市场主体迅猛增长。新入库“四上”企业1162家、全省第二。存量市场主体达到108万户。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322个,实现百亿级项目“零”的突破。

对外贸易稳步拓展。进出口总值达到237.2亿元,卧龙综保区完成进出口76.6亿元、增长56.6%。

05城乡建设实现大提升

城市更新提标扩面。申伯大道等4条新建骨干道路强力推进,白河大道等5条断头路完工通行,新建公园游园181个、停车场39个;国家卫生县城达到10个,省级以上文明城市实现县市全覆盖。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粮食总产达到138.8亿斤; 2022年度巩固脱贫成果考核全省第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基本建成,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运行。新改建农村公路1378公里、全省第一。

06绿色发展厚植软实力

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优良天数达280天;32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生态建设不断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安全输水610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142.4万亩、全省第一。

节能降碳有序实施。我市入选国家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市。

07民生改善交出暖心卷

基本民生有效保障。财政民生支出达到648.7亿元,省、市22件重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万人。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864家。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5万户,“保交楼”项目完成交付3.1万套。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4 所、乡村寄宿制小学32所、中职学校10所,河南国医学院筹建有序推进,普通高考一本上线总量、增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获评全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

市域治理全面加强。内乡县“一保五滤”工作法入围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连续9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4:锚定方向昂扬前行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强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十大重点工作

1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挖掘潜能消费,在稳定经济增长上攻坚突破

——抓实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提速增效。力争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500个左右,完成投资4000亿元,产业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力争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合同引资额达到1万亿元以上;确保争取项目数和资金额保持全省前三名,力争部分领域夺取第一名。

——深挖市场潜力,促进消费转型扩容。着力培育新型消费,办好第二十届世界华人篮球赛,加快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全力提升传统消费,深入实施“惠享南都”促消费活动,持续提振大宗消费,合理供应住宅用地,探索实行房票制度。大力发展特色消费,倾力壮大文旅消费,着力培育千亿级文旅产业。

2聚焦培育产业链群、增强竞争能力,在推动产业升级上攻坚突破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做大做强肉食品、粮油食品、菌果休闲食品、酒饮品四大优势产业,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17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发展电驱(防爆)、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农机装备三大产业链,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90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巩固提升超硬材料、印刷包装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85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

——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400亿元、2025年达到5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着力壮大做优数字光电产业,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2025年达到5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着力布局新能源商用汽车制造基地,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350亿元、2025年达到500亿元。

——轻工纺织产业集群。着力提质升级纺织服装和玉石产业,力争今年集群规模突破400亿元、2025年达到500亿元。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滩布局合成生物、新能源装备及化工、全主动智能悬架系统、航空再制造及低空经济、新一代微纳光学部件制造等新赛道。

3聚焦健全研发体系、催生技术成果,在强化科技创新上攻坚突破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麒翔航空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尽快实体化运行,高起点筹建卧龙电驱实验室、争取纳入省实验室体系,谋划设立中科南阳算力网研究院,确保新增省市创新平台5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载体5家以上。

——培育高层次创新主体。确保创新龙头企业动态保持在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以上。

——催生高质量创新成果。力争实施重大科技项目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5亿元。

——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力争引进人才1.5万名以上,确保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9%以上。

4聚焦昂起城市龙头、隆起县域高地,在加快城镇发展上攻坚突破

——推动中心城区快起高峰。增强“市本级”意识,谋划建设油田新城、官庄化工新城,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力争全年新增10万常住人口。

——全面强功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乐宜养之城。强力启动实施道路畅通、绿化提升、市政设施完善等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力争年度完成投资600亿元。

——全力强经济,着力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科创中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出抓好中欧产业园、乐凯华光新材料产业园等12个战略重点制造业项目。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200亿元,高标准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统筹抓好医圣文化园、高铁片区总部经济港等项目建设。

——推动县域和城镇快速壮大。认真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深入实施“四个倍增”计划,扎实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5%以上。持续加强11个中心镇试点建设。

5聚焦建设农业强市、打造和美乡村,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力争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以上,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左右。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为抓手,持续完善“5+2”联动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20个左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面积达到270万亩以上。

——全面深化乡村建设行动。以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引领,出台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着力推进全域景区化。

6聚焦完善基础设施、织密支撑网络,在增创发展优势上攻坚突破

——持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完成姜营机场扩容工程,力争迁建选址通过国家民航局评审。启动临港经济区建设,开工建设南信合高铁,争取郑南、南新、沈卢、淮内高速开工。

——持续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内乡电厂二期、内乡储煤基地二期、西峡煤炭储备基地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大能源保障体系。

——持续完善现代水网体系。重抓重推汉山水库、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白河三坝拆除重建及卧龙大桥扩孔等重点项目,争创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

——持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强力推进南阳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创新打造“数智南阳”品牌。新建5G基站3000个、充电桩2500个。

7聚焦革新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攻坚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统筹抓好财税、医疗、农信社、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力争有实绩外贸企业达到550家以上、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2%以上。力争卧龙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达到80亿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立营商环境决策咨询委员会,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壮大。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力争新增星级企业100家、规上工业企业3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

8聚焦加强污染防治、抓好环境保护,在构建生态文明上攻坚突破

——守好护水输水生命线。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打赢防污减污攻坚战。深入实施污染防治“十大行动”。

——筑牢扩绿增绿屏障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确保完成营造林116万亩。持续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做优降碳转型大文章。深入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加快调整优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9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繁荣社会事业,在创造美好生活上攻坚突破

——推动充分稳定就业。力争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2万人、高技能人才7.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

——加强精准高效保障。强力实施全民参保攻坚行动,确保应保尽保;力争建成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8个;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万户以上。

——发展优质公平教育。深入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积极稳妥推进“两集中”,努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全民卫生健康。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高质高效建设国家级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10聚焦防化风险隐患、维护大局安定,在保障本质安全上攻坚突破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密防化经济风险。持续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积极做好地方债务偿还化解;科学推进问题楼盘化解、保交楼和征收安置,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高标准推进“三不四零”平安创建,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

(整理:田建华 制图:牛 冉)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1 阅读:88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简介:南阳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