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立刻会想到清朝末年的慈禧,她在位期间,牢牢掌控着大清王朝的命脉,长达47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然而,垂帘听政的制度并非源自慈禧,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渊源。
以下10位知名“垂帘听政”的太后,这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女人们在数千年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宣太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垂帘听政的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国。宣太后,即秦昭王的母亲,公元前306年,年仅17岁的秦昭王继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由开始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
赵太后
第二位垂帘听政的赵太后,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惠文王的妻子。公元前266年,惠文王去世,年仅几岁的孝成王继承王位,赵太后临朝执政。
她是一位能力极强的女性,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留下了她经典的言论。
吕后
汉初,刘邦宠信戚姬,有废掉吕后另立新后的想法。为了保住其皇后宝座,吕后将皇后宝玺掌握手中,想了种种计策。
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期间她掌权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非常兴盛,为了制约南越的发展,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
邓太后
东汉和帝皇后邓绥,被尊称为邓太后。和帝驾崩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时间长达16年,三次册立皇帝,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
褚太后
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司马聃年幼继位,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公元357年,褚太后归政其子。
公元361年,司马聃暴病而死,立司马丕为帝,褚蒜子再次出山。
萧太后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乾亨四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
统和元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刘太后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灵太后
北魏后期,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只有6岁,只能由其生母灵太后临朝听政,执掌皇权。
灵太后执政时期,北魏政府加紧剥削民众,由此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镇起义和葛荣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契胡族酋长尔朱荣乘机起兵攻人洛阳,杀灵太后及其所立幼帝,并坑杀王公百官2000余人,史称“河阴之变”。不久,北魏王朝灭亡。
武则天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之后开始垂帘听政,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并称二圣。
慈禧太后
清朝末年,垂帘听政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垂帘听政的独特政治格局。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慈禧太后牢牢掌控着大清王朝的命脉,时间长达47年之久,是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