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八嘎呀路”这个词,但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每当某位日本军官表达愤怒的时候,都会使用“八嘎呀路”,翻译“混蛋”,十分符合日本人当时的语境和情绪表达。可事实上,“八嘎呀路”一词放在日语里面,是两个词。
“八嘎呀路”的中文翻译在日语中,“八嘎呀路”是“愚蠢的无可救药”的意思,并非“混账”的意思。
八嘎呀路的真实写法应该是“马鹿”、“野郎”,即便连在一起读,和八嘎呀路也是天差地别。
至于为什么会音译为“八嘎呀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个词的罗马拼音“ba ka ya ro u”,正好对应了八嘎呀路的发音。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词后,再转变为“马鹿野郎”,不仅很难让人接受,也特别不适应。
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词还和我们中国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在日本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马鹿”一词的出现,主要也就来源于《史记》中记录的经典故事:指鹿为马。
不过汉语中的指鹿为马一词,表达的是某个人权势滔天后,即便明知故错,也没人胆敢反驳。但日本人认知中的指鹿为马,却是连鹿和马都分不清。
至于“野郎”一词,实际含义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乡巴佬”。日本人以“野郎”,来形容乡野村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并将其与马鹿连接在一起后,就成了愚蠢的、没见过世面的傻子。
那么由此看来,日本人提到的马鹿野郎,与国人印象中的八嘎呀路,是否就有着两种全然不同的意思呢?譬如前者表达讽刺,后者则表达愤怒。
答案并非如此,和中文相同,日文中的词语,往往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抗日影视剧中的八嘎呀路,只是取其中之一为代表而已。
“八嘎呀路”的含义那么在日文中,八嘎呀路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答案主要有两种。
其一,就像常人印象中的愤怒意思一样,表达侮辱和咒骂之意。其二则含有宠溺和包容的意味,表达一种关怀之情。听起来十分离谱,可事实偏偏让人无法反驳。
首先是表达愤怒上,日本侵略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愚昧的下属,以及不会做汉奸的中国人时,都会用八嘎呀路来表达。倘若在此时只用了八嘎,情绪反倒并没有那么激烈。
而到了日本国内,对于生活与工作都十分严谨的日本人来说,一旦员工犯下错误,上司都会习惯性地用这句话指责员工。
当然,到了家庭之中,日本人其实也会用这个词表达愤怒。只不过日本人此时的愤怒,通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在里面,和国人大致类似。
语气没有那么严厉,听起来很容易让人接受。可带有宠溺味道时,反倒让国人不适应。
像日本情侣或者朋友之间,以八嘎呀路表达一种宠溺的情绪,就出乎国人意料。
深受抗日剧影响的,国人难以想象,当日本人对朋友或者伴侣说出这个词的时候,真不怕两人会因此发生矛盾?
或者说,这个词真是宠溺,而不是争吵?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词,不会是完整的八嘎呀路,仅仅只有“八嘎”二字。
其大概含义也从傻子,转变为“你是傻了吗?”、或者“你有点傻傻的”一类的用法。
性格温婉的日本女性,听到这种形容后,往往眼神也会因此变得温柔一些。
倘若看过日本国内的言情剧,其实也会发现,当日本演员说出这句台词后,角色的情绪波动,也会尤为明显。
就上述两种含义来说,倒也的确算得上日本国内别样的文化内涵。相较于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而言,也算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随着现如今全球化浪潮越发明显,人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时候,其实也更应该对他国文化了解的更加清晰。
否则往后闹了笑话,必然会相当尴尬。
意思日本鬼子饿了,想吃八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