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国封禁了千年的山,从唐朝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孙桓谈国际 2023-06-13 10:01:00

公元1628年,明朝的一位文人把他在福建省游玩的经历写成了日记,取名为《闽游日记》。

多年后,人们把这篇日记和这位文人所撰写的其他日记合并在一起,编辑成册,命名为《徐霞客游记》。

然而,这位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驴友徐霞客,却在《闽游日记》中记载下自己终身的一个遗憾。

他在文中十分直白地写道:

我一生走南闯北,只要是能去的地方我都去过。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我越感兴趣。

我平生三次游历福建,足迹遍布福建所有的地方,唯独武夷山的一个角落,我始终无法踏足,因为进去就是个死。

那么,徐霞客文中所提到的这个中国第一禁地,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唐朝划定的“封禁山”

武夷山,地处福建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属于丹霞地貌,是著名的风水宝地和旅游景区,名列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物产富饶,尤其盛产茶叶,其中的武夷山大红袍更是茶叶中的极品,享誉世界。

在群山起伏的山峦之中,有一座山峰造型独特,它的外形酷似古代的一种乐器——铜钹,因此得名铜钹山。

铜钹山海拔达到1534.6米,由于整座山身处武夷山脉腹地,因此这里常年雨水充沛,植被茂盛,大有山清水秀的景致。

然而,在距今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当地百姓提起铜钹山就“谈山色变”,倒不是说山中有老虎等猛兽作祟,而是谁都不敢踏足这座山。

答案也很简单:“谁敢出这个头,谁就会人头落地。”

更加蹊跷的是,当地群山连绵,明明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峰人们都可以自由出入,为何偏偏这座不起眼的“铜钹山”却是人迹罕至,硬生生就被封锁了一千年呢?

一切都要从唐朝晚期的一段插曲说起。

唐晚时期,皇权日渐势微,李世民的子孙不是被藩镇欺辱,就是被宦官弑杀。

朝廷名存实亡,难以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统治。与此同时,无论是宦官还是地方节度使,都在尽力搜刮民脂民膏,积攒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民怨沸腾。

然而,天灾一旦降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就出现了。

唐僖宗年间,山东大旱饿殍千里,可是地方官隐瞒不报,最终饥民揭竿而起,引发农民起义。

而这支部队最后推举黄巢成为领导人,这就是著名的黄巢起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巢起义的部队一开始并不是由黄巢率领的,农民军的第一任首领是私盐贩子王仙芝,而黄巢是后来才加入到义军之中的。

王仙芝见黄巢一表人才,又带来了数千人马投奔自己,高兴之下任命黄巢担任自己的副手。

可惜王仙芝格局太小,甚至被朝廷一次小小的试探性招安诱惑地心神不宁,黄巢力劝,王仙芝由此心存芥蒂,于是和黄巢分道扬镳,结果最终战败被杀。

黄巢眼看义军兵锋受挫,主动放弃在中原战场的争夺,转而率众南下经营南方。

就这样,义军的一支部队就来到了福建武夷山一带。

由于当地百姓早就恨透了腐败无能的朝廷,一见黄巢义军到来,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此时义军刚到山区,根基不稳。百姓见状告诉义军,此间有一座高山,唤作铜钹山。

这座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旦官军前来搜捕,义军可以转移到铜钹山利用地势组织抵抗,必能转危为安。

不久,福建的官吏果然调集大军前来围剿义军,义军见朝廷军势力庞大,知道不能硬拼,便听从了乡亲们的建议转移到了铜钹山。

官军进山搜捕三天三夜,无法攻占铜钹山。

于是他们向朝廷申请禁令,要求封锁铜钹山,不许百姓进山支援义军,企图将义军活活饿死在山里。

就这样,铜钹山周围被唐军设置隔离带,朝廷送来石碑立于进山的路口,上书:

擅入者,斩立决。

然而,义军并没有就此灭亡在这荒山野岭之间。

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饿了采摘野果、捕杀野生动物充饥,渴了就喝清冽的泉水。等过些时日唐军的包围圈撤走,义军又堂而皇之下了山。

这支部队继续追随黄巢转战南北,最终攻下唐朝的首都长安。

可惜的是,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但是铜钹山的封锁令却一直留了下来,历朝历代的官府都不约而同下令保留唐朝设立的封锁线,违令者同样身首异处。

明清封锁的“土匪窝”

唐朝灭亡后,无论是五代十国还是两宋乃至元朝,铜钹山始终是朝廷第一个明令封锁的禁区。

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对统治国家采取极为保守和严苛的态度,他有感百姓容易盲从,遂下令沿海百姓“片板不得下海”,这就是著名的“禁海令”。

与此同时,天下经过元末大乱,盗匪猖獗。

虽然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称帝建国,但是全国各地、尤其是深山老林中仍旧残存着数量可观的强盗山贼。

这些人中有的是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部将。

朱元璋荡平群雄之后,这些人不愿意投降新建立的明朝,于是效仿梁山好汉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另外还有一批人,他们本身在元末动乱中就从事打家劫舍的不法勾当。

如今眼看社会秩序恢复,这些江洋大盗十分担心被严刑峻法的朱元璋追杀,于是干脆遁入山林,利用地形当掩护,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

朱元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认为现在派大军进山剿匪,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不利于北方的战事,此时明帝国的重心在北疆,他要集中力量打击残元势力。

于是朱元璋效仿历朝历代的做法,下令封山,让这些强盗流寇自生自灭。

太祖说话自然管用,从此铜钹山被死死地封锁了起来。

这项政策得到明清两朝统治者的延续。

有趣的是,当年洪武年间朱元璋定下的封锁区不止一个,但随着盗匪逐渐消亡,多数地区逐步解除封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唯独这座铜钹山,始终被历代君主视为第一禁地,永世不得解封。

明朝中期,江西、福建一带大大小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随着朝廷征调大军前来进剿,这些起义农民不约而同都遁逃到了铜钹山中避祸,由此铜钹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匪窝”。

铜钹山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历代造反头目心中的圣地,头目走投无路时就会一头扎进铜钹山。

朝廷屡次进山剿匪,始终无法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令福建、江西两地官员高度紧张。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对周边百姓的监视。

事实上,当地百姓靠山吃山,自然也会打铜钹山的主意。

铜钹山不仅草木茂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山里还有矿藏。

由于周边的群山基本上已经被世代开采,几乎没有太多的经济价值,所以被常年封锁的铜钹山反而成为老百姓眼中不折不扣的“香馍馍”。

“舍命进山转一趟,富贵回乡娶娇娘”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谚语。

一些胆子大的农民在这句话的怂恿下蠢蠢欲动,纷纷想要从中获利。

然而,一旦有老百姓私自进山被官府抓获,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结果:秋后问斩。

历朝历代不断有人因此而人头落地,当地百姓纷纷传言,据说山中四季不消的氤氲水汽,就是由这些冤死之人的怨念化成的。

这些传说进一步为铜钹山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气息。

清初,朝廷为了修复明末混战造成的战损,需要从福建调集大量的珍贵木材。

由于铜钹山常年封禁,山中有大量参天古木,十分适合朝廷修宫殿。

因此顺治年间闽浙总督高度关注铜钹山这个禁区,严禁平民百姓进山采木,自此铜钹山已经封锁了整整一千年的时间。

山清水秀的“生态园”

当时间来到康熙十三年,铜钹山“无人问津”的命运开始悄然发生转折。

这一年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大名鼎鼎的叛徒平西王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公开造反,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旋即响应,很快南方大片领土倒戈,康熙帝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搞得焦头烂额。

眼看半壁江山不保,此时的朝廷根本没有精力再去顾及一座小小的铜钹山。

于是,当地百姓打起了铜钹山的主意。

就在清朝倾尽全力平定“三藩之乱”的几年中,当地百姓纷纷进山搭起了棚户,在里面开矿伐木,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不少人甚至干脆搬到了铜钹山的山脚下居住,享受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等到“三藩之乱”平息后,朝廷回过头来一看,发现铜钹山已经人满为患。

此后朝廷虽然还是不断派兵前来哄走百姓,甚至强拆了一些棚户,但基本不再随意杀人定罪,禁止令几乎已经名存实亡,流于形式。

1851年,不第秀才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事,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中国。

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攻下九省通衢武汉,更是顺长江而下拿下了大清的金融中心江南地区,定都南京。

这下清廷已经无力管辖铜钹山,当地百姓遂重新“占山为王”,继续在禁地内搭起棚户,发展生产。

后来,虽然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但是朝廷眼看再铜钹山已经彻底被当地百姓开发出来,再禁山也毫无意义,于是干脆下令解除了禁止令,自此铜钹山终于“重获自由”。

据当地县志记载,到同治时期,铜钹山一带棚户有805户之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聚落。

足见铜钹山对当地百姓的吸引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铜钹山进行科学的养护,如今这里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如假包换的“生态园”。

景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8%,原始森林的面积超过三万亩,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据资料统计,铜钹山涵养着一千多种珍贵植被,如红豆杉这类国家一级珍贵植被。

与此同时,超过一千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这里也是中科院福建研究院、厦门大学等高校重点营建的自然生态科研基地。

更宝贵的是,由于铜钹山海拔较高,但南坡坡度较缓,这里是夏季避暑的绝佳地带,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此避暑。

如果徐霞客能够穿越到今天,他一定会在自己的大作《徐霞客游记中》,对这个中国第一禁地留下浓墨重彩的描绘吧。

0 阅读:1

孙桓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