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亮出生物多样性“家底”,实地记录到各类物种913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6 20:40:58

6月6日,石景山区发布了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全区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生物多样性指数从2022年的20.1提升至2023年的25.9。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北部为太行山余脉典型中低山落叶阔叶林,永定河穿城而过,湿地众多,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2023年4月起,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包括13类群的物种组成、分布、数量等情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石景山区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全区拥有森林和灌丛、草地、湿地和城市等类型,其中城市生态系统占比54.98%,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占比35.56%,体现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特色。

全区生物物种多样,实地记录到各类物种913种。其中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各级濒危物种10种,分别为鸟类濒危物种乌雕,易危物种维管植物知母,8种鸟类近危物种黑头䴓、震旦鸦雀、宝兴歌鸫、鹊鹞、白腹鹞、白尾鹞、苍鹰、游隼。同时,石景山区还监测到众多重点保护物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红交嘴雀、震旦鸦雀、雀鹰、苍鹰、松雀鹰,均为鸟类。

此外,石景山高等动植物物种也十分丰富,其中维管植物物种最多,占所有实地记录物种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永定河沿岸。调查还记录到了30种鱼类、46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00种藻类,其中在永定河流域调查到一定数量的鲤鱼、棒花鱼、马口鱼等健康指示鱼类,有力表明永定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良好。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冯晓光介绍,本次调查对石景山区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全方位摸底,调查区域覆盖石景山全域,调查物种涵盖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维管植物、两栖类、爬行类、苔藓、大型真菌、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13个类群。调查方法采用多技术相结合模式,统筹运用传统样线法、红外相机拍摄法、环境DNA(eDNA)技术等多种调查方法,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接下来,石景山区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重点物种类群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石景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