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花倒水莲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黄花倒水莲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广东等地的叫法;别名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记载为假黄花远志;在《中国经济植物志》中记载为黄花远志;在福建叫倒吊黄;在江西叫黄金印、念健;在广东还叫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等;在广西叫白马胎、一身保暖、鸭仔兜等;学名为Polygala fallax Hemsl.,是在1886年正式命名发表的;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远志科远志属灌木或小乔木。
2,分布和生长环境
黄花倒水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香港等省区,通常生长在海拔360-1200米山谷林下、水旁阴湿地方。黄花倒水莲喜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和强光,在土层深厚、疏松潮湿、富含腐殖质壤土生长良好。
3,外形特点
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度1-3米;根粗壮,分枝多,表皮浅黄色;枝条灰绿色,密生长并且平展的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片膜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20公分,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叶边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都有短柔毛;主脉表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8-9对,在背面突起,网脉明显;叶柄长9-14毫米,上面有槽,有短柔毛。
花两性,左右对称;总状花序长10-15公分,直立,花后延长达30公分,下垂;花梗基部有线状长圆形小苞片,早落;萼片5个,早落,有缘毛,外面3片小,不等大,上面1片盔状,其余2片卵形或椭圆形,长3毫米左右,里面2片大,花瓣状,斜倒卵形,长1.5公分,先端圆形;花瓣3片,正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龙骨瓣盔状,鸡冠状附属物有柄,流苏状;雄蕊8个,花丝三分之二以下连合成鞘;子房圆形,压扁,花柱细,长9毫米左右,柱头有短柄。5-8月开花。
蒴果宽倒心形或圆形,绿黄色,无翅和缘毛,顶端有喙状短尖头,种子圆形,直径4毫米,棕黑色或黑色,密生白色短毛。8-10月果实成熟。
二,黄花倒水莲的主要用途
第一,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药用,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其味甘、味苦,性平,具有补虚健脾、散瘀通络功效;主要含有皂苷类、口山酮类、多糖类、甾醇及其苷类、有机酸、酯类等有效成分。具体可查阅专门的医学资料。
第二,黄花倒水莲的根可与鸡和猪蹄炖食,有滋补作用;它的叶可制成茶叶泡水饮用。
第三,黄花倒水莲的总状花序下垂,花朵密集鲜黄色,
花期长,有观赏价值,可在园林中栽培利用。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