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的物质成分,窝量的多少,打窝的质量都会对上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怎么打窝见效快效果好?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水域的鱼情,出钓的时间段,作钓时间的长短具体来说,不同的打窝方式对比上鱼情况,找到适合的方法会对钓鱼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来到陌生水域,或是对近期鱼情不明的情况下,不能盲目打窝,可选择以抽窝的方式进行诱鱼,试探并摸清鱼情。前期不管是搓饵还是拉大饵频率都要快一些,浮漂到位后没口就主动抬竿,再进行挂饵抛竿。钩饵下行过程中,浮漂上的一些小动作可不予理会,直至浮漂出现缓慢有力的吃口动作。
有钓友在评论区留言,不知抽频率的节奏如何把握。抽窝是利用钩饵入水不断地雾化散落,以及抬竿时抽带起钩上残留的碎屑,起到动态诱鱼的目的,吸引鱼到窝点里来。同时在不断地抛投下快速形成相对集中的窝点进行聚鱼留鱼。
浮漂有动作感觉有鱼进窝,我们可以适当放缓节奏。与诱鱼阶段不同,这时就要注意好饵料的状态,尽量用拉饵,用手把多余的部分捋掉保证饵团的圆润,保证鱼的入口性,减少无效的吃口动作。放慢节奏给鱼留出吃饵的空间,也不是无前期地等下去,这个节奏根据钩饵下行过程中感知有没有鱼在追这个饵呈现出的浮漂动作来判断,钩饵到位后没口等上一会儿还是要及时抬竿换饵,重复以往。新手如不知道这个节奏怎么掌握,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顺其自然。抽个半小时1小时的自然而然频率就降下来了,大热天的待着都乏,别说很费体力的高频率的抛抬竿了。
有钓友会怀疑抽频率在实际中的效果,认为频率抽得越快小杂鱼闹得越厉害,可你不觉得招小杂鱼的同时目标鱼进窝也快嘛?只要坚持抽频率,坚持钓底问题就不大。夏季钓鱼不怕小鱼闹,就怕小鱼都不闹也没什么口,如此情况下上鱼也是无比艰难的。
不能因一两次钓鱼的失利就轻易否定某个钓位,也不能盲目自信。通过作钓中的感受及观察钓友的上鱼情况,对鱼情有大致的了解后,下次作钓时可选择相对出鱼的位置或通过自己反复探底找结构开发新钓位,以增加上鱼的几率。在了解的前提下可简单(少量)打个底窝,再结合抽频率动态诱鱼。
近岸小个体鲫鱼居多,1.5米至2米线组精细一点,2至3米的水深范围我们线组可适当放粗,鱼钩用大一号以防鲤鱼闹钩。较之用酒米,谷麦,玉米打窝,我认为短时间使用饵团打窝,尤其是开成湿散状态在天热鱼口差的情况下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尽量使用拉丝粉含量少的谷物类饵料,至少掺杂一半)。湿散状态能收拢成团即可不宜过分打揉,这样饵团入水能够快速溶散,物质成分溶散于水底,有鱼进窝后鱼面对一滩饵料粉末吸食目标不明确,只闻其味吃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样就能把钩饵致力于较为突显醒目的位置,更容易成为鱼攻击的目标,配合频率的诱鱼,往往上鱼见效是比较快的。作钓时间长可在饵团中加少量酒米或杂粮,或用商品饵均匀地撒在谷麦表面进行打窝,这样诱鱼快也不失很好的留鱼性,有口鱼情好时事半功倍。
打窝并不是靠量取胜,各种物质成分,打窝方式,我们要在实践中根据上鱼情况有一个对比,一定要有自己的认知和心得。根据不同鱼情采取不同的打窝方式,在方式方法上不断精进,在质量和效果上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