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资产配置系列算结束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琢磨,有没有一种可能,我能做些什么,收益更高,风险更低一些?
这就不得不提到因子模型了。
1:因子模型是什么意思
啥叫因子模型?我先来句官方解释:
所谓的因子,就是用来解释股票涨跌和表现的各种原因的归纳。而因子投资,就是利用因子找到更好的投资产品的方法。
emmm,好像说了等于没说。
我举个例子吧,有一个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是80分。
那如果让这个班里的老师,带另一个班的学生,大概率也是80分的水平。
但是,你经过调查发现,那些数学成绩高于80分的同学,大部分都习惯睡前做一次提肛运动,而低于80分的同学,则大多没有这个习惯。
ok,睡前提肛,大概率就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原因,也就是所谓的因子。
你不用管它是否合理,存在即合理。
2:因子模型是否真的有效
话糙理不糙。
在股票市场上,有些人发现小盘股长期的收益比大盘股收益要高一些,那小盘股就是一个因子。
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发明了“有效市场理论”的尤金.法玛,就提出过著名的“三因子模型”。
他认为股票的回报可以从3个角度来解释,市场因子(beta),规模因子(SMB),价值因子(HML)。
说点人话:
市场因子就是市场平均水平。
规模因子,比如小公司的长期回报比大公司要好。
价值因子,比如便宜的股票长期回报比贵的要好。
在1928年-2007年的统计中,美股平均收益是10%,大盘价值股回报是11%,小盘股回报是12%,叠加两个因子的回报是14%。
从历史数据来看,因子模型确实可以提高部分收益。
3:因子模型有哪些?
市场上比较公认的因子有6种:
规模因子:认为小盘股长期比大盘股回报要高一些;
价值因子:认为价格便宜的股票长期要比贵的股票收益高一些
低波动因子:认为总体波动程度比较小的股票,长期比波动大的回报要高一些
红利因子:认为高分红的股票长期会表现更好;
质量因子:认为质地比较好的公司的股票,长期回报会更好;
动量因子:认为过去一段时间股价表现比较好的股票,接下来表现会更好。
这些都是经过各个国家和各个投资大师验证过的,真实性倒不用怀疑。
你看,追涨杀跌还是有因子支持的~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因子可远比这个多,比如你偶然发现在暴雨开始的第三分钟买入名称带“水”的股票,胜率高达60%,那你就发现了一个“暴雨因子”,利用这个策略你就可以在投资市场大杀四方,赚钱赚到手软。
4:怎么利用这些赚钱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别骗傻子~如果有这么好的策略,那大家都这么玩了,那还有什么所谓的平均收益?
ok,好问题,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数据,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公平了。
你想超越市场,就一定要记住周期。这些因子可能长期真的有更好的表现,但短期可能跑不赢市场平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盘股确实长期收益更高,但如果你今年经历过1月份的爆杀事件,就知道小盘股跌起来那可是没底线的~
大盘跌2个点,小盘股跌6个点,你顶不顶得住?
所以现在市场上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多组合因子模型,打开某宝,你会发现这种名字:
xx红利低波。
xx300质量价值。
xx低波价值。
这种从名字上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它就是把因子做了一个组合,尝试跑赢大盘。
当然,有的赢麻了,有的输惨了。
最近三年,红利因子,低波因子,远远甩开其他因子,并且把平均收益甩开了10条街。
红线是红利因子,蓝线是市场平均收益代表的沪深300。
能很明显看得出来,红利因子秒杀大盘。
问题就来了,没有任何因子能够长期且持续的遥遥领先,这是周期决定的。
现在红利因子模型之所以有效,完全是因为熊市的避险资金堆起来的,那如果一旦脱离熊市,你就会发现其他那些被打压的因子,会像弹簧一样迅速反弹。
而红利因子,可能就被扔到不知名角落吃灰了~
我们怎么办?
多元分散!当然是都来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