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足迹遍神州《河北行》之一|王小平感恩日记

同广文汇 2024-06-05 20:27:04

感恩回顾与展望《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文化巡源》之河北篇(1)

《走进河北》

河北省,简称“冀”,古称中书省、北直隶、直隶,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是: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共有167个县(市、区),其中,有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常住总人口为7393万人。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与首都北京和天津接壤的省区,大陆海岸线长487公里,岛岸线长178公里,有大小岛屿132个。

河北地理环境一一

河北省是全中国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系统最齐全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兼有平原、高原、草原、林地、山地、丘陵、湖泊、河流、沙漠和海滨等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系统的省份,被称作浓缩的 “国家地理读本”。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隶属河北廊坊市的 “北三县” 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主要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一部分,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米;

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区、低山山地区、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4种地貌类型,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下,高于2000米的孤峰类有10余座,其中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

河北省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中湖积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3种地貌类型,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3.4%。

河北历史沿革一一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

汉代,河北被正式命为“幽”、“冀”等州。“三国时期”,河北成了各诸侯王国逐鹿中原,争夺地盘的主要战场。宋代,河北成为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辽金两国交兵的战场,有霸州和永清境内的宋辽古战道和定州料敌塔—开元寺塔。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为京师的畿辅之地。到了清代,承德成了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近代和现代,燕赵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抒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反资本主义为内容的革命史诗。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由河北威县发起;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大地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著名的“百团大战”发生在河北;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并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解放石家庄是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转折点。

河北历史人文景观——

河北省,现有各级各类景区景点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3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全国4A级景区23个。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河北都堪称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

河北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燕赵旅游百花园。这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特殊资源荟萃。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了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文物旅游资源。

清代的清西陵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共有陵寝十四座,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 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也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明代金山岭长城地势险要,视野开阔,设防严谨,建筑雄伟,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曾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定为一级旅游景点,国家级风景区。

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和温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河北独特的自然风光。例如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北戴河海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期平均气温只有24.5℃,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丹立翠横,峻峭挺拔的嶂石岩是太行山中最为雄险与灵秀的地段,有着丹崖、碧岭、奇峰、幽谷等独特的山岳景观。以雄、险、奇、 秀著称的天桂山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

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定窑、邢窑、磁州窑和唐山陶瓷是中国历史上北方陶瓷艺术的典型代表。蔚县剪纸、廊坊景泰蓝、曲阳石雕、衡水内画鼻烟壶、易水古砚、武强年画、丰宁布糊画、白洋淀苇编、辛集皮革、安国药材等名扬中外;河北梆子、老调、皮影、丝弦等饶有特色;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保定康长寿之道独见魅力。

燕赵大地,钟灵毓秀既有历史积淀又充满活力,有质朴的民风也有世代相传的侠气,深厚悠久的历史传统赋予燕赵大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远在夏禹时代属九州之一的冀州。春秋战国时期,为“燕赵”之地游侠风气盛行,尚武精神代代相传,是通臂拳、截脚、杨氏太极拳等众多武术门派的发源地。

沧州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也是著名的杂技之乡。邯郸是战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大都市,为当时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古代河北地处北方边陲,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雄踞在渤海湾内,万里长城就从这里开始。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后,因河北省围绕京城,军事政治地位逐渐重要起来,既是守卫京都的最后屏障,也是怀柔北方少数民族的地方。

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名人有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鹤、汉昭烈帝刘备、西汉的大思想家董仲舒、南北朝时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唐朝初年的政治家魏微、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戏曲家关汉卿和清代的文学巨匠曹雪芹等。

河北乐亭诞生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从1920年李大钊开始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燕赵大地,至抗战爆发前,华北城乡已有共产党员7000余人。河北地方党组织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城市到农村逐步发展壮大。就这样,在最深沉的夜色里,燕赵大地深处的力量一点点被引爆,燎原的革命星火将燕赵大地燃烧成一方红色热土,为以后河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北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从这里开始了更加伟大的“新的长征”。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生态系统)的省份,被称作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这里有中国长城最壮美的一段老龙头、山海关、金山岭,镌刻着锦绣中华的沧桑与古韵;

这里也有一座志在千年的未来之城正在华北大地上拔节生长,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现,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的“未来之城”,交出了一份绿色、宜居、智能、开放的答卷。走近河北,走进河北,共享辉煌未来。

河北行:走进河北邯郸

千禧龙年《龙鸣宇和---龙文化艺术启示录》缘启

2000年庚辰千禧龙年,时任国家文化研究院主席王小平与许国泰院长北京龙文化代表团一行,在邯郸姜窑村考察古石龙,写下《邯郸天下第一龙赋》引起邯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邯郸县委董庆民书记对龙文化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天下第一龙景区得以正式规划起动,时年中央电视台有专题报道。

图1许国泰、吴天修、张泰溥、东方仁、小龙女、梁志涛在邯郸古石龙考察。

图2邯郸姜窑村古石龙发现地村民全神贯注聆听国家文化研究院主席王小平解密邯郸古石龙的前世今生。让三年级学生贾苗现场感应古石龙心声,下笔如有神,即兴写下七大篇龙文,让现场百位听众大开眼界人心振奋。

图3与姜窑村护龙使者姜庭芳、邯郸县副书记贾虎盘、邯郸县委书记董庆民、旅游局局长在邯郸天下第一龙现场指导。

二、图1河北邯郸县领导、魏县领导为地方龙文化文旅发展,前往燕郊舒仲花粉办公大楼为《龙鸣宇和---龙文化艺术启示录》提供当地龙文化素材。

余历时两年走遍全国风水龙脉、游学之道,得到国内外龙文化专家学者授权支持与众多国际华人组织隆重向各全球华人盛会推荐!龙书编辑过程,因缘殊胜历经北京九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十四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怀柔区、)皆有龙缘会所。

图2《千禧龙年二月二龙抬头》在国家图书馆召集全国龙文化集大成专家、领导、学者征集龙文化艺术经典作品,汇编《龙鸣宇和---龙文化艺术启示录》主笔以诗词歌赋曲,以龙箴宝典献礼世界和平。

左侧第一排:左起东方仁、张萍(海外华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燕杰(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一、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自修大学校长)、李江帆(人民日报市场报记者)

第二排:左起黄健大(马来西亚归侨联谊会副主席)、张宝林(鹰山科技公司总裁)、陈富城(《中华龙》作者、龙脉书艺创始人)

第三排:左三胡祖尧(原兵工部第五设计院高工)、左四文裕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离休干部、原中央电台气功协会会长)

第四排:左二张诚和、左六李宪梅(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会长)、左七牧青(作家、原北京电视台西城记者站站长)、右起王小平、付一江、牧宿超

右侧第一排:左起张岫(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副会长)、王燕(赛诺威集团总裁)、王迪(北京紫绶带信息咨询公司总经理)

第二排:左一周雷(电视剧《红楼梦》总编剧、北京红楼春文化发展中心董事长)、左三孙式立( 国际UFO联合会主席)

第三排:左起娄德平(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副会长)、杨义军(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诗书画院副院长)、萧宽(“百变鬼才”新华书画院画师、北京一代天骄广告公司董事长)

第四排:左起王予(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秘书长)、管谦(原总参通信兵部政委少将) 第五排:左三韩颐和(北京中福商业公司董事长、著名策划大师)

图3《三月三 龙缘会》

前排:左一:王铎瀚(亚太功能水联合机构秘书长)、左四:曹慧莲、(北京东方人俱乐部主席)、左五:张泰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大型丛书《光辉岁月》主编)、左六:冯莉(紫娟)(《人物》杂志记者)、左七:张治国(大成)(中国远征探险家)、左八:龙黔石(中华画龙第一人)、左九:朱苏豫(中国国际佛教艺术团团长、中华禅舞创编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秘书长)、左十:朱盛英(北京英盛世纪影视文化交流公司董事长)、左十一: 雷鸣雏(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著名策划暨策划人评选活动总策划、《中国策划教程》主编)

中排:左一:谢觉民(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外联部长、世界艺术家杂志主编、知名楹联专家)、左二:孟书清(世界奇绝书画家协会主席、大世界基尼斯61种特技书法世界纪录获得者)、左三:孙式立(国际UFO联合会主席)、左四:陈富城、左五:梁志涛(中华龙根发现者)、左六:王平、左七:陈晓潮(中国(港)联合商务机构主席)、左八:许国泰(国家文化研究院院长、全息思维专家)、左十:高志其(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著名辞赋专家)、左十一:陈金凯(书法家,其书法龙字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后排:左一:东方仁、左二:左四:王秀新、左六:金波(青年歌星)、左八:张诚和、左九:韦艺和(青年书画家)、左十二:唐燕(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主席助理)、左十三:东方文萍(国资委国际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左十七:纪由(阴阳哲学家、《阴阳初探》作者)

三、图1与中共魏县县委书记齐保宴(右二)共议龙文化文旅产业地方发展。图2王小平在魏县全体干部大会上做龙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报告。图3看龙腾,文思泉涌

相传“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便始于魏县。魏县舞龙式样繁多,有单龙舞、双龙舞、三龙舞、五龙舞;龙的小大各异,小则1米,长则50米;每年的二月二,魏县民间都要举办舞龙赛,参加舞龙村庄众多,其中泊村舞龙艺术最佳。

为开发魏县龙文化,县委、县政府于2000年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龙乡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及龙文化游戏开发办公室,组织专人对龙文化进行研究开发。2001年3月15日北京高级环境规划设计专家、清华大学环境艺术系主任闫长清教授到魏县考察评估华夏龙乡文化开发项目。2002年3月15日邯郸市首届舞龙舞狮大赛在魏县举行。

河北行:走进河北邯郸

2000千禧龙年-2002马到成功年名家携手龙鸣宇和

千禧龙年与中国画龙第一人龙黔石、张泰溥、庄生宝、吴天修、全球思维魔王许国泰等在北京万龙伟业公司汇编《龙鸣宇和》龙箴宝典。

2000年时任魏县县委书记齐保宴在北京三元桥和平会所请国家文化研究院专家学者到魏县共绘龙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邯郸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对古石龙开发文旅项目高度重视,董庆民书记、贾虎盘副书记等全力支持龙文化和平纽带工程。

魏县县标建于2000年10月,高25.88米,广场直径180米,中心美化直径80米。主标设计四条巨龙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象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团结实干、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心贴金球体既象征丰收的果实,富含凝聚力、向心力,又象征红日,周围九颗金球与之互为一体,似太阳系的自然构造,寓意魏县已进入新的时代;

基座浮雕为东西两面,西为两条玉龙双揽聚宝盆,东面为梨乡儿女托起丰收的鸭梨,寓意魏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美好的希望。县标底座为龟背状,蕴含着魏县"神龟驮城"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有一鳖精在魏县兴风作浪,洪水害民,玉帝之子天龙受命下凡降伏鳖精。鳖精使尽手段,水淹魏县城。

在天龙与鳖精大战之际,天龙九弟神龟,爬入县城之下,将县城驮起,水涨城长,与天龙一起战胜了鳖精。后人为表示对天龙、神龟的感激,遂有"蛟龙下凡"、"神龟驮城"之说,世代相传至今。整座县标主题立意为"走向未来",用艺术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魏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努力开创未来的精神风貌。

图1,2,3国家文化研究院代表团在邯郸天下第一龙考察论证。一张张照片凝聚了邯郸政府各级领导对地方建设及古石龙结下的真挚龙缘。

《龙鸣宇和---龙文化艺术启示录》龙箴宝典汇集社稷坛五色土、北海之水、三山五岳之灵气。夺山川之秀丽,集日月之精华,采天地之正气,汇四海之高能。聚宇宙之灵气,化腐朽为神奇,扬龙威于四海,祈天下之大同。

东方人俱乐部十五个沙龙秘书长东方仁、吴天修、策划大师韩颐和、思维魔王许国泰、北京广播电台叶青、八七版《红楼梦》编剧周雷、梁彬彬、世华会主席夏荣怀、中建项目部部长张立生等在昌平和平寺为《龙鸣宇和》龙箴宝典和平献礼祈福大会。

河北行:走进河北邯郸

2002年国庆节邯郸天下第一龙揭幕!

从千禧龙年2000年发现邯郸姜窑村出土的古石龙,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在时任国家文化研究院主席王小平,许国泰(百度全球思维魔王)及所属团队龙文化专家等历时两年的策划组织下,邯郸“天下第一龙”终于经董庆民县委书记引资成功开发问世,于2002年10月1日剪彩揭幕,当时平地涌泉,千人见证惊叹奇观。

图1:向时任邯郸县委副书记贾虎盘介绍王小平主笔《龙鸣宇和——龙文化启示录》已汇编“邯郸天下第一龙”。此龙箴宝典由几十个国际国内社团组织,向国际国内作为和平国礼作品隆重推荐。

图2:向时任邯郸县委书记董庆民介绍王小平主编的《巡视回家的路——携手共创世界和平家园》。

龙书飞越海峡岸,遥寄深情望眼穿。

天涯漫漫魂牵线,骨肉同胞几时还。

血脉融通根相连,众望所归盼团圆。

中山先辈夙愿在,肝胆相照共分担。

全球华裔齐奉献,祖国统一定实现。

科技发展扬顺帆,世界和平万代传。

河北行:走进河北廊坊

2005.5.15廊坊永清白塔寺开光大典

2005.5.15(四月初八)参加廊坊永清龙泉白塔寺开光大典、慧能大师方丈升座仪式与高僧在一起。龙泉白塔寺传说乃海眼所在,泰山玉泉顶白塔所镇,与紫禁城皇宫中轴线一脉相承的风水宝地。

开源七鼎龙潭寺主持果如大师手捧龙书。图3:王小平、杨义军,东方仁在开源七鼎龙潭寺全山佛像开光法会(龙潭寺民间“传说”:既有乾隆赐名,又有演智大师开山建寺。七峰各有其名,依次为桂月、凌霄、拂云、叠翠、观澜、莲花、一拳。

图2左起:王满庭(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王北新(原统战部秘书长)、东方仁、陈祥福(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王震宇(中国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副会长)、卢书勤(国家民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王志远(著名书法家,著名佛学大家,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宗教学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研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宗教经济学分会会长)、开源市市委市政府领导。

河北行:走进河北廊坊

2005.5.18日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

2005年5月18日上午,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在河北廊坊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10时18分,大会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蒙古前总统奥其尔巴特、大韩民国前总理李寿成、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女士、2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环渤海省市主要领导、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国家有关部委、国内外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等中外嘉宾5000多人出席开幕式。

省长季允石致开幕辞,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代表来宾致辞,省委书记白克明宣布开幕。开幕式由廊坊市委书记王增力主持。

商 道

东北亚暨环渤海,东南亚暨港澳台

睦邻友好商务节,和谐世界永往来

河北行:走进河北白洋淀

2007.5.30走进白洋淀文化苑

白洋淀文化苑:占地80万平方米,建筑宏伟,气势壮观,苑内的雁翎队纪念馆、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世界名荷园、荷花淀、祈福钱屏、白洋淀第一印,石鼓、嘎子村的八个景点。涵盖了革命传统文化、绿色文化、荷花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渔家文化等八大文化。

世界名荷园:位于白洋淀文化苑中心,园中有六区、十二园、三十六景、七十二连桥,荷池造型独具,为“五一六八”形状,即周围的五角、六角形花池,中间一个大花池,总共八个池子,取意 “我要顺发” 的意思,“财运恒通,事业顺利”。不仅有白洋淀的代表性“一花三宝”(荷花,菱角、芡实、皮条),还引进大江南北、世界各地668余种转基因名荷,成为精品珍贵园景。

康熙水围行宫:按郭里口行宫而恢复,分千岁殿和寝宫两院。沛恩寺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处,寺内藏有康熙皇帝亲题“敕赐沛恩寺”石匾一额,甚为珍贵。康熙水围行宫是清康熙帝在白洋淀水上围猎时修建的水上宫殿建筑。

据清史记载,八旗子弟善骑射生活,同时也从事渔猎活动。康熙皇帝继承祖先传统,常进行旱围和水围。沛恩寺是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在白洋淀郭里口建起的皇家禅寺,为康熙皇帝驻跸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熙御题:“敕赐沛恩寺”匾额尚保存完好。东堤烟柳和西淀风荷为安新的八景之二,再现当年秀美之姿。敕赐沛恩寺,建于白洋淀文化苑内,是清朝康熙年间在白洋淀郭里口建起的皇家禅寺,寺名是康熙帝御敕。整个寺院建筑灰瓦铺就,雕梁画栋,结构严谨。佛像塑造庄严,神态各异,布局合理。

康熙先后四十次来白洋淀,其中水围就有二十九次。并在白洋淀郭里口村、圈头村、端村、赵北口修建了四处行宫,直到他生命终结前的康熙六十一年,还以六十九岁高龄巡幸畿甸,进行水围,常驻跸行宫,为祈福祷告,要按时烧香,即在行宫旁敕建皇家禅寺,是水围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皇帝也曾4次驾临。

山门悬挂康熙御笔“敕赐沛恩寺”匾,门内两尊神像为哼哈二将,是佛寺的守护神。寺内钟、鼓楼各一座,以“晨钟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暮鼓唤起苦海梦迷人。天王殿供奉的佛像为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分别持剑、握琴、执伞、握龙,表达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愿望。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对弘扬白洋淀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设有序厅、华北明珠白洋淀、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雁翎精神等18个展厅,陈列有大量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

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

抗日小英雄:嘎子村三面环水,村边景色宜人,芦苇青翠,水清鸟鸣,荷花飘香,四季竞秀,环境幽静,村头坐落着小兵张嘎的塑像。村内窄窄街道相连,曲折迂回,农家独宅独院,古朴典雅,风格各异,水乡戏台、广场,尽可一展风采。

白洋淀第一印石刻: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不同的人对石刻的认识和感受不同,不同的石刻对人的启迪和触动也不同。石刻文化铭刻着悠悠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折射着 “天人合一” 的和谐理念,反映着雄厚灿烂的民族文化底蕴。白洋淀文化苑这块方印,1.2米见方,印文为:花好月圆人寿。

2007.5.31白洋淀温泉城总裁赵健英、东方仁、陈欢欢、赵为三等在白洋淀。

《和平颂》 燕南赵北,雄霸风光。和平圣地,龙华道场。曰白洋淀,温泉之乡。修养身心,度假天堂。和平家园,携手共创。

河北行:走进河北邯郸

2008.1.13龙文化和平纽带工程系列活动

2008年1月13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初六),河北省佛教协会在邯郸大乘玉佛寺举办为期7天的“盛世·和谐·吉祥中国-大乘玉佛寺开光大法会”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海、河北省民宗厅副厅长张兴堂、邯郸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活动,开光仪式主要由诸山长老、大德、法师进行。

如今的大乘玉佛寺已成为古赵佛教文化中心,冀南旅游胜地。寺内景色优美、树木葱茂,山清水秀、法音缭绕、鼓暮晨钟为广大信众所敬仰,实为弘法交流、参学修持的好去处。

大乘玉佛寺:坐落在河北邯郸古赵南苑四季青村北,1995年,缅甸华裔佛子捐赠18尊中型玉佛,1997年本寺双迎请三尊大型玉佛和二百余尊微型玉佛,现供奉于大雄宝殿、卧佛殿和弥勒殿中。该寺供奉玉佛之多,为国内仅有。经中国佛教协会宽忍法师提议,将该寺更名为邯郸大乘玉佛寺。

大乘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因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古赵都邯郸,仰仗四众虔诚,感天龙护持,方得千古延传。

十方信众三宝宴,百名高僧主大典。

千年古刹荣光焕,万教归宗法无边。

亿灵拥圣玉佛前,法喜充满聚欢颜。

正法久住举大旗,功德无量果满苑。

众善奉行种福田,九九归一美家园。

2008年1月13日,时隔8年,在邯郸大乘玉佛寺万佛开光法会之际,与和平家园团队再临邯郸天下第一龙故地重游,当年姜窑村龙文化使者姜庭芳等重温回顾因缘。

2000年庚辰仟禧龙年,时任国家文化研究院主席王小平与许国泰院长北京龙文化代表团一行,在邯郸姜窑村考察古石龙,写下《邯郸天下第一龙赋》引起邯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邯郸县委董庆民书记对龙文化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天下第一龙景区得以正式规划启动。

此阶段余历时两年走遍全国风水龙脉游学之道,得到国内外龙文化专家学者授权支持与众多国际华人组织隆重向各种全球华人盛会推荐!

天下第一龙(古石龙景区)位于邯郸市西北10公里处的丛台区三陵乡姜窑村,其西依紫山,东望赵王陵,南临龙神道观,北连凤凰台,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因发掘出举世无双的古石龙群而得名。

天下第一龙(古石龙景区)地貌奇异,其断崖高耸,岗峦起伏,岭路盘桓,绵延数十里,景区内湖泽、平川、沟壑、丘陵、石崖相依相连,并有许多文化古迹,主要景点有古石龙群、罗敷潭、龙兴寺、五龙道观、龙饮湖、凤凰台、愿望谷等30多处景点,显示出了其丰厚的浓郁文化底蕴,是融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河北行:走进河北山海关

2008.8.27万里长城山海关老龙头

老龙头:坐落于河北省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1990年以前这里曾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老龙头距山海关4公里。

明朝时的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如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

世界上的海滨纵有千万,有长城的海滨却只此一处;而中国的长城虽有万里,有海滨的城墙也只有这老龙头一处!老龙头景区总占地面积700亩,由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七部分组成。

澄海楼: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是观海的胜地。其东西墙壁镶有清代皇帝及文人咏澄海楼诗作的卧碑,楼内陈列着老龙头出土文物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题诗。宁海城内校场、龙武营、将台等军事建筑展示了明代要塞风貌。保存完好的明代长城遗址具有独特的考古价值。

康熙、乾隆等五个皇帝都多次到过老龙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宝。令人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老龙头首当其冲,城池被毁。1984年,国家发出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的号召,山海关人民重修了入海石城、澄海楼、靖卤一号敌台、南海口关、宁海城等建筑,使老龙头重现了当年雄姿。历史的长河是由无数细流汇合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澄海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上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外一块匾额“元气混茫”和一副楹联“日光用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都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题。

澄海楼两侧的墙壁上还镶着多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几位帝王和众多文人学士登楼时所吟诵的诗词。老龙头不仅是伸入大海,建造十分机巧的军事设施,而且又是万里长城中唯一兼有关、山、海、色等诸多景观的绝佳之处。

登上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胸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

观海亭:亭子里面有块“四海永清”匾为雍正皇帝御题,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良好祝愿。放在观海亭里,与前面的“汇溟宁晏”、“安澜”、伏波”遥相呼应,构成当年修建“海神庙”、“天后宫”的中心思想。意在乞求神灵保佑大海安宁,江山永固。

在靠山一侧有一座高高的将台--徐达将台,徐达(1332-1385)随朱元璋起兵拜大将军。明洪武十四年(1381),徐达在北山与南海之间的迁民镇建关设卫,定名山海关,并选择了这块临海高地作为长城的起点。走过了徐达将台,前面有条支路,通向海神庙。

如果说万里长城老龙头带给了我们阳刚之美,那么,老龙头西侧伸入大海的海神庙就是婉约之美。

宁海城实为山海关临海一端的兵营。明清以至民国,有山海关,无秦皇岛,此地属临榆县。据《临榆县志》记载:“宁海城在南海老龙头北,周一里有奇,高二丈奇,门二,居西北二方。明巡抚杨嗣昌建,设龙武营于此。”

河北行:走进河北北戴河

2008.8.28北戴河联峰山印记

联峰山公园:是民国八年(1919年),由晚清大臣、民国政府代国务总理朱启钤在此建立的,是秦皇岛地区历史上第一座公园(时称莲花石公园)。

朱启钤先生还是鸽子窝公园及北京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的创建者,他还建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了枣庄“中兴煤矿”,所以当时美国大使保罗·芮恩说他关于中国传统知识非常渊博,而且是城市设计、筑路和发展工业的事业家。

看看营造社的主要成员,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腕!1938年的《海滨地方志略》曾集名胜24景,联峰山景区即占14景。自1954年起,这里成为中央领导的暑期办公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许多感人故事。

联峰山景区以登山览胜、林中探幽、寻史访踪、氧吧洗肺为特点,是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公园内有避雨石、瓮石、莲花石、月亮石、狮子石、福地石、试剑石等各有妙趣;

古刹“如来寺”、“观音寺”、“卧佛洞”等古朴壮观;神山景区、百福苑景区、莲花石景区景色迷人。站在主峰望海亭上:早看晨辉染海,晚瞧夕阳西下,南眺沧海,北顾青山,东观市貌,西赏村落,居高鸟瞰,美不胜收。

联峰山自古以来就是北戴河人们心目中的圣地,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传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北戴河二十四景大部分位于联峰山。北戴河海滨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当地志书屡有记载。

据1925年《北戴河海滨志略》记载:“联峰海市,为榆关十四景之一。其说盛于明,亦神话也,今尚有信之者。”正是有了联峰海市,才使北戴河(古碣石)成为燕国方士集中的地方,在此炼丹求仙,探索人类长生不老的秘密,也才吸引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不远千里,东巡碣石,筑行宫一座。

公元前215年(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碣石”,在北戴河修建行宫一座。北戴河秦代建筑遗址分布在北戴河海滨大小高地上,以“一峰压水,三面清波”的金山嘴为核心区。这些大小不等的建筑遗址,共同组成一组大型的建筑群落,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秦行宫遗址的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6年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行宫遗址证明了史书的记载,给秦皇岛名称的由来,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联峰山,始建于1919年。是北戴河的制高点,最高海拔不过153米,严格说来不算是“山”,但是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厚重的历史,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毛泽东等帝皇伟人都在此留下了许多故事。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情怀,有一座山的故事,有一座山的传说,联峰山因为坐落在北戴河,所以也就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精神内涵了。龙山包括汉武台、百福苑、月亮石、试剑石、桃源洞、饮福泉、卧佛洞等众多小景点。

考古学家的一种观点认为龙山山顶就是当年汉武台的遗址,在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留下过《春日观海》著名诗篇。

王子坟、达子坟是望海亭和联峰山制高点的觇标,经专家研究得知,土墩曾是明代海防烽燧重要遗迹。王子坟、达子坟与鸽子窝烽燧、小东山烽燧、西联峰山古墩台等共同构成北戴河明代海防体系。

东联峰山有五个高峰:望海亭、鸡冠山、龙山、神山、神犬峰。联峰山拥有的不仅仅是美景,更融入了北戴河的历史,融入了许多人的人生经历,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望海亭,海拔153米,1954年毛泽东登山看日出的地方。有道是:“不登联峰望海亭,毕竟不识北戴河”。在此处极目四望,天之高,海之阔,北戴河、南戴河尽收眼底。大晴之日,向东北能看到山海关角山;向东能看到秦皇岛港、鸽子窝;

向东南看,金山嘴、老虎石、平水桥码头三条突出的横线清晰可见;在望远镜里,保二路的建筑、东经路上的车流近在眼前。向西看,是戴河口、南戴河海滨、碣石山以及西北面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

望海亭,见近旁一石镌 “毛泽东观日出处”七字,遂俯瞰神州。而或长烟一空,升皇赫戏,浮光跃金,豁然开朗。观联峰山南依祖山,巍峨竦峙;北临渤海,碧波万顷;西多平原,辽阔无际;东极市区,高楼林立。

河北行:走进河北北戴河

2008.8.29探访北戴河:领导人办公避暑圣地

北戴河,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公元前215年,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簇拥着千古第一帝秦始皇,来到这里祭海、求仙。此后,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来此观海并留下不朽诗篇。“天开图画” 两千年,记述着北戴河的历史变迁。

如今,北戴河与美国的戴维营、俄罗斯的索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夏都”——国家领导人度假胜地。走进位于渤海之滨的“夏都”,打开一部新中国领导人与北戴河的经典故事书……

北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尤其在北戴河段,这里海岸线长达22.5公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

如今,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下辖的一个区,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优良的气候条件、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北戴河成为避暑的好地方。每年夏季,一些重要的会议都会在此召开。

河北行:走进河北北戴河

2008.8.29探访北戴河:领导人办公避暑圣地

从北戴河剑秋路一直向东,直到路的尽头是一片海滩。海滩边上,丁字路口右转,进入西海滩路。从这里往南,到联峰山南麓,是中直疗养院的管理范围。

1953年开始,中央决定夏天在北戴河办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暑期办公和休养的场所。在中直疗养院,只有主要领导人才会有固定的住所。

改革开放之后,中央很多决策是在北戴河作出的,比如80年代初期的“严打”和1998年的抗洪抢险等。

据说在北戴河避暑或会议的领导人的安全保障,都是由中央警卫局负责。最早的时候,警卫有骑兵、陆地和海上三部分。领导人在北戴河的活动之一是游泳,所以组织了一个排的警卫承担最重要的海上保卫工作,习惯上叫“游泳排”。

领导人在海里游泳,两名贴身保护的警卫跟随在很近的地方;其他警卫围成一个圈,守在不远处;在这个圈的外面,还有警卫划着小木船,一来是以防万一,二来是领导人游累了可以上船休息一下。现在条件好了,小木船已经换成了小快艇。

喜欢游泳的毛泽东,也享受与风浪搏击的乐趣。有一次,他走到海边时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是大雨倾盆。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下去了,可是当时已经61岁的毛泽东游兴大发,毫不犹豫跳入水中,还让警卫们和他一起畅游。

第二天,毛泽东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首词,首发于1957年1月25日《诗刊》的创刊号。

河北行:走进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

2011.5.16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是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中共中央于1948.5--1949.3在西柏坡驻了10个月,期间指挥了驰名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会议与全国土地会议、提出了两个务必。

图2巨幅油画《迎着曙光》是陈承齐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的,作品以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村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背景,参加会议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面向冉冉升起的旭日,并肩伫立,仿佛一座历史丰碑,巍然矗立在挺拔峻峭的太行之巅,迎接着新中国的曙光。

作品场面恢弘、气势雄伟,53位伟人身后,数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的连绵群山象征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力量。作品内涵深刻,构图别致,色调深沉而华丽,人物造型形神兼备,伟人和山峰浑然一体的创作方法别出匠心,浪漫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风采。

伟人与99因缘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2、1929年的农历9月9日。红军打下了上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3、1949年9月9日,毛泽东入住北京中南海。4、1976年9月9日0:10分,毛泽东逝世。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这首民谣背后是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革命胜利的背后,一直都有人民群众的“小推车”。三大战役期间,解放区人民更是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规模之大、任务之重、动员人力物力之多、影响之深,堪称极为罕见的史诗画卷。

河北行:走进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

2011.5.16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

图1,2011.5.16走进西柏坡红色革命圣地。

西柏坡红色革命圣地的大型铜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大型铜雕。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陈云、徐向前、关向应、陈潭秋、高岗、李富春、饶漱石、李立三、罗荣桓、康生、彭真、王若飞、张云逸、贺龙、陈毅、周恩来、刘伯承、郑位三、张闻天、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叶剑英、聂荣臻、彭德怀、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薄一波、陈绍禹、秦邦宪、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王首道、黎玉、邓颖超、陈少敏、刘晓、谭政、程子华、刘长胜、粟裕、王震、宋任穷、张际春、云泽、赵振声、王维舟、万毅、古大存、曾镜冰、陈郁、马明方、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张宗逊、陈赓、王从吾、习仲勋、肖劲光、刘澜涛。

《西柏坡纪念馆电报墙》

瞻仰过无数的革命纪念地,印象总是深刻的。井冈山的延绵翠竹,遵义城的遵义会议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而在西柏坡,久久萦绕脑际的则是一条数十米长的电报墙。

电报墙的起源让历史回溯到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亲自率领党中央、中央军委总部在月光映照下走进了“西柏坡”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和旧中国所有山村一样,低矮的村落、老旧的木格纸窗,然而谁会想到,这个极不起眼的小山村里,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却成了指挥300万军队的大本营。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决战、一幅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是在这里谋划绘就。

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持续了142天,而位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作战室距离三大战役指挥部最近的300公里,最远的则有900公里,无论距离远近,全国各战区的往来电报,像雪片一样,昼夜不断。仅从这里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

电报墙陈列在西柏坡纪念馆内,在数十米长的走廊两边墙上,挂着雕刻的37封电报。全部都是阴刻的毛泽东手迹的电报原文。缓缓移步,伴着长廊音响传出的“滴滴答答”的发报声,那曾经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无数遍捧读过的《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等电文一一闪过眼前,这悄无声息的电文像一张张透明的电影录像带,清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惊动世界的新闻,仿佛又闻号角连鸣,又见炮火硝烟,似回到那峥嵘岁月。

河北行:走进河北正定

2013.5.22瞻仰正定隆兴寺国之瑰宝

隆兴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正定隆兴寺位于正定县中山东路北侧,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

金、元、明各代均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 “隆兴寺” 并沿用至今。

隆兴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即,造型独特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举高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我国古代最高的铜铸大佛;设计巧妙,富于变化,做工精细堪称我国一绝的铜铸千佛墩。

同时寺内还荟萃了历代碑碣、壁画、瓷器等艺术珍品,均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赞誉: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1961年,国务院公布隆兴寺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行:走进河北正定

2014.8.27巡礼正定隆兴寺、临济寺、开元寺

2014.8.27正定隆兴寺:大明成化壁画 “东方净琉璃世界” “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隆兴寺形制最奇特的摩尼殿,最美五彩悬塑观音像,最古老的转轮藏,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隋《龙藏寺碑》,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音,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正定隆兴寺龙凤槐是汉光武帝刘秀赐名,这对古槐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国运衰则叶稀,国运盛则叶茂。

正定隆兴龙腾苑。迢宗即兴应谶言,

铜铸全身观音阁,宋元明清敕庄严,

康乾驻驾勤俯首,佛照普照摩尼殿,

倒坐观音五彩光,盛世和平换新颜!

正定临济寺:是临济宗的祖庭,达摩开创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禅宗。到六祖惠能后,禅宗“一花开五叶”,形成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教派。临济门庭最盛,成为禅宗主流。

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均始建于隋唐时期。

开元寺为正定八大寺之一,始建于东魏,唐代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是正定城内现存寺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寺中塔和楼相对称的平面格局,被誉为中国现存寺院中之孤例。

正定开元寺国宝巨型赑屃及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演变的考古证据,可以作为华北地区冀中平原唐宋元明清时期考古地层学的标尺。

河北行:走进河北赵县

2014.9.10赵县柏林禅寺、赵州桥

2014.9.9瞻仰新乐伏羲台伏羲氏十大功绩的巨型塑像:间房屋形成聚落、 结网罟教民渔猎、造琴瑟傩庆升平、 制嫁娶肇启文明 、尝百草始制九针、种五谷转向农耕、画八卦以展民用、养畜牲以充庖厨、 作甲历始有年月、龙图腾团结一统。

柏林禅寺: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柏林禅寺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万佛楼对面是善缘门,匾额“盛世善缘”,楹联“五方调御晖三界,万佛神州第一楼”,赵州和尚驻锡四十年。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 华北四宝”。)

鲁班兄妹造州桥,一夜功成技艺高,

柴王爷与张果老,日月名山压更牢。

隋朝李春设计和参与建筑的,离现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桥长五十多米,宽9米,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在三十七米的河面上。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河北行:走进河北石家庄

2014.9.30赞皇嶂石岩揽圣

石家庄虚云禅林为柏林禅寺下院,其前身是重胜寺,该寺建于后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为一所女众道场,为河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其大雄宝殿为2005年柏林禅寺护法香港旭日集团杨勋先生功德建造。净慧老和尚以及柏林禅寺的法师每周日为信众们讲经说法。

2014.9.30与家父及高印昌在石家庄虚云禅林

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其特色景点为大型天然回音壁。其全域的地貌经由国家旅游、地质部门鉴定为“嶂石岩地貌”。以嶂石岩命名的嶂石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旅游砂岩地貌。

在玉皇庙可以远眺嶂石岩九女峰如画胜景,九女峰因九座若仙女玉立的山峰而得名。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峰峦叠嶂,林茂谷幽,潭泉相映,险径回曲。

站在嶂石岩景区最高点黄庵垴(海拔1774米)可看到两省五县,是晋冀分水岭,海拔1774米。风景区内气候宜人,绿草如茵、奇峰险峻,怪石嶙峋。登上黄庵垴顶可以观日出、望云海、听松涛、浴佛光。

这里的朝官抱笏、九女峰、叠嶂悬钟、宝剑峰四大奇峰巍然环拱,优美传说纷纭传颂,梨树圪梁、通天缝、阎王鼻子、大王梯四大险境令人触目惊心,白龙洞、黄龙洞、雾洞、子母洞、连环套洞、义军粮仓、仙人洞、千羊洞、状元洞,形貌各异,奇幻迷人;神龟探海、猴子念佛、骆驼岩、鱼石画屏、彩屏石、镇山石狮、雄鹰踞门、熊猫拜山、拓南石、拓北石维纱维肖、光彩四溢。

云巢亭向东望,九女峰笼罩在白云之间,青山如黛;向南望,一座顶部酷似馒头的山峰,拔地而起,四周壁立万仞,无路可攀;向西望,万丈丹崖横在眼前,巨大的石洞像人工凿开的一样,“西天一柱”上吊厢式客运索道挂在山巅,再往远处看,山尖上露出一个“仰天石”。

河北行:走进河北石家庄

2014.9.30赞皇嶂石岩揽圣

淮泉寺:始建于唐代。明代嘉靖六年,礼部尚书乔宇更名为淮泉寺,该寺曾是志公遗留之处,贾祖养道之场,憨山说法之所,历代僧众不绝香火兴盛,镇寺之宝千年黑责树,据说已生长了一千五百多年。

槐泉寺:又称“石佛寺”,位於河北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中部。这里地表形态复杂,当地人流传俗语称“层层叠叠纸糊套”,是这里山势重叠的形象写照。该山呈圈椅状,三面壁立千仞,中围一涧称“槐泉峪”。槐泉寺坐落其中,因地处槐河源头附近,故而得名。

嶂石岩回音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并记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中华嶂石岩碑林是199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而建造的,碑林呈长城状,全长1000米,墙体高2米有“关门”和“烽火台”六座,墙上部砌红色垛口420个。

碑林共镶嵌书法精品367通,内部多为以相关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龙”“虎”“寿”等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庆祝澳门回归,歌颂中华一统,“九九归一”,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书法作品。

嶂石岩景区大致可概括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九套即接连三栈的九条山谷,包括东面的石人寨沟和西侧的肩膀台沟、西三套、嶂石岩沟、大北掌沟、槐泉峪、回音谷、大西沟、冻凌背峪。四屏即四处相对独立的分景区,包括东侧的九女峰景区和西侧自南而北排列的圆通寺、纸糊套、冻凌背景区。

四个景区有八处胜景:九仙聚会、岩半花宫、晴天飞雨,回音巨崖,槐泉凉意,冻凌玉柱,重门锁翠,叠嶂悬钟。其中有名的四大绝景为圆通寺的乳泉、西套的晴天飞雨、纸糊套的天然回音崖和冻凌背的冻凌玉柱。

嶂石岩笔架山:是嶂石岩第二高峰,海拔1733米。鸟瞰文房四宝雕塑,大中小毛笔,活龙活现的龙砚,涮笔的大池子水面映出绿树山景。穿行中连结冀晋的古驿道;吉日癸巳碑、千佛碑、嶂石岩摩岩等古碑刻;明末古军寨、北魏古长城等古军事工程等。民俗文化景观有嶂石岩式民居、地方民俗文化现象。

河北行:走进河北新乐市

2014.10.1新乐伏羲台文化巡源

图1为赞皇华润装饰城董事长马华军题诗:马到成功王者兴,华夏文明大小乘,军向和平中国梦,建功立业万象新。图2新乐伏羲台人祖伏羲十大功勋简介塑像。

伏羲台楹联:五湖四海同宗地,万系千根始祖家。

伏羲台:位于新乐市区以北两公里的何家庄,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中的伏羲诞辰日,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到这里焚香祭祀,祈求幸福,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了上千年。

伏羲:是古代华夏部落最早的王,中华民族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五帝”之首。在上古的大洪水过后,他与女娲成婚,繁衍人类。伏羲 “始制嫁娶”,开启了文明婚姻家庭制度;伏羲“以教佃渔”,教会了人们从事渔猎和畜牧;伏羲又“始画八卦”,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早“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在关于伏羲的种种传说中,最多的一种说法是;伏羲出生于甘肃天水的成纪,成长和活动于河北的新乐,死后葬在河南的淮阳。在这三个地方,都保存有与伏羲有关的建筑。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惟有伏羲和女娲得以幸存,他们乘坐一只大葫芦随波逐流,漂到一处土岗前停了下来,他们便在这里弃舟登岸,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处土岗因此叫做葫芦头,而土岗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新乐。

伏羲王天下,以龙纪官,自称龙师,龙师殿是供他执政的地方。龙师殿上的匾额亘古一人亘字两横中间一日字,其寓意为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太阳。亘古一人寓意为开天辟地第一人,是由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书写,当时还有四个字:“开天明道”,这八个字简炼概括了伏羲一生的业绩。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五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三皇五帝之中的黄帝和炎帝早已被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们开启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伏羲台,从南至北,依次为六佐殿、龙师殿和寝宫。据专家考证,龙师殿、寝宫、六佐殿始建于商周时期。

世界和平家园王小平 / 2024年6月5日于北京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