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可能得熬到7月份

付一 2024-06-27 06:38:44

文 | 付一夫

不知不觉,A股已经跌了一个月了。

自5月20日大盘涨到3174点以来,市场一路单边下行,在大多数交易日都是以阴线收盘,而上证指数更是再度出现了颇为罕见的周线五连阴,近日再度跌破3000点,宣告了“3000点保卫战”的暂时告负,昨天更是接近5000只个股飘绿,亏钱效应炸裂。其间申万一级行业除了电力、电子等少数板块外,几乎呈现全线下跌的走势。这种“钝刀子割肉”的行情,像极了今年春节前那一波因流动性危机而引发的股灾,也着实让无数投资者感到焦躁不安。

市场为什么会跌跌不休?要到何时才能见底反弹?我们不妨做个讨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本轮下跌周期启动之前,市场已经历了为期3个月的小牛市,大盘从2635点一路涨到3174点,累计涨幅近20%。在此期间,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化工、房地产、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多个题材都有过不俗的表现,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个股更是不计其数。随着市场获利盘的不断积累,整体上涨逐渐乏力,而万得全A指数在技术面上也出现了日线顶背离,由此开启了一轮大级别调整。

在此期间,一轮ST风暴的席卷加剧了资金兑现的意愿。

进入5月份以来,A股风险警示股票的扩容速度忽然加快,据媒体报道,5月1日至5月30日期间,A股居然有多达57家公司“戴帽”或“披星”,而去年全年也不过95家公司“戴帽”或“披星”。势头之猛,令人骇然。

受此影响,自5月下旬开始,市场小微盘股遭到恐慌式抛售,微盘股指数更是连续暴跌。谁都害怕手里持有的品种会忽然变成ST,到时候股价连续一字跌停,想止损都卖不掉。毕竟像爱康科技、特发信息、锦州港被ST之后的股价走势就摆在那里,很容易让人瑟瑟发抖,不敢买入。

也许是察觉到了市场的异样,6月6日下午官方出面回应大众对于ST的关切并尝试安抚市场情绪,而后随着多家公司的“摘星脱帽”,以及个股被ST数量的减少,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小微盘股也迎来了阶段性反弹。然而,市场整体非但没有止跌,反而继续下探找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核心原因在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入场。

众所周知,市场行情想要向上持续走高,必然需要成交量的充足作为保障。如果成交量能够连续多日保持在较高水平,则可认为市场参与者众多且人气极旺,资金量亦是充沛,而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情况下,大家做多意愿强烈,行情自然容易延续上涨势头;反之,如果成交量持续萎缩,说明市场参与者少且人气低迷,资金量不足,非但难以支撑行情的持续上涨,反而可能引发市场的连续阴跌。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想要一直向前狂飙,势必要足够的燃料方可奏效。

如果回测数据可以看到,A股每一轮上涨行情的成交量几乎都能维持在1万亿上下,少说也有8500亿,这也可以反映出市场上行时投资者的热情高涨。但最近一个月里,市场成交量接连萎缩,绝大多数交易日都在7000亿~8000亿元区间,个别交易日甚至仅有6000亿出头,行情想要反转向上,自然不太容易。这也说明当前市场更多是存量资金的博弈,缺乏增量资金入场。

至于成交量为何持续萎靡,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经济数据的不及预期。

可能很多人都记得,4月下旬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唱多中国经济”的声音,尤其是此前一些看空中国经济的外资机构,也都给出了“上调2024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房地产即将触底企稳”等言论。再加上房地产“5·17新政”的出台,更加让人们看到了高层对于房地产这个国民经济的最大拖累项的极度呵护。受此影响,市场乐观情绪不断蔓延,大盘也顺势突破3100点,并剑指3200点。

然而5月份经济数据的发布,却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此前市场的预期。

以PMI数据为例,5月份制造业PMI为49.5,时隔两个月后再次低于50的荣枯线水平,且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50.5%。考虑到PMI是典型的前瞻性指标,PMI的走弱直接暗示了国民经济复苏弱于市场预期的现实。再如金融数据,5月份的M1同比增速居然是断崖式下跌(-4.2%),虽然其中有金融数据“挤水分”、监管整改银行“手工补息”等特殊原因,但市场依然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实体经济活力不足。

而经济数据的偏弱,映射到A股上来,便是市场信心的再受打击,而资金做多热情也再度受到压制,自然表现为成交量的持续萎靡。

其二,北向资金的持续外流。

6月以来,受人民币汇率贬值、美元指数回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北向资金忽然开始大面积出逃,绝大多数交易日都呈净流出态势。从盘后wind数据的反馈来看,过去两周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金额多达379.9亿元,力度不可谓不大。

考虑到北向资金素有“聪明资金”之称,在A股市场历来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其中不乏相当一部分的跟风资金。虽然从今年5月13日起,不再披露沪深股通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投资者在盘中可以不再看北向资金的脸色行事,但盘后数据的披露,依然会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或是不敢进场,继而对成交量造成拖累,并制约了大盘的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向资金持续外流的这段时间里,贵州茅台、五粮液、美的集团等权重股亦是连续大跌。从数据上看,的确是北向资金在大幅度卖出,而在过去的20个交易日里,北向资金净卖出贵州茅台的金额超过130亿元,净卖出美的集团金额也接近60亿元。这些权重股的跌跌不休,自然要对整个大盘形成拖累。

那么,市场要何时才能见底呢?

客观地讲,当前A股各大指数无一例外均为下跌趋势,所谓“下跌不言底”,在没有重大利好的刺激下,市场想要V型反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考虑到当前正值6月下旬,受月底效应叠加季度末效应的影响,市场往往都难以掀起大行情,所以短期可能还要继续熬一熬。如果从技术分析角度看,大盘在2920点附近可能具备较强的支撑,目前指数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但幅度理应有限,尤其是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漫长调整后,A股已然跌出了性价比,目前的位置自然是机会大过于风险。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7月份的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强势反攻,这一判断的最大底气来自于7月即将召开的两个重要会议——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是在当前海内外各方面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这两大会议势必会出台极具分量的政策定调,甚至直接关系到下半年乃至未来数年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一旦有了政策方向的指引,各方资金便容易达成共识并形成合力,场外增量资金也有望跑步进场,继而推动行情的反转向上。

从这个角度看,近期A股的连续调整,刚好可以视为新一轮大涨行情启动前的“黄金坑”,投资者应该珍惜弯腰捡黄金的机会,而不是恐慌割肉或是怨天尤人。

至于配置方向上,建议关注如下板块:

第一,以“科特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质生产力绝对算得上是近两年政策最为关注的方向,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海外大国博弈等宏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刻不容缓,预计接下来还将有各种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投资者不妨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重大创新领域战略和前瞻部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等)领域加以挖掘。

第二,业绩线。在“新国九条”的影响下,当前A股市场投资风格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随着那些业绩差、经营不善、违法违规的垃圾公司加速出清,市场资金将会越来越青睐于基本面过硬的优质公司,而业绩向好的公司自然更有投资价值。具体可以关注中上游原材料板块中化工链的涨价带来的业绩增长机会,以及下游消费的家电、体育与娱乐用品等品种。

第三,权重股的短线机会。按照以往经验,处于下跌通道的市场想要止跌企稳,大多需要经历一个“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过程,即大资金先介入权重价值板块来稳住大盘,随后再轮到各个题材依次表现。倘若市场临近底部,那么权重股大概率会率先上涨。如此不妨关注大消费、券商、保险、地产等板块中的龙头个股,博弈其短线反弹的机会。

0 阅读:0

付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