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访谈录》:是什么造就了李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6 23:36:11

他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第一位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导演,他就是李安,一个无法归类的典型人物。距前作《双子杀手》上映五年后,经历了疫情和好莱坞罢工,今年春李安终于透露消息说,他正在开启此前已筹备多年的传记电影《李小龙》的拍摄。全球影迷有缘在未来一两年内,再次在大银幕上欣赏到这位华语电影大师的光影艺术。

由卡拉·雷·富勒主编的《李安访谈录》一书是李安的英文访谈合集,其中文版近日亦在国内翻译出版。这本书精选了李安接受的十九篇重要访谈,时间跨度达二十年(1993—2013),在这些访谈中,李安分享了他对电影的热爱、对讲故事的执着、对自我极限的探索,以及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他还谈到了对家庭、中年危机、欲望、身份困惑等主题的理解和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导演的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这个当今影坛最重要的华人导演,有着一种复杂的魅力。他儒雅、随和,但又充满矛盾。从家庭片到超级英雄,他的导演实践跨度极大。我们很难用一两个词去概括李安,但又不得不说他好像成了某种典型代表。

在片场工作的李安

从落榜生到艺术硕士

1954年10月23日,中国台湾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台南一中的校长李升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李升为他取名“李安”,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在李安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的期望很高,李安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李安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数学尤其差,经常被父亲打。这些经历让李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自卑。

“他是我上的高中的校长。上学时是校长的儿子,这总是令人十分尴尬!而且我是长子,所以总觉得自己必须撑起一切。我家里没有人喜欢艺术和创作,更不要提娱乐行业了。父亲代表的一切——家庭责任——让人难以呼吸,难以面对真我。”

在一次访谈中,李安提到作为校长的儿子,尤其还是家中长子,自己在学校非常“尴尬”。父亲想让李安考上名校,之后当一名老师或者律师,可是事与愿违,李安的求学之路相当坎坷,他曾两次参加大学联考均落榜,好在这并没有击垮他。最终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了专科考试,进入台湾艺专影剧科,从此踏上了艺术之旅。

在艺专期间,李安就展现出对电影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拍摄了多部16毫米电影作品,这些早期创作经历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李安毅然决定前往美国留学,在伊利诺斯大学和纽约大学深入学习戏剧导演和电影制作,最终获得了戏剧学士学位和艺术硕士学位。从李安的人生来看,这段学术生涯中最值得追忆的,是邂逅了林惠嘉——他日后的夫人。

当时他们都在纽约留学,李安攻读硕士,林惠嘉攻读博士。他们在朋友聚会上相识,很快陷入热恋。1983年,两人领证结婚。结婚当天,林惠嘉二姐从花园摘了两朵巨大的玫瑰,绑上松枝,充当胸花。领证的时候,摄影师还没来得及拍照就行完礼了。当晚,他们在一个租来的旧仓库举行派对,现场摆的是拍电影的道具,装饰的野花是从高速公路边摘来的。

第二年,李安毕业,他拍摄了一部叫作《分界线》的电影,作为毕业作品。电影讲述了留美学生秀秀和意大利移民马力欧的故事,影片以曼哈顿的坚尼街(一条划分小意大利区和中国城的文化与族群上的分界线)为背景,探讨了文化冲突与融合、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等主题。李安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了他对不同文化关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秀秀和马力欧的故事,他揭示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误解和冲突,同时也强调了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此外,电影还涉及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分界线》获得了纽约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的奖项,李安也顺利地拿到了硕士学位。这部电影奠定了李安的电影道路,也成为其后一届又一届影视学员争相仿效的经典。

然而这之后,李安开始了长达6年的沉寂。

李安拍摄的风格迥异的电影代表作

“父亲三部曲”

1984年,李安从纽约大学硕士毕业,但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无戏可拍的李安,只能在家钻研电影、剧本,负责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林惠嘉身上。她一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边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李安在家带着儿子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

李安也曾生出放弃拍电影的念头,他偷偷去学时下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料被林惠嘉发现,她怒骂“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缺你一个李安!”在这段艰难的日子,是林惠嘉给予了李安坚定的支持和鼓励。在后来的访谈中李安说:“妻子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她的独立。她不要求我一定出去工作。她给我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去发挥、去创作。要不是碰到我妻子,我可能没有机会追求电影生涯。”

1990年,转机出现了。这一年,李安为获得台湾地区剧本比赛的奖金,动手写了《推手》的剧本。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还使他获得了第一次独立执导的机会。据说写《推手》剧本的时候,李安的卡里只剩下三四十美元。

《推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是一部关于中国老人的电影,看起来既不商业也不文艺,李安自己也没想过这样的电影竟然能被拍出来。《推手》主人公是来自中国的太极拳高手朱师傅(郎雄饰演),他退休后来到异国投奔儿子,本想就此安度晚年,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代际之间的鸿沟、文化之间的隔膜,身在异乡的朱师傅陷入迷茫。李安用细腻严谨的视听语言、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法和含蓄睿智的中国式幽默,传递出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和对文化冲突的思考。《推手》在1991年获得了第28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提名,李安则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这使李安在电影界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声誉,很快他迎来了第二部电影——《喜宴》。

《喜宴》讲述了定居在美国的高伟同为了打发逼婚的父母,与非法移民女画家顾威威假结婚,以及由此展开的一连串故事。伟同和他的同性恋人西蒙一起生活在纽约曼哈顿,远在台湾的父母(高父依然是郎雄饰演)并不知道他的性取向,对伟同催婚不断,希望他早日成家好延续高家的香火。为了安抚父母,西蒙提议让伟同和租住他房子的上海女画家顾威威假结婚,顾威威正苦于没有合法身份而交不上房租,三人一拍即合,之后开启了一段多方矛盾的爱恨纠葛。这场“喜宴”成为各种文化冲突与情感纠缠的集中体现,深入挖掘了家庭关系这一主题。李安用细腻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中矛盾的爱意与羁绊。

《推手》《喜宴》的成功,让李安在影坛稳稳站住脚跟,紧接着拍摄了《饮食男女》。这部电影中的父亲依然由郎雄饰演,再加上三部电影都聚焦于家庭中父亲和儿女的关系,因此被称为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这个系列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业界一度认为李安是会讲“家庭故事”的导演。

可是李安的“家庭与父亲”就此戛然而止。

从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故事

1995年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上映,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英文电影。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探讨了理智与情感、社会阶层与人际关系以及女性身份与自我价值等主题。与“父亲三部曲”相比,《理智与情感》在主题和风格上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父亲三部曲”主要关注家庭关系、文化冲突和个人身份的探索,通常以幽默和温情的方式展现,而《理智与情感》则更加注重情感的复杂性和人物内心的挣扎,风格上更为内敛和深沉。在《理智与情感》中,李安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绝美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道德困境。电影中的角色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他们在爱情、婚姻和社会规范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是李安作品的一贯特点,也是他在电影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这部电影不仅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也为李安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

之后的李安,一路披荆斩棘,尝试不同风格的创作,拍摄了《断背山》《色·戒》《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一系列突破巨大的作品,他的知名度和业界的认可度也就此飙升。

“我认为我是无法归类的”

从《分界线》的初露锋芒,到《推手》中对家庭与文化冲突的细腻描绘;从《喜宴》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到《卧虎藏龙》里江湖的恩怨情仇;从《色·戒》中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美不胜收的画面特效,李安的电影如同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他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在各种困境与抉择中的挣扎与成长。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在他的镜头下变得真实而动人。他另辟蹊径,展现了一位优秀叙事者的智慧。

在一次访谈中李安说“我认为我是无法归类的”,这并不是故弄玄虚,他真的太丰富了。李安在过往作品中选择多样的主题和视觉风格,因此被誉为“全能”“跨类型”“改变类型”和“题材多样”的导演。正如他自己所说:“让我兴奋的素材需要某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结合去呈现……我学习规则,然后可能会打破部分规则。你得了解规则,否则就没有和观众交流的工具,但为了具有新意,你得打破部分规则。我不把类型视为选择的要素,素材才是要素,有了素材之后,我再决定需要什么类型。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

也许,正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成就了这位不拘一格、拒绝标签且无所畏惧的导演李安,一位无法归类的典型导演。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