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之死:君子败于小人,战功赫赫的名将为何落得个自刎的下场?

友情似千金 2023-04-12 17:44:28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牧死,赵国亡”

一直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李牧死后,不到三个月,秦军就大破赵国。

速度之快,直接反映出赵国没了李牧之后,其作战能力是大打折扣的,但此时后悔也没用了,最终赵王醒悟过来,含着悔恨而死。

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唏嘘,李牧在一系列作战中重创敌军多次,而且没有打过败仗。倘若李牧未死,秦王嬴政也许会晚一点实现统一六国的大业,因为有李牧在赵国就足够秦王头疼的了。

标题中所说的小人一说是赵国丞相郭开,二说是丞相韩仓。这两个人就是导致李牧死亡的直接原因。

甚至有人戏说郭开是大秦一统的第一功臣。那么为什么郭开、韩仓要陷害李牧?李牧又是如何败于这些小人的呢?

李牧之死

“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当时不受谗臣间,吕政何由返故乡。”

李牧之死,历来为大多数人惋惜,他有勇有谋,是个兵家奇才,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军事指挥作战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抗击匈奴、抵御秦军这就是他的一生,他体恤百姓,爱护士兵。一直以来为赵国征战,忠心耿耿。

但是,赵王昏庸。对于赵王来说,忠臣终究比不过小人。无论多么优秀、多么受百姓爱戴,君主若是猜忌,作为臣子往往难以善终。

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秦为在与赵战争中获胜,暗中收买了赵国宰相郭开,想让郭开除掉李牧。

被贿赂的郭开就开始向赵王造谣说李牧和司马尚要造反,这个郭开并不是普通的宰相,他极其受赵王宠爱。

所以他的话赵王是深信不疑,连调查都没有,就要将在前线的李牧换回来治罪。

但李牧没有听从赵王的命令,于是赵王便暗中派人捉拿李牧,并且把李牧杀死了,而司马尚也被撤销了官职。

秦国这一反间计非常成功,李牧如他们所愿被害死了,堂堂一代良将,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这真是令人惋惜。

但在《战国策》中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韩仓向赵王弹劾李牧,于是赵王不再信任李牧,要召李牧回京。

这一说李牧听从了赵王的命令,待李牧回京见赵王时,韩仓便借此讥讽李牧:“大王敬酒时,你的双手居然紧紧握着匕首,这是对大王的不敬。”

于是李牧开始解释,因为胳膊患有疾病,伸不直,身材又高大,跪拜的时候手够不着地板。怕大王介意,所以才叫木工打造了这个假肢,如果大王不信的话,可以拿出来给大王查看。

但是韩仓并不管这些,他只要李牧死。于是推脱自己只是遵从大王的命令,其他的不管。

听了这番话,李牧心灰意冷。于是李牧抽出他的宝剑想要自杀,但是他在此时想到臣子是不能在宫里面自杀的。于是李牧快步走向了宫殿外面,用嘴含着剑,把剑柄顶在柱子上面,自刺而死。

临死之前李牧还想着宫规,可谓是十分敬重这规则了。可是他致他于死地的原因却又是“不敬”之罪,可真是讽刺啊!

这两处史料中诬陷李牧的对象不同,李牧的死法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李牧都是被小人的谗言害死的。赫赫战功,抵不过宠臣的一句谗言。

《史记》中的记载,更加符合李牧杀伐果决的个性。而《战国策》中所塑造的李牧形象是截然不同的,气势矮了一大截,就像一个愚忠的老将军。

丝毫没有大将之风,与李牧的个性也不符,从史料中看,郭开为秦王所贿赂,设计杀害李牧是有理由的。

但韩仓并不是这样。他阿谀奉承、曲意迎上,妒贤嫉能,每每谗害有功之臣,这种行为是愚蠢的,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会顾全大局,从整体看问题。

没有李牧就没有赵国,李牧就是赵国的最后一个屏障,他不懂这个道理,竟然撺掇赵王怀疑李牧,李牧自杀,赵国亡了,他构陷他人所夺得的那一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忠臣做实事的被陷害而死,小人却长久的活着,这岂不是在鼓励好人要成为小人吗?但小人终究是小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人所不齿的。

那么李牧被冤杀否有其必然性呢?让我们研读赵国的历史,从赵国的国情分析。

历史是相似的,早在长平之战中赵就曾经中秦国的反间计。大战在即,当时的赵王硬是把大将军廉颇换了,导致40万赵国士兵被秦杀害。不同的是当时廉颇遵从了赵王的命令,而李牧没有。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赵国的王都这么多疑昏庸吗?这是因为赵国的政变及其频繁,十二任大王,政变九次。

这就对当权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他们只信任赵姓的将军,对其他将领都处于不信任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赵王肯定闻“造反“色变。李牧几乎执掌着全国的兵力,有着强大的权力。赵王肯定十分小心和忌惮李牧。

自古以来就有”兔死狗烹“的成语存在,最是无情帝王家,威胁到了王权,就一定是危险的,李牧拥兵而不自知,还经常不听从赵王的命令。

这在赵王的眼里,无疑就是李牧想要造反的证据,就算李牧不想造反,那李牧不听赵王命令这件事也是十分严重的。

屡次不听王命,也许正是李牧有才华谋略,赵王才能容忍李牧那么久。换做别人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话又说回来,秦还真是了解赵国,两次精准打击了赵国的命脉。能够统一六国不是没有原因的,正应了那句老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大将李牧

李牧是个聪明的人。具体体现匈奴之战中,他开创的“美马计”,这个计谋十分有趣,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李牧照常在雁门关上面巡视,看到河里有百多匹公马在洗澡。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匈奴人的马。

于是李牧计上心头,他命令士兵放出营中的母马,系在树林中。母马一叫,公马全被吸引过来。于是守关的士兵把马全都赶到城内。

匈奴的将领发现后十分愤怒,马上率领着匈奴士兵赶过来。想要把公马夺回,但李牧早已设好陷阱。匈奴人就这样被弓箭手射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赵国处在中原的边缘地带,一面与匈奴接壤。所以时常有匈奴来犯是正常的。

当年赵国久久被匈奴骚扰,赵王派了许多将军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李牧上任,这个问题才有了改善。他在匈奴零星来犯时,坚守不出。他关注烽火、认真操练、带领士兵休养生息。

匈奴一来就退到堡垒里面,让匈奴夺无可夺。这保护了百姓的财产,但为赵王十分不齿。认为李牧有损赵国脸面,下命令让李牧出击李牧也是充耳不闻。

李牧注重君臣之间的关系。他秉承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事事都听从王的命令,那样只会延误军情。

李牧常年在外带兵,太过于耿直。他太狂了,竟这么我行我素,不顾大王面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听从王上的命令,这让王的脸面往哪里搁呢?

也许就是这一点,让赵王有了忌惮之心。一个手握军权却不听自己命令的大将,这对赵王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难怪赵王听到郭开的造谣后就毫不犹豫的要召回李牧治他的罪,想必赵王心里早有怀疑和猜忌。

李牧驻守雁门关多年,他的威名让众匈奴都闻风丧胆。他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打得匈奴落荒而逃。整整数十年,匈奴不敢来犯。

匈奴的问题解决了,秦国又来进犯了,秦在消灭韩、魏以后,把矛头转向了赵国。赵面临灭国危机。此时赵国赵奢去世、廉颇出走。可用的大将只剩李牧一个。

秦国采用兵分两路的策略,一面攻击赵国正面、一面攻击赵国北边。两面夹击,似乎赵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

秦国的北边部队过关斩将,直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危矣,于是赵王急调镇守在雁门关的李牧前来抗秦。

李牧马上回都与秦军对峙。此时李牧采取对付匈奴的老办法,用避锋芒、以逸待劳的战略,坚守肥城。

正所谓兵不厌诈,李牧乘着秦军在攻打肥城城门,从后方偷袭了秦军的大本营。获得了许多物资。

而李牧猜测秦军收到被偷袭本营的消息一定会辗转回来大本营,于是便在回营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静候秦军。

李牧料事如神,秦军果然返回。于是打得秦军措手不及,秦军将领落荒而逃,这场仗李牧打得十分漂亮,赵王为表嘉奖将李牧封为“武安君”。

好景不长,三年后秦军又再一次进攻赵国。又是熟悉的兵分两路,只不过这一次是从赵国的南面从南北上、再从北面从北南下。

秦国的算盘打的好,但赵国有李牧,注定不能遂他们所愿。

这一次,赵王任命李牧为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因为赵国首都邯郸南边有赵长城防卫,李牧采取了“南守北攻”的策略。

因为秦军的士兵数量远远超过了赵军,所以赵国只能采取逐个击破的方法。司马尚守南,李牧攻北。

于是李牧北上迎击秦军。终于两军相遇,互相打得火热。李牧监督军队猛的向秦军攻击,最终结果秦军战败。

李牧在打败秦军的北边部队后,又移向南边支援司马尚。南部秦军知晓北军失败,知道胜利的希望渺茫,于是主动退军。

赵国又一次化解了亡国危机,李牧功不可没,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王翦使用反间计,让郭开造谣,导致李牧被杀害。

被小人所害的人

在历史上,忠心耿耿的良臣似乎总是斗不过满口谗言的小人,他们对国家一点贡献都没有,只顾着讨大王欢心。

大王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丝毫不顾及这是否有损于国家利益,神奇的是,他们不但没有被制裁,反而活得比良臣滋润。

历史上被小人陷害而死的良臣数不胜数,明明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可是总也逃不过被小人陷害而死的命运。

杨国忠、高力士、刘瑾、魏忠贤、汪直都是著名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害死的人也不计其数。

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为秦桧所害而死,尽管在抗金大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也敌不过权力争斗,也赢不得皇帝的君心。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岳飞只是一个麻烦。

岳飞自幼喜欢阅读兵书,如《孙吴兵法》、《左氏春秋》。从小习武,骑射刀枪样样精通。天生神力,可挽弓三百宋斤。

在抗金战争中勇猛作战,但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是求和派。在宋朝和金议和的过程中,被秦桧诬陷入狱。秦桧凭借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了,在宋孝宗执政时期,才得与沉冤昭雪。

正义也许会迟来,但永远不会缺席,但是迟到的正义还叫正义吗?

能够颠倒是非黑白的小人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不明是非的皇帝,这类皇帝只想听好话,近小人,远贤臣。因为忠言逆耳,便干脆不听。反而是小人的谗言听着十分称心。

这些小人能够兴风作浪,还是因为他们背后有皇帝撑腰。若是皇帝贤明,又何必怕什么小人作祟呢?所以李牧、岳飞是生错了时代,无奈遇上了不明事理的皇帝,从而导致被小人陷害。

若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分得清事理。以赵国所发生的事情为戒,远离小人。不辜负好人的劝说,要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别让历史重演,再造就“李牧冤死”这样的惨案。

那么对于李牧被小人陷害而死,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是《史记》中记载的李牧之死更真实,还是《战国策》中记载的更真实呢?李牧能够避免被冤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82
评论列表
  • 2023-04-13 23:21

    [点赞]文章不错

友情似千金

简介:每一处的阳光,都有不一样的温暖。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