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刻意合群

乐人看情感 2024-08-18 02:29:44

这几天,看了一部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

维特自小展现出惊人的智商和卓越的钢琴才华。

他因此在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备受孤立和排挤。

为了融入群体,他从高处坠落,假装摔坏了脑子,失去了弹钢琴的能力。

如他所愿,他终于被大家接纳,成为受欢迎的人。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他热爱钢琴,却得迎合同学的喜好,去听那些他不喜欢的摇滚乐;

他聪明绝顶,却要装傻充愣,以显得与大家更为亲近。

相处久了,维特心中的孤独感并没减轻,反而愈发强烈。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深深被吸引。

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此,他不再试图合群,选择了与音乐为伴的孤独之旅。

看完这部影片,我内心深深被触动到。

不知什么时候,在这个社会,合群成为一种社交正确。

我们按捺住心中的抗拒,钻入各种圈子里,硬着头皮参加无意义的酒局,使劲琢磨别人的想法。

最终呢,因为刻意地去合群,让自己在人群的喧哗中压抑着、消耗着。

01

博主@陈清安讲过自己的故事。

他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就有同事在背后诋毁他性格有问题。

为了更好地跟别人打成一片,他强迫自己做出改变,努力去合群。

同事们追剧玩游戏,他也追剧玩游戏;

别人下班后去聚会喝酒,他也积极加入,跟他们称兄道弟。

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玩游戏、喝酒,也懂得怎么侃大山。

但他内心却感到痛苦和压抑,忍不住疑惑:“迎合其他人的步调,以为会有归属感,可是为什么现在我却觉得越发无聊和空虚?”

畅销书《害羞与社交焦虑症》里说,世界上40%—6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

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许多人在成长中逼迫自己去强融圈子,试图换来内心的安全感。

可惜的这样的合群,不仅是无效社交,还让自己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流失。

咨询师胡慎之在初入职场时,觉得搞好同事关系是重中之重。

一入职就忙着给人倒茶端水,跑腿打杂。

下班后,还自掏腰包请同事吃饭,去领导家当免费劳力。

他以为领导和同事会喜欢他,可结果呢,实习评语中,他却是最差劲的那个。

有人说他偷懒耍滑,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他鼓起勇气去争辩,却又令自己陷入一次次争吵中。

后来,他实在受不了精神上的折磨,只能辞职走了。

很多年后,他仍难以释怀,经常后悔说:当初最不该的,就是把人看得太重。

拼命想去融入别人的圈子里,只会消耗掉心力,浪费掉时间。

当一个人陷入社交内耗中那一刻,其实他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02

这几年,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我也无数次陷入内耗中。

要不要凑上去套个近乎?

这个饭局都是不熟的人,该去吗?

与人相处时,总有各种问题盘桓在心里,让我踌躇不已。

幸运的是,有两句话让我摆脱了这种社交内耗。

第一话是叔本华说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你有玩过俄罗斯方块吗?

当你完美融合到群体中,自己也就消失了。

学会不往人群里走,不迎合、不盲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喜欢两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

一位是美女作家陈染,她躲在人们的视线以外,刻意地与文坛保持疏离,安安静静地写着自己的文字。

她提过这样一个观点:“我的内心世界要远比我的外在行为意识更为丰富。人们普遍地认为,聚拢成群的状态才是真正的生活,而我却坚定不移地以为独自的空间和思考才是真正的生活。”

她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求索,最后笔下的文字,有着独属于她的特质和感觉。

因此,王朔称赞她: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陈染。

另外一名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残雪。

她与其他作家保持距离,也不参加文学活动。

她甚至出版了一本《残雪文学观》,把王蒙、王安忆、格非、阿城等一批当代文坛名家逐一批判了下。

残雪说过,她有自己的理念,主流文学的圈子,她融不进,也不想融。

自称为“异类”的残雪,坚持着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

社会学家阿里扎说:

一个人扎进人堆里,就好比水融入大海,你的个性与特质就会被迅速稀释。

介意别人怎么想,模仿别人怎么做,我们就会成为泯然大众的一员。

在刻意合群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变得荒芜与贫瘠。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越是卓越非凡的人,越会选择独来独往。

03

余秀华在《无端欢喜》中写道:

我从来不指望吸引别人,我觉得这样很浅薄,我得吸引我自己,让我对自己有了热爱,才能完成以后一个个孤单而漫长的日子

这是治愈我社交内耗的第二句话。

独处亦是清欢事,未必旁人尽相知。

灵魂丰盈的人,不需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不需再从人群里汲取满足感,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足以把自己安顿好。

王小波插队的那几年,就没遇到特别喜欢的人。

所以,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到处乱跑,但就是不去往人群中间。

别人说他是头“野牛”,他则说自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一次,村长带着知青们一起忆苦思甜,追忆往昔。

但就是不见王小波的身影。

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他躲在大草垛儿后面抱着书看,还把自己乐得人仰马翻。

还有一次,室友们在熄灯后一起吹牛聊天。

他觉得不适,就又跑了出去。

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正在给一群孩子讲童话,小人们满脸笑意,他也乐得自在。

独处时,他还做起了木匠,用手上收集到的各种东西,给自己做玩具手枪;

还常常偷溜进书房,在文字世界里乐在其中。

那时候,王小波在别人眼里,是怪异的、是不合群的,但他自己内心是丰足的。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

独处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灵魂抽根发芽、精神愈发丰满的过程。

不合群的人,不意味着孤僻无趣,只是他们能享受一个人清欢。

周国平曾谈到人在独处时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一心想融入人群里。

二是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用读书等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大部分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总想在人群里寻求存在感。

活得通透的人,无暇顾及他人,专注在岁月中练就自足的内心,修养饱满的灵魂。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0 阅读:0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