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处以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行政处罚。
天职国际发布声明表示:充分尊重并诚恳接受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深感惭愧、痛心和自责。同时天职国际亦表示将以此为鉴,直面问题,在全所范围内进行深刻反思,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并诚意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指导。
这是继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之后,今年第二例被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本土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资格罚”似乎成为了严监管态势下的新常态。
据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披露的数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监管共对21家会计师事务开出合计57份“罚单”,覆盖面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披露的115家已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数的18%。其中,行政监管措施为46份,与去年同期的45份相当,但在行政处罚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方面均显著增加,执法力度明显加大。
在新的监管要求下,“长牙带刺”成为监管的新形态。具体来说,就是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问责力度,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式追责。除行政处罚,还将综合运用多种惩戒手段。比如,刑事方面,联合公安、检察机关进行联合查处;民事方面,先行赔付、支持诉讼、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制度可以赔偿投资者损失,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但当前的问题是,中介机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监管要求。2024年以来监管共对10家会计师事务所(大华、立信、瑞华、天健、天职国际、希格玛、亚太、中汇、中天运、中兴财光华)开出合计11份行政处罚。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12家(北京宁鸿、北京兴华、中天华茂、大华、大信、立信、瑞华、天圆全、亚太、中审众环、中喜、中兴华),行政处罚的份数达到2023年全年的19份的58%。
从目前主流意见来看,中介机构要真正做到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主要有3方面的做法,一是加强内部治理,从投资者利益出发,健全内部决策和责任机制,立足专业、勤勉尽责;二是切实扛起防范财务造假的责任,充分运用资金流水核查、客户供应商穿透核查、现场核验等方式,确保财务数据符合真实的经营情况;三是将合规风控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始终放在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