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儒学巨匠

希望睿智 2024-05-19 07:06:36

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享年57岁。他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一生致力于复兴儒学,提倡古文运动,对后世文学与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的仕途生涯与文学著作紧密相连,他的文章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是个人经历与思想探索的结晶。

科举之路

韩愈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其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父亲韩仲卿曾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父亲便离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韩会后因受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不久便病逝于任上。这一连串的家庭变故,让韩愈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在困苦与颠沛的环境下,韩愈却并未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勤奋好学,深研儒家经典,尤其推崇孟子与荀子的学说。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韩愈离开家乡,只身前往长安,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以优异的成绩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政治生涯

韩愈的官场生涯几经波折,曾因直谏被贬,亦因才学被召回重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反对迎佛骨之事,上《论佛骨表》,直言不讳地批评皇帝的迷信行为。此番举动虽令他被贬至潮州(今广东潮州),但也彰显了其刚直不阿的个性和深厚的儒家立场。在潮州任上,韩愈关心民生,兴学劝农,留下了“韩文公过此”等佳话,以及著名的诗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此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韩愈对自己忠诚进谏却遭贬谪的无奈与悲愤,又展现了他对国家社稷的深切关怀及个人命运的坦然接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古文运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文以载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反对当时流行的浮华空洞的骈体文风。他的散文气势磅礴,语言精炼,思想深邃,代表作有《原道》、《师说》等。这些散文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在思想上倡导尊师重道,维护儒家正统,对抗佛老思想的冲击。

《原道》创作于约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是韩愈的重要哲学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儒家正统思想和对佛老二教的批判。全文比较长,这里仅选取比较经典的一个片段。在这段文字中,韩愈提出了自己对于“道”和“德”的理解,他认为“仁”与“义”是根本,遵循仁义而行即是道,内心充实无需外求即为德。他批评老子所谓的“道德”,认为那偏离了儒家核心的“仁义”,并将之视为个人之私言,而非普遍适用的公理。韩愈在此文中力图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反对佛教与道教对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的冲击,强调儒家之道在于兼济天下,而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修养。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师说》创作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提倡尊师重道。韩愈认为,无论年龄、地位,只要能传道解惑,都可为师,表现了韩愈进步的教育思想和勇于挑战传统观念的精神。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总结

韩愈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学问与真理的一生,也是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一生。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文学复古的潮流,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学理念和作品被广泛传颂,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韩愈逝世于长庆四年(824年),享年五十七岁。他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文化史上,象征着文学与思想的双重高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

0 阅读:8

希望睿智

简介:软件技术分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