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铁拐李三试李时珍

言字语 2023-01-01 22:04:41

李时珍刚刚二十出头就名扬四乡了,求诊的人踩塌了门槛。不管什么疑难病症,都难不倒这位年轻郎中。

这天,李时珍在家里不知接待了多少病人,连饭都顾不上吃两口。当他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时, 一支蜡烛快要点完了。尽管他累得腰都伸不起来,心里还是暖乎乎的。晚饭三扒两下吃了,自觉体倦神疲,立刻进入了梦乡。

不晓得睡了多长时间,突然,一阵阵敲门声由小而大,传到了李时珍的耳朵里,还伴随着急促的呼喊声:“李郎中,你醒醒,有急病,请救命啊!”

李时珍给乡亲诊病,向来不说二话,不迟慢半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总是有求必应,随请随到。而今,夜半三更,敲门求医,定是急诊。李时珍似醒非醒,赶忙翻身穿衣起床。开门一看,见是一位道童跪在门口,他将道童扶起,迷迷糊糊地跟着他救人去了。

一路上,那道童讲述了要救的病人情况:

大概是掌灯时分,有几个香客来到道观。本来好好的,突然一个个得了急症,倒在殿前,不省人事,道观主人只得命道童前来求医。

李时珍不听便罢,越听越觉得病人危急,催促道童快步赶路。一眨眼工夫,来到了观前。

那道童招呼说:“李郎中到了。”

李时珍抬头一看,好生奇怪, 心想:我李某土生土长,行医采药,方圆百里,哪有不熟!为什么今夜走的路这样不熟,像没走过! 道观也没印象,真奇怪啊!

还未等李时珍思揣出眉目来 ,道童已经推开庙门,招呼进门了。

这时 ,大殿前有七八个人东倒西歪地睡在那里:有侧龙卧虎的,有仰面摊尸的,有手脚抽筋蜷曲的,有口吐胡言乱语的,满屋臭味,遍地呕吐……

李时珍心中初步判定:这些香客,想必是酗酒过量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容不得再延缓时刻,救人要紧!李时珍连忙上殿去给他们切脉拿症。切脉过后,他先露出惊奇的神情,接着又不断摇头。等到切过最末一个人的脉后,话也不说,头也不回,转身就走。

那道童跟在后面追问:“哎,哎!李先生,他们有救吗?”

李时珍笑了一声回答说:“有救!有救!他们六脉纯阳,心血平和,无病装病,非仙即怪。”

话刚落音,竟陡起一阵清风,道童和道观都不见了。李时珍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正站在家门前。

原来,那道童不是别人,是铁拐李,他是有意来试李时珍的医术的。铁拐李一试李时珍被识破以后,心里确实佩服李时珍医术高明。可是,他的医德怎样呢? 得再试一试看。

这一天,李时珍的妻子吴氏,正在家门口铺晒草药。一个衣衫破旧、腰系草绳的跛脚老汉,突然站在她面前。这老汉,一时拿起这种草药瞧瞧,一时又拿起那种草药看看。看得仔细,问得在行。李时珍的妻子吴氏估摸他可能是药物的行家里手,就有心向他求教:“老人家,请问尊姓大名,来此有何贵干?”

那老头还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笑而不答。

吴氏再次请求说:“老人家,那就请坐。”

那老汉仍不说话,只指着自己的脚一笑。

吴氏这时心里明白了: 原来这老汉害了脚病,是来找李时珍诊病的。于是,对他说:“老人家 ,好不凑巧,李时珍清早出门至今未归,想必晚上可回。你老若不嫌弃的话,就在家歇宿一晚。”

那老汉谢绝说:“不打扰了。我进城找饭铺,明早再来。”然后紧紧腰间草绳,拄着拐杖离去了。

太阳落山,李时珍回了家。吴氏端来饭菜,并把白天老汉来访的事告诉了李时珍。

李时珍心想 :老人求医,远道而来。如今投店,必是此地无亲可投。他挟起药包朝城里赶去 。走到北城门的时候,见一位破衣烂衫的老人,怀抱拐杖,腰系草绳,蜷曲着身子靠在城门洞旁 。李时珍猜想此人八成是那求医的老人,又不敢冒失。他走近前问:“老伯,洞口风大,当心着凉呀!”

蜷曲身子的老人微微动了一下,说:“找李先生诊病,他又不在。想落饭铺,钱又不多,只好在此将就一晚算了。”

李时珍连忙一把扶起老头,说:“老伯,我就是李时珍,跟我走吧!”

那老头一点客套也不讲,在李时珍的搀扶下,返回到李家。

李时珍夫人吴氏,热情招呼那老汉。那老汉坐在新铺上,问:“李先生,我这烂冬瓜脚,能诊好吗?”说着拉起裤脚,伸向李时珍。

李时珍对待病人,谁都晓得是热心快肠的,有求必应。他上前叫老头坐好,再俯下身子,把老头的脚搬来搬去地看。老头怕痛,一搬动就“哎哟、哎哟”地叫个不停。

李时珍安慰老头说:“您忍受些,脚是受了伤,瘀血不散,脓水作怪,要赶紧诊,不然,全脚会遗烂的。不晓得您要么样治才好。”

那老头说:“先生看着诊吧!”

李时珍说:“您脚要想好得快的话,得先拔拔火罐才好再用药。”说罢,就准备进屋去拿火罐。

听说要用火罐,那老头就一把拉住李时珍,恳求地说:“拔火罐?那多痛哟,我这老皮老骨的怎么受得了!”

见那老头怕拔火罐,李时珍凝思片刻后,说:“您怕拔火罐,那好,我就用手把淤积的脓血挤出来再用药!”

那老头觉得李时珍行医有术,看病有路,连忙应承说:“事到如今,只好如此了。不过,你手要轻一点。”说完,就把脚伸到李时珍跟前。

李时珍双手按住老头脚上的脓包,轻轻一挤,那污血突然喷出,喷得李时珍满身都是。李时珍又细心观看,脓血挤出来了,脓头还在里面。李时珍刚刚用点力去挤,那老头就把脚猛地抽回,“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

李时珍心想:这真叫人为难!拔火罐怕痛,用点力挤脓还是怕痛,怎么办呢?于是,他招呼老头蹲下,说:“如今没有别的法子了,只有用嘴把脓头吸出来。”

那老头一面说这样使不得,一面却把脚伸着不动。李时珍蹲下来,含着脓包一吮吸,果然脓头吸出来了。吸着吸着,他感觉吸的不是脓血,而是药水一类的东西,满口药味。李时珍又准备给那老头敷药,那老头连说“不用,不用。”然后起身就走。

李时珍把那老头送到门口,拱手作揖说:“敬望仙老多多赐教!”

那老头一惊,心想又不曾让他切脉,怎么能识透真相?他问:“郎中先生,此话怎讲?”

李时珍诚心地回答说:“我再吸脓血时,触到您的体肤,闻到您满身药味,觉得您不同凡人。留心一下您的步履,虽蹒珊却又轻盈,脚不沾尘,落地无声,由此可知您必定来自仙界!”

那老头见李时珍一语道破天机,朝他一笑,说:“久闻先生为民治病,心怀诚意,采药问方,历尽艰辛,今日相见,名不虚传!”那老头话一说完,眨眼就不见了。

原来,这老头又是铁拐李,他是来二试李时珍的。

铁拐李两试李时珍后,深深佩服他从师虚心,看病诚心,医术医德都不错,心里自然喜欢。不过,俗话说:事不过三,事难过三。若是再试一次,李时珍没问题了,那就传他医术,收一个徒弟。

这一天,铁拐李到名山采药,七转八转,又转到了蕲州。他想:到了这里,不妨顺便去看看李时珍。尽管他有点名气了,但毕竟还很年轻,见识不广。我已采集了百样本草,何不让他识别识别,好用来救死扶伤呢?铁拐李想到这里,一下子就降落到李时珍的家门口了。

李时珍刚刚铺晒完草药,回到屋里,那铁拐李扮做一位农夫模样,一屁股坐在门口的石墩子上。 然后,装成病情沉重的样子,嘴里直叫喊着:“肚里饥哟,肚里饥!”

李时珍一听门外有病人声音,连忙走出来。见是一位农夫,病情沉重,再问了发病情况以后,就准备给他切脉了。

这回铁拐李是无论如何也不让李时珍给切脉,还不肯挪动半步,免得又让李时珍看出破绽,识穿真面目。他一听说李时珍要切脉,就故意把呻吟声喊得更大:“哎呀,肚里饥哟,肚里饥!”

李时珍真的被喊糊涂了,他以为病人是饿慌了肚子,也顾不上切脉,就一面安慰那农夫说:“你等一等,粥快熬熟了!”一面连忙进房倒出一碗茶水给他解渴。

铁拐李双手接过茶,喝了几口,连忙说:“好喝,好喝!这茶一喝,我的精神也提起来了 。”说完从怀里拿出一本医书,笑着对李时珍说:“我这有本书,你拿到屋里看一会吧!”

李时珍接过书,要请农夫一同去屋里歇歇脚,这铁拐李就是不肯挪动一下身子,没法,李时珍只好一个人走进屋里,一面熬着粥,一面看起书来。这书实在奇特,本草万千,有图有字,李时珍看得入了迷。突然,他耳朵边似恍似惚响起了“肚里饥”的呻吟声,这才想起煮粥给农夫吃的事。他揭开锅盖一看,恰好粥都熟了。他合拢书页,去请农夫吃粥。

不料,那铁拐李起身就要告辞:“李郎中,粥不吃了,我也该走了!”

李时珍真心挽留也挽留不住,只好把书还给他。

铁拐李接过药书,一眨眼,就不见了。

李时珍好生奇怪,心想:这人不是要诊饿病吗?还没诊,怎么说病好了?那本药书平生初见,世上稀有,好似百药全书。尤其令人不解的是那农夫接茶、递书,动作非凡;说话、谈吐,不同一般,莫非又是前两次来诊病的那个大仙……

这时,从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我乃铁拐李,前来度李基。”

李时珍恍然大悟,才知“肚里饥”就是“度李基”的意思,自己的小名不正是叫李基吗?度者,引也。原来仙人铁拐李一直在点化、提携自己。于是,他对着天空,拜谢了一番。

从此,李时珍把铁拐李的那本药书当成了仙书,凭着自己的记忆,熟背熟记。每次出游名山,他都是按那本药书上记的去采挖标本,验明药性。

李时珍花费了二十七年时光,写出了《本草纲目》。可惜,他还来不及把那本书看完,一些本药药性还没验明透就离开了人世。要不然的话,到今天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疑难病症留在人间呢?

3 阅读: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