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坚持生态优先,以民为本,做实农村河道水文章,全力打造农村生态河道,释放“绿色”发展红利,让农村碧水生金。
江都区老三阳河全长18公里,其中樊川镇段史称邗沟东道,已有1420年历史,是邗沟东道申遗项目和江都大运河“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历经千年的老三阳河樊川段至今仍为江都通北(里下河水网)特田示范区、樊川镇集镇区及其周边的近8000亩农田提供供水和排涝保障。
为了让“水美”成为周边村民的民生幸福标配,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老三阳河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累计投资超2600万元,在对全线开展疏浚的基础上,对部分河段进行了河道护砌、木桩护岸,大大提升了断面过水能力。同时对两岸绿化景观进行了提升,在河岸以标语标牌、雕塑造型等形式展示水文化、乡村振兴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
缘水而兴,借势而为释放水红利。老三阳河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完成后,老三阳河一改从前河道阻塞淤积、排水不畅、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的旧面貌,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新亮点。邗沟东道成功申遗,里下河农科所也选择在老三阳河沿岸落户,现在的老三阳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一幅乡村锦绣画卷跃然眼前。
“我们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作为工作原则和方向,借助水利、农业、文旅相关项目整合,充分利用大运河相关水系的遗产价值,以水为媒开拓邗沟东道遗产多元化利用的新路径,讲好‘江都水利故事’。”樊川镇水利站站长陶文斌介绍道。
同样位于江都通北(里下河水网)特田示范区的还有位于吴桥镇北片的周桥河,周桥河是吴桥镇北片的主要引排河,呈东西走向,全长2.65公里,是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吴桥农业园的唯一水源地,为该区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保障。
然而,周桥河土质黏性较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原本的河道已出现边坡坍塌,引排不畅。2022年,江都区实施周桥河整治工程,全线高标准打造,对周桥河进行了疏浚并全段使用了木桩护岸,同时栽植垂杨柳、铺种草皮,彻底解决了原先土质问题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
从“花钱治水”到“碧水生金”,如今的周桥河,水清岸绿,与农业园区规模建设相得益彰,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休闲采摘。
位于江都区浦头镇的龙耳河是南北向的天然河道,早在晚清时就有浦头名士张燮恩描述龙耳河为“龙儿河屈曲,以形蜿蜒如龙蟠状,故名”,河道全长3.42公里,流经浦头社区、王庄村、双丰村。
2021年,龙耳河整治项目启动,建设挡土墙并将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沿岸坡铺种草皮,种植红叶石楠、桂花等。2022年,龙耳河重点开展“两违四乱”问题整治,整治岸坡扒翻种植超6000平方米,拆除渔网鱼簖等5处、岸坡违章建筑2处,清理水葫芦100余吨。
清淤疏浚、工程护岸、景观提升、植物防护……通过两年的综合整治,现在的龙耳河不仅是风景优美、文化浓厚、群众满意的生态河道,更是集防洪、景观、人文、生态“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滨河生态景观廊道。
江都区农水科科长谈爱民介绍,江都区共有县乡级河道475条,总长度1638.8公里,要加快构建以水为脉、人水和谐的农村水生态格局,让一泓清水带来的幸福感流淌在农村百姓日常生活场景中,以水美经济激活富民新引擎。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