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东北失意:究竟发生什么事,让好政委罗荣桓都坚持解除其职务

历史迷小贺说 2024-10-09 02:16:03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但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却处于一片阴霾中。日本投降之后,中国现有的两个政府注定难以共存。

蒋介石相信先下手为强,他先与美国政府沟通好,获得其支持。然后向东北大量运送兵力,准备消灭驻扎在东北的解放军,先行占据东三省。彼时共产党刚刚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政策,大批部队向东北进军。

蒋介石假意与共产党谈和,暗地里调兵遣将。幸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解放军适时调整,防备着国民党军的攻击。战前准备没有浪费,蒋介石公然撕毁条约,与解放军开战,解放战争自此开始。

战争的号角吹响后,国民党军凭借着从美国获得的精良军事装备,一度将解放军逼至绝境。但是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解放军绝处逢生。整顿军队开始了反击。国共两党在全国各地点燃战火。

最终解放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成功扭转战局。彼时,国民党军已经呈现出颓败之势,解放战争随之进入尾声。在此期间,发生的所有战斗都值得后人铭记。尤其是打了三年解放战争的东北,仅仅在四平就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的作战。

在战火下有着无数名战士,将自己的全部尽数奉献给这片土地,其中就包括屡立奇功的陈光。在抗日战争中,他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多次力挽狂澜,将数次击退日军,并且参加了多次的反“围剿”行动。

在红军长征期间,更是担任重要角色,帮助将士们整顿军心,可谓是对共产党贡献极大。为何这样出色的陈光,却在东北战场上备受冷落?甚至连其上级罗荣桓,也同意解除其职务?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何事?

立志报国的陈光

陈光原名胡德瀚,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贫农,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养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粮食短缺的年代,陈光早早的开始为生计奔波。

帮父母下地务农,其余的时间主动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这样的生活持续到12岁,他接触到了红军。年幼的他只知晓军人是来帮助他们,可以将侵略者赶出国土,让家人免受饥饿之苦。

他崇拜这些英雄,也想要成为像红军一样的勇士,于是告知父母自己想要参军。最初父母担心他年纪尚小,根本不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见识到战争的残酷。

并且年仅12岁的他,即使参军也不能够帮助红军作战,所以他们没有同意孩子的想法。但是陈光并没有放弃,他坚持与红军接触,了解军队的职责与组织的信念。

四年后,他又一次与父母提起参军的想法。这一次陈父陈母没有阻拦他,他们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参军也是为百姓作战,是一名中国人应当做的事情。得到家长同意后,他怀揣着喜悦的心,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在部队领导的引荐下,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被“红色”信念深深吸引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成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之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因为家中父母是贫民的关系,他对中国土地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在中央苏区治理范围内,先后担任几个地区的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打响后,他主动报名前往前线与敌作战。

有着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作战能力的他,得到组织领导的赏识而迅速升职。在抗日战争前线工作一段时间后,组织认为他的能力应该发挥在更适合的地方。经过慎重考虑,他被调到江南地区,担任苏南区党委副书记以及分区政委。

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他全力以赴对敌作战。并且善于与群众沟通,发展各地区的地方武装,帮助中国更好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

陈光的性格刚烈,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士气大增,军队纪律严明。而主帅的性格,往往能在士兵的身上体现出来。

在战场上其手下士兵骁勇善战,与敌军作战时纷纷保有必死之决心不畏牺牲。与敌作战几次后,陈光带领的部队打出了赫赫威名,俨然成为了红军中的一支强军。

可是当这样的性格出现在政治场内,便会成为致命缺陷。对同事、领导过于刚直,极容易造成失误引发矛盾。而东北战场上,就极为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

失意的东北战场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陈光便收到了上级传来的命令,让他率领部队向东北挺进。刚刚收到调令的他满怀憧憬,本以为将日本军队赶出中国后,他将再无用武之地,现如今组织下发的要求,明显是防备着国民党军的。

他认为自己能够在东北战场上大放光彩,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刚刚抵达东北后,组织准备重新分配电台。但是陈光因为与国民党军作战,耽误了时间,加之后续没有任何解释,导致党中央开始对他的服从性产生质疑。

而之后的战斗中,更加深了组织与他的矛盾。在作战会议上,他主张快速渡过松花江,将战略要地掌握在解放军手中,方能更好的发挥军队的作战实力。但是却遭到了上级领导的反对,谁知他竟公然与领导在会议上争论起来。

之后的作战会议当中,他提出的建议一直不被采纳,这让他十分憋闷。直到国民党军发起战斗,陈光奉命带领部队与敌军作战。在战场的他重新发挥出色的指挥能力,但是其提出的计划却剑走偏锋。

幸好他的计划成功了,经过一天的战斗后,解放军取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但是等待他的并不是领导的认可与表扬,而是对他的质疑。组织领导认为他的行动十分激进,一不小心便会导致战斗失败,从而危害到整个东北军事。

现在解放军需要的是更加稳妥的进攻方式,冒险、激进的作战方式十分容易打乱组织的布局。罗荣桓经过仔细思考后,提出解除陈光身上的职务,将他调往后勤部队。

在前线冲锋陷阵,调兵遣将的指挥官,被派往后勤工作,极大的落差让陈光内心十分不平衡。但是秉承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他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也是这段工作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开始意识到后勤部队的重要性,一个军队失去任何一部分,影响都是极大的。

不应该仅凭部队的性质,轻易的定义其发挥作用的大小。之后,国民党军再一次发起突袭,他临危受命负责指挥部队与敌作战。

在此次作战过程中,他指挥作战小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上级领导欣赏他的能力,决定将他调回前线,可谁知陈光居然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曾经的作战方式错误。认为自己可以在,现在的岗位上更好的展开工作。

但若是组织有需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为党奉献,听党指挥,陈光的改变让众人十分欣慰。经过商议,组织表示尊重他的决定,之后的时间他便一直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忘我的工作。

结语

此后,他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而废寝忘食,杜绝一切错误行为。甚至在他晚年,保姆多买了几十斤的鸡饲料,而写了一封检讨交给省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几个字在陈光的身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0 阅读:56

历史迷小贺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