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王原祁山水,看起来不像啊

凝萨 2024-11-11 03:53:12

这幅画是近代画家林纾的作品,估计很多人会说没有听过这位画家的名号。换一个说法介绍,估计很多人就会说,“哦,原来是他啊!”画家林纾和翻译家林纾是同一个人。人们记住他翻译过《茶花女》,忘记了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林纾是福建人,青年时期学习绘画,从花鸟画入手,中年后专攻山水画。

《林泉幽壑》是一幅仿古山水,画中题有“仿麓台司农笔法”字样。麓台司农就是清初四王中的王原祁,他官至户部侍郎,后人为了表达尊敬用名号加官职的形式称呼他。仿王原祁山水难度很大,需要用笔沉稳有力,墨色干湿并用。层层皴染表现山石嶙峋质感。要求技法全面,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王原祁喜欢采用垒石成山的形式画山水。想象一下,如果每一块石头都要反复皴染,耗费多少精力啊!

林纾 林泉幽壑

也许是为了避免反复皴染,林纾采用斧劈皴刻画山石,增加画面留白,形成虚实相生效果。这样处理看上去没有太大问题,却少了王原祁笔墨特征。王原祁主要受他的祖父王时敏影响,研究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的风格。他喜欢用披麻皴描绘山水景色,追求浑厚苍润的气韵。

偶尔为了强调山水气势,王原祁会简化皴擦纹理,突出天然质朴美感。林纾在用笔上显得过于细密,为了表现山石阴阳明晦,不惜皴点并用显得用笔杂乱。尤其是前景,水边石岸突兀地耸立一块山石,看起来过于随意就是为了显示笔墨技巧,位置经营不够合理。

林纾 林泉幽壑 局部

当然了,问题不止于此。前景处的溪桥景色明显有刻意添加的嫌疑。幸好有石绿、浅绛色彩强调立体感,避免了前景乱成一团。王原祁在创作中讲究理、气、趣,林纾仿王原祁山水不太重视“理”。画山水就像写文章,逻辑思想体现在笔墨构图的合理性方面。林纾画文人游山玩水,表现自在洒脱的生活追求,需要让山水细节更加精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幅画到了中景部分,马上就变得天然美好了。这才是林纾的实力,只不过无论怎么看依然不像王原祁的风格。如果截去前景专注对景写生,作品风格会显得更加成熟。

林纾 林泉幽壑 局部

画山水,不仅仅为了让人们看到难得一见的美景,而是为了引起人们亲近山水的兴趣。《林泉幽壑》的中景、远景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为何会出现这个问题,估计林纾太想画出充满生活情趣的画卷了。他在前景表现出的情趣,缺乏生命力,一看就是想象中的产物。想象让画面局部缺少了理趣,缺少了山水堆叠的逻辑性,影响林纾表现画中意蕴。

当然了,这也可以理解为林纾为了改变龙脉山水格局而做出的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不太成功。

林纾 林泉幽壑 局部

《林泉幽壑》不像王原祁风格,看来对于前辈名家风格的理解,未必有一致看法。可以把这幅画当成林纾个人的理解,是否合理值得推敲。

0 阅读:0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