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德国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在访前透露,他们“非常一致地认为,必须尝试在一些情况下,取消欧洲理事会的全体一致原则”。
马克龙和朔尔茨
根据朔尔茨的说法,如果欧盟27个成员国能够在外交或税收政策上,只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数就能作出决策将会令欧盟行动力更强,不过该提议已经招致了匈牙利等国的抵制。
所谓“全体一致原则”,有点类似于联合国安理会拥有的“一票否决”权,可以理解为欧盟框架内所有的国家,都在政策制定方面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有一国不同意某项决策,即使其他26个成员国投下了赞成票,相关决策也不能成为落地施行的政策。
欧盟设计这套制度的初衷,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展示欧盟的民主,强调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宗旨(当然在这里的“一律平等”只代指欧盟成员国,不认可非欧盟国家一律平等),毕竟在西方民主体制之下,没有投票权怎么能算得上民主呢?
欧洲议会
其次则是为了避免大国侵犯小国的利益,弱化决策层面大国对小国的影响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欧盟内部既有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又有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倘若在某项决策上双方起了利益冲突,大国利用自身实力就能够逼迫小国做出妥协,所以赋予所有国家“一票否决”权,就等于给予了小国维护自身权益的护身符。
另外倘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无疑还是大国更占优势,像德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将产业链分布在欧盟成员国内,等同于对这些国家具备了影响力,倘若与一些小国发生利益冲突,处在德国产业链下游的国家大概率是支持德国的。
这就又造成了不公平,所以全体一致原则能够避免大国影响力,导致小国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最终实现“民主国家”鼓吹的绝对公平。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然而全体一致原则对于欧盟全体成员国来说好是好,却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各国经常为一件小事扯皮,迫使决策不能尽快落地,这恰恰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优势,可以极大提升决策效率,避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空耗时间。
除此之外全体一致原则,还弱化了欧盟对抗外部干涉的能力,决策很容易被某个受外部势力控制的成员国绑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立陶宛同意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在首都设立所谓“代表处”,遭到中国大陆反制之后,立陶宛政府试图用“一票否决”权要挟欧盟为其出头。
我们知道立陶宛敢于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造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在后面提供支持,目的就是将立陶宛变成挑拨中欧关系的契子,试想欧盟成员国“受了委屈”,欧盟该不该站出来有所表示?如果不表示,欧盟不仅要承受其他成员国的舆论指责,所有决策还将被立陶宛卡停,而作出表示的话,正好就落入了美国挑拨中欧关系的陷阱。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对于欧盟来说,无疑这是一种非常苦恼的结果,好在当时欧盟也算聪明,一边扬言要“报复”中国为立陶宛出头,另一边却始终将“报复”行动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导致中欧关系出现大的波折,至少这件事的处理还算欧盟及格。
然而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形势急剧发生变化,欧洲诸国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加深,进一步弱化了欧盟抵抗外部干涉的能力,使得欧盟几乎沦为了美国的附庸,基本上失去了独立做出决策的能力,就连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也没有避免被裹挟的命运。
现在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准备碰头,商量一番在部分决策领域取消全体一致原则的计划,本质上是想重新让欧盟焕发独立自主的活力,否则像现在这样继续沉沦下去,欧盟的命运会非常危险,不仅可能会面临解体,还可能彻底变成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美欧关系
不过美国很清楚德国与法国的想法,这就决定了马克龙和朔尔茨,推动重拾欧盟独立自主的行动具有非常大的困难,只能说希望德法能够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否则的话以后再想让欧盟摆脱美国的控制,只会难上加难。
欧盟是美国一个没有选票的洲,欧盟没有独立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