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罪己诏”有何作用?是真心忏悔还是统治手段?

孙桓谈国际 2023-06-30 10:37:01
前言

自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诏”成为皇帝的专属,也成为臣子和万民无条件遵循的最高指示。

然而,历朝历代所有皇帝下达的诏书中,有一类极其特殊,它不但不需要百姓为此付出汗水,反之皇帝还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诏书,求得百姓的理解和原谅。

这个特殊的诏书便是“罪己诏”。

罪己诏的生成脉络

自人类文明起源开始,古人对上苍就一直持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故有“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

古人相信一切皆有因果报应,因此无论是平民百姓也好,还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君王也罢,最终都要接受来自上天的审判,因而历代帝王都信奉天人感应这套理论。

然而,在这套学说的逻辑中,皇帝被称作天子,是上天选派到人间来掌管国家的人,故而其神圣的权威不容侵犯。

可是一旦天子失德,而臣民又不能加罪于天子,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于是,上天示警就被引入到了这个体系之中。

古人相信,如果天子有道,那么国家就会出现四海升平的治世,上天也会降下如麒麟、琼花、灵芝、醴泉等祥瑞以示嘉奖。

反之,一旦天子失德,上天就会用各种方式进行示警,如天象异变、降下雷火、引发地震、洪水等灾难,从而敲打天子。

如果天子仍旧执迷不悟,那么最严厉的惩罚就是身死国灭。

由于对天人感应学说深信不疑,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面对上天示警,都会显得十分紧张甚至是惶恐。

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必须当着全国百姓的面开展自我批评,以向上天表明自己认识到了错误,祈求上苍的原谅。

于是,皇帝所公开的检讨书就是所谓的“罪己诏”。

事实上,皇帝作为人而言,自然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过错,通常明君往往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而昏君却迟迟体察不出自己的问题。

不过有的昏君往往在其统治濒临崩溃的时候,选择用下罪己诏的方式来缓和社会矛盾,起到收买人心的效果。

因此罪己诏不仅仅是一封检讨书,同时也作为一种灵活巧妙的政治手段而存在。

所以,在阅读古代帝王留下来的罪己诏时,如果单纯以为罪己诏都是皇帝良心发现的肺腑之言,那就过于单纯了。

实际上,大多数罪己诏的颁布,主要还是出于现实和政治目的的考量。

罪己诏最早以口头表述的方式存在,即帝王面对自己的过错时发表的感慨之言。

最早一次出现罪己行为的记载是在大禹身上。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一群囚犯在押送途中经过大禹身边,大禹见状突然哭了起来。

旁人赶紧问他哭泣的缘故,大禹说道:

“往昔尧舜时期他们都没有犯法,如今却成为囚徒,这显然是我的过错,没有教化好子民。”

大禹作为部落首领能够主动反省,为后世开了一个好头。

此后商汤、周成王、秦穆公等人也都通过诸如布告、诗歌等形式做出罪己的反思,为后世罪己诏的最终成型形成铺垫。

因天灾下诏罪己的帝王

从罪己诏产生的源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是帝王因天灾而下诏罪己。

天灾,顾名思义是大自然中不可抗拒的力所导致的灾祸。

从今人以科学的视角来看,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灾祸的发生实际上与君主个人的得失没有太过紧密的关联。

然而,在天人感应的视角下,天灾就是上天给予君王最为明显的预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天灾的情况分为很多种,比如夏季突发的雷火,又如雨季多发的洪灾,以及偶尔出现的地震、风暴、乃至雪灾、旱灾、蝗灾等,只要是大自然中人类难以抵御的灾难就一律归咎为天灾。

一旦出现天灾,上自朝廷下达黎民都会不约而同反映为君主失德。

因此,除了朝廷组织赈灾、民众集体自救以外,皇帝往往还需要下诏罪己。

一是向上苍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错误,二是祈求国家社稷能够顺利通过难关。

如商朝肇建之初曾遭遇旱灾,心急如焚的开国君主汤在向天祷告时说出了“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名言,表示自己主动承担世间的种种过错,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救民于水火。

汤的这个做法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这句名言也被收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君王在罪己诏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汉宣帝本始四年,国家发生地震,汉宣帝闻讯后下诏罪己,并在诏书中表示上天的预警令他“甚惧焉”,强调了自己已经意识到昔日的过失。

足见,一代明君汉宣帝仍旧逃不过下诏罪己的命运。

无独有偶,倡导汉化的北魏孝文帝执政时京畿地区遭遇旱灾。面对庄稼枯死的局面,孝文帝果断下诏罪己,并随之开始绝食。

这标志着统治者对待罪己诏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此后三日孝文帝只喝清水,不进饭食。有趣的是,不久后各地降下甘霖,唯独京城少雨。

孝文帝以为群臣欺骗他四处降雨,非要自己亲自检验一番,然后才开始进食。

除了上述两种天灾以外,蝗灾也是古代社会最为头疼的一种灾害。据史料记载唐贞观二年,京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遭遇蝗灾。

此时刚刚坐稳皇位不久的唐太宗李世民心急如焚,毕竟他的皇位是弑兄逼父夺来的,蝗灾被许多人私底下解读为上天对李世民的预警。

唐太宗来到农田中,望着漫天飞舞的蝗虫不禁泪流满面,他抓起一只蝗虫就“生啖之”,并下诏表示:

“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刈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此言一出,百姓闻之纷纷恻隐,最终唐朝平稳化解了这一次灾情,并未酿成动荡的政局。

因人祸下诏罪己的帝王

第二类令帝王下诏罪己的原因则是人祸所致。

人祸的出现与天灾不同,这完全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一手酿成的悲剧。

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以及将领反叛,归根到底是统治者昏庸失德所导致的。

当统治者能力不足,或是精力不在政务上,无法消除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之时,人祸就会接踵而至。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造成人祸的君王,起初不会主动下诏罪己,往往待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之际,才会想到用罪己诏的形式来缓解社会矛盾。

例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是一个典范。

汉武帝早年锐意进取,对外重用卫青、霍去病等一批名将北击匈奴,取得辉煌战果;对内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

最终,文景之治积攒下的雄厚家底被汉武帝挥霍一空。武帝晚年又爆发“巫蛊之祸”,导致骨肉相残的悲剧上演。

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汉武帝最终意识到了国家已然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于是发布罪己诏,全面否定自己往日穷兵黩武的行为,并改弦更张决心发展农业,休养生息。

正是这一封《轮台罪己诏》,将汉武帝从独夫民贼的名单上划了出去,使他在后世史学家笔下有了一个知错能改的美名,西汉王朝也在汉武帝的《罪己诏》中成功续命,迎来了不久之后的昭宣中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罪己诏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宋徽宗赵佶和崇祯帝朱由检就是典型的反例。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灭宋,宋徽宗在慌忙间接受群臣的建议下诏罪己,企图“使人心悦,天命回”。

随后他又不负责任地将皇位传给宋钦宗,自己则跑路去了江南。

显然,宋徽宗的罪己诏只是做做姿态,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反省的成分。

果不其然,北宋终究还是灭亡在了徽钦二帝手中,而其中宋徽宗的责任显然要比倒霉蛋儿子宋钦宗大得多。

与宋徽宗不同,崇祯帝的罪己诏是真心实意地绝望挣扎。

明末面对内有农民军遍地狼烟,外有满清八旗虎视眈眈,眼看大厦将倾的崇祯帝在位17年足足下了六次罪己诏,足见其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崇祯帝每一次下诏的缘由也是各不相同,有因为凤阳皇陵的祖坟被农民军挖了需要向祖宗谢罪,也有因爆发蝗灾、旱灾需要向百姓和上苍请罪。

总之,崇祯帝本身资质平平,再加上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也只能多下几次罪己诏才能抚慰他自己受伤的心灵了。

为自省下诏罪己的帝王

纵观史籍,许多明君都有过主动下诏罪己的事例,其中不乏唐太宗、康熙帝这样的千古一帝。

君主能够在权力顶峰保持头脑清醒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而缔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就是这方面的榜样。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庶子,机缘巧合之下得以继承皇位。在兢兢业业治国十四年后,汉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局面。

这时汉文帝非但没有陶醉在自己所缔造的治世景象中,反而能够主动在诏书中阐明自己反省的成果,用“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这样的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与此同时,他在诏书中明令禁止大臣和百姓向皇帝“唱赞歌”等一系列恭维之举,意在使自己和后世子孙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一颗反省的内心。

说到这里,谁才是古代帝王中下罪己诏次数最多的皇帝呢?

答案将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这个人便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福临。

顺治帝是一位少年天子,也是清朝早期深受汉文化熏陶的一位帝王。

待顺治帝亲政后,天下尚未从明末战乱中彻底苏醒过来,故而自然灾害频发。

面对这种局面,渴望有所作为的顺治帝不断下发罪己诏,表达自己内心诚恳的思过态度,并广开言路允许百姓上书谏言。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顺治帝把《罪己诏》的文本批判力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亲自草拟自己的罪己诏,并在诏书中给自己罗列了整整十四条罪状。

一个皇帝把自己骂得里外不是人,还列举了十四大罪状。这种文案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惜的是顺治帝二十四岁就早早驾崩了,否则按照他的文风,后期说不定还会整出更有冲击力的文案来。

结语

总之,《罪己诏》像是皇帝的遮羞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君王一种常用的政治手段,它有时候是皇帝自我反思的真情流露,但更多时候是君王用以缓解社会矛盾的特殊手段。

不过,通过罪己诏我们能够窥见历史的诸多细节,同时也能够体察到君主当时的一些心境。从这一点来看,《罪己诏》仍旧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①宋敏求主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②司义祖:《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0 阅读:0

孙桓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