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三年,江南地主豪强难以忘记的一年

请陛下称太子 2024-09-05 02:38:14

隆庆三年,在明朝的历史上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年,但是对于江南地主豪强而言,这一年是他们一生当中都难以忘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胆战心惊,什么叫做任人宰割,什么叫做无可奈何,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明朝最著名的清官海瑞。

海瑞是一个天生愚钝的人,与他同时期的徐阶、张居正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考中进士,而他三十六岁才考中举人,进士一辈子也没有考上,四十一岁那一年当上人生中的第一官——南平县教谕,说通俗易懂点,就是南平县教育局局长。

当时的县学已经落寞不堪,没有几个学生上学,反正考试考的是“经书史集”那一套,在家里也能看,干嘛要去上学?如果是别人当教谕,基本上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喝喝茶,混资历,说不定哪天就升上去了。而他海瑞偏偏不一样,既然你报了名,就必须来上学,如果不上学的话,就记上姓名,严厉处罚。

一开始学生对海瑞只有恨,在哪里学不是学,干嘛要到学校去学,一点自由都没有!但是随着学生与海瑞接触的时间越来越久,学生们对海瑞产生了爱,海瑞虽然严厉,但是却拒绝潜规则,分文不取,不接受任何贿赂。

知府是在地方上最大的官员,需要定时到地方上巡视。在古代,迎接上级领导的方式无非就是下跪,可是在迎接知府的时候,所有人都下跪,包括七品的知县,而海瑞一个不入流,没有品的教谕,却敢鹤立鸡群,直视知府。

得罪知府还是轻的,海瑞连巡接御史都敢得罪。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七品,但却是朝廷官员,别说海瑞了,就算是三品的巡抚,二品的总督都得让三分,可是海瑞却依旧跟上次一样,站着直视。

御史大人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原本想大发雷霆,抽海瑞,但是想想海瑞只不过是一个没品的官员,跟他生什么气,甩甩袖子就走了。

有的人或许好奇,为什么比海瑞官大的都跪了,就他不跪,难道他有什么特殊性吗?的确,海瑞有特殊性,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官职,儒家有一句话叫做“为师者不跪”,海瑞的官职恰好是教谕,也就是为师者,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跪?

按道理来说,像海瑞这种不知好歹的人,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个教谕,但是现实却是非常的感人。嘉靖三十七年,海瑞意外的收到吏部的升迁公文,原本只是教谕的他,一下子成为一县之长知县。

海瑞到处得罪人,为什么能够升为知县呢?原来是福建的学政朱衡向上级推荐他,他才得以当上知县。有的人或许会好奇,朱衡为什么会向上级推荐他呢?朱衡与海瑞并不认识,朱衡之所以向上级推荐海瑞,不是因为别的,单单是因为敬佩海瑞的作风。

海瑞的就任地在淳安,他将在这里名扬天下。

别人当知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以说是当地第一,然而海瑞穿的是普通的布衣,吃的饭是粗米饭,逢年过节才见一次肉,平常都是吃豆腐白菜,木柴到山上自己砍。

如果说海瑞只是清,那么他肯定不能够名扬天下,致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敢于得罪权威。

胡宗宪总督的儿子到他的地盘上乱来,打了当地的工作人员。要是换别人,毕竟那可是总督的儿子,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可是他海瑞不但敢打总督的儿子,而且还将总督儿子随身携带的几千两银子全部扣下充公,简直是胆大包天。但幸运的是,胡宗宪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并没有责问海瑞。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受到嘉靖皇帝的命令,到各地视察盐政。鄢懋卿是个实打实的大贪官,他每到一个地方,吃的必须是山珍海味,住的必须是高级场所,所花费的银子高达上千两。

海瑞身为淳安知县,而淳安是山区,老百姓都比较穷,海瑞为了避免鄢懋卿来淳安,写了一封信,送到鄢懋卿的手中,表示:地方穷,希望您不要来了。

鄢懋卿看到这封信,暴跳如雷,当即决定不到淳安。而海瑞的上司严州知府,当即跟海瑞划清界限,公开责怪海瑞。鄢懋卿并不是什么善茬,他一回到朝廷上就纠结党羽攻击海瑞,多亏当时欣赏海瑞的福建学政朱衡现如今已经是吏部侍郎,吏部主管人事。

海瑞在朱衡的保护下,不但保住了官位,而且还升了官,从七品的淳安知县升为六品的户部云南司主事,注意这是一个京官。

一直谁都敢顶撞的海瑞到了朝廷,看到二十年不上朝,整天躲在宫中修仙的嘉靖皇帝,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名为《治安疏》,将嘉靖批到一无是处。其中两句话最出名,第一句是:“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第二句话是,“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可想而知,嘉靖皇帝看到《治安疏》是有多么的生气,要不是有太监黄锦在旁为海瑞说好话,海瑞就不单单只是被抓进监狱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被处死。海瑞只是在监狱当中住了十个月就出来了,不是嘉靖放他出来,而是嘉靖驾崩了。

这时的海瑞已经如日中天,是天下百姓公认的模范官员,关于他的去处,也就成了吏部尚书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海瑞这个人绝对不能够给他实权,一旦给他实权,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海瑞刚出狱那段时间,担任的官职,虽然大,但是却没有权,就比如大理寺左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

海瑞知道这是朝廷上的官员故意为难自己,所以给朝廷上的官员施加压力,如果说你们不重用我的话,干嘛不把我辞退!没办法,毕竟他海瑞现在可是全天下百姓最敬重的官员,要是把他真的辞退,说不定会引起民兵。

隆庆三年六月,被逼无奈的吏部任命海瑞为江南巡抚。

说句实在话,根本不明白吏部是怎么想的,江南地区是全国最富的地区,朝廷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官员都是出自江南地区,而这很大一部分的官员在江南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利益,海瑞到江南地区任职,不就是打压他们的利益吗?

当时只要是个明朝人,就知道海瑞的彪悍程度,得罪上司,得罪皇帝,是个绝对不能惹的人,也因此海瑞还没到任,江南地区就掀起一阵怪风。

有一部分的地主豪强在当地的利益不是那么的沉重,连夜拖家带口逃离当地。有一部分的地主豪强在当地的利益太过于沉重,逃离不了,只能连夜将自家那原本红色的大门涂成黑色,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低调了,更有甚者给全家穿上粗布衣,一听到谁说自己有钱,恨不得把那个人千刀万剐。

地主豪强闻风丧胆的同时,地方官员也一样。罪孽比较深重的地方官员,害怕被海瑞检查,自己辞职回家。而罪孽比较轻,贪的比较少的官员,一到晚上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天天失眠,害怕被海瑞清算。

巡抚的衙门设置在苏州,也因此海瑞在苏州办公。苏州的巡抚衙门天天人山人海,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原告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百姓,被告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地主豪强。

地主豪强仗着有官府撑腰,利用高利贷的方法兼并百姓的田地,趁着灾荒之年故意借钱给百姓,然而借的这笔钱利息高得吓人,借款者根本还不起,也因此田地被地主豪强夺去。

其实地主豪强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国家规定,无论百姓借款的时间有多长,利息都不能够超过本金的一半。

由于海瑞的到来,被地主豪强采用高利贷的方式兼并土地的百姓,纷纷上书状告。地主豪强原本就是违法,所以百姓自然而然胜诉,田地得以回到百姓的手中。海瑞的这种做法几乎触及到全部江南地区地主豪强的利益,包括赋闲在家的前任首辅徐阶。

徐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豪强,他家几代人都没有分家,祖坟冒青烟,又出了徐阶这么一位首辅,家里的人得以通过放高利贷的方式,肆无忌惮的不断放高利贷兼并田地。据说当时徐家所拥有的田地高达二十四万亩,多到吓人,但是由于海瑞的到来,徐家几代人的努力全部白费,所有的田地全部充公。

地主豪强活了一辈子,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压榨是什么滋味,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任由海瑞“胡作非为”。朝廷上充当着地主豪强代言人的官员,开始不断的上书指责海瑞“志大才疏,不切实际”。

事实上海瑞的确“志大才疏,不切实际”。海瑞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够收到几千张诉讼状,要处理完诉讼状,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海瑞却偏偏能够处理完。

海瑞他判案的原则很简单,宁可弟弟冤屈,不愿兄长冤屈,宁可侄子冤屈,不愿叔伯冤屈,宁可富人、官员冤屈,不愿百姓冤屈。这种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叛案行为,很容易会造成误判,也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刁民故意状到地主豪强,趁机捞一把。

朝廷是光官集团的天下,再加上此时的隆庆皇帝不作为,朝政由首辅高拱把持,海瑞仅担任江南巡抚半年就被迫回归故里。临走之前,海瑞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一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在当时,骂别人是妇人,比骂别人的爹娘难受。

朝廷上的官员,你一句,我一句稀里哗啦的说起来,怎么能够这么不像话。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敢骂海瑞,因为谁都知道海瑞不要命,谁会去跟一个不要命的人拼命。

在高拱之后的首辅张居正也与高拱一样,不敢重用海瑞,平时也就是与海瑞有书信之间的往来,有时间的话再派人去看看他,重用他的念头,动都不敢动。

万历十三年,张居正去世,这时的海瑞已经七十二岁,在万历皇帝的亲自指示下,海瑞得以担任南京吏部侍郎。当时的都城在北京,身为陪都的南京相当于官员的养老场所,由此可见,万历皇帝也是个懂事的皇帝,只是将海瑞当成明星一样的人物供起来,不敢给他实权,也因此海瑞难以有在江南时的那一番大作为。

经过一年,海瑞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南京百姓自觉的为海瑞守孝,自觉的为海瑞送葬。

0 阅读:7

请陛下称太子

简介: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