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这个名词,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甚至有人认为,"混"就是混淆视听,是汽车厂商骗人的伎俩。
听起来甚至有些道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首先来解析混动车的工作原理。顾名思义,混动就是将传统的发动机与电动机融合,这样可以让两种动力系统发挥所长。发动机虽然在较高负荷时表现出色,但低速低扭效率实在捉急。
而电动机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们在低扭区可以轻松应对。混动车会根据行驶状态智能调配两种动力,尽可能让发动机保持在高效区间运行,从而实现整体节能减排。
普通车主也许难以理解发动机效率区间的概念,那么不妨想象自己每天上班时都需要到健身房举重。没人愿意拿着最大负荷的杠铃热身,而是循序渐进地增加重量,找到最佳训练区间。一台发动机也是如此,在长期处于极低或极高转速时,既耗能又伤发动机,只有在合适区间运转才能获得最高效率。混动车正好提供了"智能教练",时刻纠正发动机避免离开高效区。
在实际使用中,混动车可以根据出行需求灵活切换油电模式。短途代步时,完全可以只靠电力驱动行车,实现零排放零耗油。一旦遇到长途,只需切换至油电混合模式,解决纯电动车型的里程焦虑。
总的来说,混合动力让汽车既拥有了环保电动车的优势,又没有了单一动力系统的局限性。不仅节能减排,实用性也大大提升。难怪如今越来越多车企跃跃欲试这个"新贵"。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混动车显然优于传统燃油车。那与纯电动车型相比,混动车型的油耗表现又如何呢?
我们不妨拿广汽新能源Aion LX来举个例子。这款插电混动车型的综合油耗仅为1.2L/100km,而同级别的燃油车型一般要6-7L/100km左右。如此明显的差距,足以让人心动。
除了日常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混动车的购车价格也十分亲民。这是因为搭载的电池组远比纯电动车型小得多,从而节省了不菲的电池成本。以广汽Aion LX 530为例,综合工况下纯电续驶里程为130km,电池组容量不过15kWh。而同门的纯电动车型Aion V,500km长续航版就需要搭载93kWh的大电池组。前者的电池尺寸仅后者的六分之一,自然成本就要低得多。
谈到电池,想必也是不少人对纯电动车犹豫的原因。无论是购置成本抑或日后更换的费用,大电池确实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而混动车型相对较小的电池组,在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两方面都更加亲民。
不过更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混动动力的发展前景。目前,电动车普及最大的两大阻碍就是充电基础设施欠缺以及电池密度能量不足。而混动车型的出现,很好地避开了这两大痛点。
一方面,短途出行可以像纯电动车一样以电力驱动,不需要频繁充电。另一方面,在不够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靠发动机油车模式助阵,毫无续航焦虑。这不正是大多城市车主的用车需求?
从整个汽车产业来看,电动化进程已成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来说,纯电动车型并不完全成熟,很多硬伤仍有待解决。混动车作为过渡,可以先给消费者尝鲜新能源体验,也为产业链积累实践经验。
对汽车厂商而言,混动车产品不啻为探路先锋。它们可以在新老技术路线中寻求平衡,为即将到来的"电动革命"打好基础。一旦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成本便低了不少。
那么回到开头的疑问,混动技术真的是"忽悠"吗?在可见的未来,它显然将是通往电动化时代最合理、最高效的过渡选择。坚持发动机单打独斗,注定将被淘汰;全面拥抱纯电动车又为时过早。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技术路线,才是制胜之道。
或许,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会对新事物如此质疑。科学素养还是有待提高,思维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拥抱技术进步,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真正做个"聪明人"。
混动是目前的一种过渡。一旦电池足够强大,纯电车的续航不再焦虑,首先失去价值的就是混动,因为结构过于复杂,制造和维修成本高。其次是增程。
混动被黑最惨,因为会造混动的厂家最少
只讲新车期低成本,几年后要几多钱换电池计一计还低吗?吹吹吹
等待电池合格再考虑。
高速路抢充电桩的,都是混动(增程)车。冷暖自知,谁用谁知道。
混动比增程多了一套变速箱吧
插电混动最适合玩文字游戏,拿捏你的梦想嘛😄,更适合减料技术,稀碎你的梦想 嘛😄[吐舌头眯眼睛笑],不论电池大小皆趴半小时以上[笑着哭],成就你的梦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