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早梅》诗引出其背后成语“一字之师”的典故

尔诗林 2024-02-11 13:01:07

花间一壶茶,可以养精神。借我诗一首,聊以慰风尘。

大家好!欢迎来到【辰茗诗话】空间,共同小憩诗茗驿站。

中国诗词讲究“炼字”,诗人们有时为了一个字而搜肠刮肚,寝食不宁,诚如诗奴贾岛说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当然象“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们是例外。

也正由于诗人们凝炼的神来之笔,有时一句诗,一首诗因一字而传神,比如王勃的“槛外长江(空)自流”;比如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比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比如秦观的“山(抹)微云”,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文学史上也有不少帮别人的诗改动一个字而让别人的诗“活”起来或更贴切的例子。

例如流传最广的就是韩愈帮贾岛“敲”定“僧(敲)月下门”而成为贾岛的一字之师,还创造了“推敲”这个词语。

另一个是关于高适的传奇故事:

话说有一次高适下榻杭州一山寺,夜里见秋月当空,钱塘江水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于是诗兴大发,信手在寺庙的墙壁上题诗一首:

绝岭秋风已自凉,

鹤翔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

僧在翠微闲竹房。

题完诗后,高适颇感满意。第二天夜里,他又乘兴游了一回江景,这时他才发现月落时钱塘江的江水根本不是一江满,而是只有半江。

第二天当高适回到寺庙准备改诗时,却发现墙上那“一江”早就被人改成了“半江”。

这样把“一”字改为“半”字后,高适这首诗便无可挑剔,成为了一首绝妙之诗,流传至今。

高适当时找遍寺里众僧人打听,众人只说是一个过路的书生所改,改完就走了。于是这位无名书生便成了高适的一字之师。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湖南诗人的《沁园春.雪》的。

话说当年《诗刊》创刊号的主编是大诗人臧克家,他为了使新中国第一期诗刊一炮打响,特地写信给毛诗人,希望把他的十六首诗刊登在创刊号。

毛诗人起初不同意把自己的诗公开发表,说这些都是旧体诗,怕对年轻人影响不好。后来经不起老臧磨叽,也为了支持《诗刊》的发行,于是把诗稿寄给了臧克家。

臧克家认真阅读了诗稿后,特地为其中的《沁园春.雪》去面见毛诗人。

两人见面后,臧克家向诗人提出修改建议:“原驰腊象”的“腊”字是柬埔寨的简称,柬埔寨又盛产大象,用这个“腊”字怕被别人曲解为柬埔寨的大象在中国的大地上奔跑。不如把这“腊”改成“蜡”字,“蜡”是白色的意思,跟上句“山舞银蛇”的“银”正好对应。

毛诗人觉得老臧说的有道理,于是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才成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臧克家也成了伟大诗人的一字之师。

不过上面这些例子都不是成语“一字之师”的来源,因为他们虽然都改了一个字,但改的都不是“一”字。

成语“一字之师”真正来源于晚唐一首叫《早梅》的诗: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的作者齐己是唐朝时衡阳一个僧人,他非常喜欢诗词。

齐己听说当时在袁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诗人叫郑谷,就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往袁州请郑谷指点:

郑谷在袁州,齐谷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也就是说,齐己的诗原来写的是“昨夜数枝开”,郑谷帮他改为“昨夜一枝开”,而成了他的一字之师。

这就是成语“一字之师”的由来。

写到这了,我也手痒痒想把王安石的诗改一下,如果这一改能成为王半山的一字之师,那也能流芳千古了,万一实现了呢:

墙角一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 2024-02-18 12:56

    正月八日望春》 北地迎春挂新蕾, 东风催开江南梅。 今岁不与往年似, 只伊西去不来回。

尔诗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