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通过靖难成功上位,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朱棣为什么力排众议放弃肥沃的南京要迁都北京,更是为了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等。
历经十四年才得以建成的紫禁城,终于在1421年初迎来了他第一任主人,在那之后这一座古老的宫殿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共经历了二十四位帝王。
一、继承遗愿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位从农民一步步坐上九五之尊宝座的帝王,在面对定都这决定一个王朝兴衰的事情,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说在中国人骨子中都有一种对家乡的眷恋,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早年的刘邦两人都曾经想要定都在自己的家乡。
不过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早在大明大局已定的时候朱元璋就曾经询问过大家的意见,究竟要定都哪里。冯国用就建议朱元璋定都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
在冯国用看来金陵乃是“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当然不仅是冯国用一人,朱元璋其他的谋臣也都认为建都金陵最好,毕竟这也是六朝古都。当然最终朱元璋也在金陵定都了,不过在朱元璋内心他对金陵是不怎么满意的。
因为金陵虽然地理位置很好,但毕竟是偏安一隅没有办法做到全国布局,朱元璋的野心不仅仅是称帝,他是想要统一全国,成就一番霸业的。南京在这个方面就有一些满足不了他了,所以即使是已经在南京定都了但朱元璋依旧想要迁都。
以至于登基后朱元璋就开始考察其他的城市,入围的就有西安、洛阳这两个拥有很深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地理位置良好的北平。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皇太子在巡视的路上患病,第二年就病逝了。此时朱元璋也年老在经历丧子之痛后,他也没有办法再在迁都上放太多的心思。所以朱棣迁都也算是完成朱元璋的一个遗愿。
二、迁都准备当然为了能够迁都,朱棣也做了很多的准备,首先就是让人提出迁都这件事,给朝中众人打一个预防针。礼部尚书李志刚提出北平是龙兴之地,是朱棣成长的地方,应该像当年朱元璋一样设立两都。
其次就是对北平的百姓开恩,不仅减免了北平居民的税收,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北平周边城市的居民都开始向北平迁徙。作为一个都城其最需要的莫过于是居民,朱棣甚至给在北平的居民提供生产工具。
朝廷都做到这种地步了,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始定居北平,拖家带口地前往北平。其次就是要提高北平的位置了,要将他和其他的城池区分开,朱棣在北京设立机构。从永乐元年朱棣就开始这一项举措。
建都北平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若是吃个粮食还要从南方运过来那多麻烦,并且当时的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这种问题也难不倒朱棣,当即就下令疏通南北的漕运河道。
南粮北运,保证了北平和北方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在朱棣一道接着一道命令之下,十多年的筹谋终于得以在永乐十九年住进北京城。
三、迁都原因首先要说的就是朱棣自身的原因,虽然朱棣是在南京出生的,不过在他年少时就已经开始上战场南征北战了,并非是一直都待在南京的,简单来说就是他对南京并没有很强的归属感。
年幼的时候朱棣确实是留在南京的,但不记事的他,这段经历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在朱棣出生的时候正是朱元璋征战最关键的时候,以至于对这个儿子他连取名的时间都没有。这边征战多年后,朱棣又到了成婚前往藩地的年纪。
二十岁的朱棣前往北平,在朱棣才去的时候北平远远没有他当上皇帝时那样地辉煌,可以说是一座凄凄惨惨的城池。随后多年间朱棣将北平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之后的模样,可以说所有的规划都是由朱棣一人完成的。
当然朱棣在北平的声望也是不用说的,朱棣很像朱元璋在战场上也是如此。朱棣也曾经多次奉命去平定北方,两次北伐。在这也能够看出朱棣在北方的声望,对于朱棣来说北京就是他的发源地。
古代帝王都是很相信风水之说的,对于朱棣来说北平就是他的龙兴之地。可以说若不是建文帝实在不给他们生存的空间或许朱棣一生都会留在北平。
其次不得不说的就是北平的地理位置了,北平的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尤其是经历了多年的时间后他的城市建设也已经到达了很辉煌的程度,已经可以作为一个都城了。
其次就是北平的交通也是很便利的,物资的运输也很方便。同时通过北平的地理位置也能够看出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朱棣向来是一位雄心大略的帝王。
但此时的大明却并不是很安定,影响大明统治的莫过于北方的蒙古还有边疆残留势力。遥想当年统治者正是为了防范南方的边疆才将首都放在南边的。到了大明王朝的时候发生了转变。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说的就是朱棣迁都北京的事情。其实从当时朱元璋的布置也能够看出父子两的想法是一样的。朱元璋不正是将他那几个尚武的儿子都放在了边境,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守住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最骁勇善战的就是朱棣了,所以他将朱棣封为燕王,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将他放到了北平。
上文提到过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若是定都北平,朱棣想要攻打蒙古就方便多了,北平可守可攻。只要跨过长城就可以,并且后勤补给也不会跟不上,若是在南京就完全不是这回事了,想要攻打蒙古基本要跨过大半个中国。
朱棣在北平当藩王的那二十多年也不是白干的,得知他又回到了北平,边疆蒙古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当年双方可是交过战的。多年的征战生涯,也让朱棣知道应该怎么在北平实施战前准备,怎么屯田,怎么补给后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明初文武官员分布得很不均匀,南方都是文臣北方都是武将。就像是前文所言的朱棣是在北方兴起的,他能够坐上皇帝都是仰仗北方人的支持,所以他也必须要为他们着想。
更何况当年建文帝留下的南方文臣集团,朱棣也没有都赶尽杀绝,还是留下了一些的。这些人继续在朝为官,想想稀缺的北方文臣,让北方人心中怎么想。
结语今天的紫禁城正是当年朱棣所留下的伟大遗迹,当年朱棣力排众议执意迁都,用长远的目光看确实是利大于弊,不得不感叹当年这一位伟大帝王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