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发现猝死规律:易猝死的是这4类人群

念瑶聊健康 2024-07-11 11:13:1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曾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5万,但在医院外发生的救治成功率仅有1%。

如何预防猝死就成了关键所在,对于猝死,很多人对它充满了恐惧,认为它无影无踪,无迹可寻。

实际上,猝死虽然没有明显的信号,但依旧有“蛛丝马迹”。

一、研究:猝死“蓄谋已久”,大多有4个规律

猝死顾名思义是指突然发生的死亡,一般会发生在一些看起来很健康的人群身上。但实际上,猝死的发生并非突然,大部分都“蓄谋已久”。

2020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上发表的《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文章内指出,猝死的人身上多有4个规律。

“太激动”和“太劳累”是主要诱因

约有26%的猝死发生在情绪激动后、25%发生在劳累后、8.95%发生在血容量改变后,除了这三个主要诱因外,还有常见的原因有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

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

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为心源性猝死,占比57.76%;第二位为肺源性猝死,占比21.63%;第三位为脑源性猝死,占比9.21%。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教授陈海旭表示,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发生心梗时更容易猝死。因为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病程很长的心血管基础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机能会有耐受/代偿,而年轻人的心脏还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发生心梗时就很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猝死者往往伴有慢性病

猝死的人群在,高血压占比37.95%、心脏病占比30.02%、糖尿病占比23.79%,其次为高血脂、肿瘤、感染以及甲亢等。

30岁~63岁是高发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身体开始走向下坡路,是心源性猝死的最高发时期。

再加上这个时期很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容易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和抽烟喝酒等,更容易促进疾病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致死因素是冠心病导致心源性猝死。

二、高温猝死者更多,警惕身体3个信号

医学界普遍认为,气温变化是诱发心脑血管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以及死亡率都会明显增加。

中疾控曾分析过我国130个地区2013-2015年间暖季死亡人数,发现与平时相比,高温会人使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15.7%,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加22%。

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银鹏飞表示,猝死发生前,身体往往会有3个异常信号。

短暂心绞痛:突发短暂心绞痛、吞咽费劲,部分患者会有3~5分钟的胸闷。

胸闷:感觉胸口有异常的闷痛、压迫感、心慌以及身体乏力等不适。

突发性低血压:突然发生低血压,且身体伴有呼吸困难、出冷汗等症状,在体力劳动后、情绪激动后以及饱餐后较多出现,休息可缓解。

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以及心情抑郁等情况下,一旦发现有胸闷、肚子疼痛等异常,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就医。

三、预防猝死,高危人群牢记5不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洪江表示,猝死在冠心病、心肌病、脑卒中以及心衰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这些患者除了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外,日常还需要注意5个“不要”。

1.不要熬夜

有些人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最后被迫熬夜,但要知道熬夜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是潜移默化,会逐渐累积,在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爆发出来。

2.不要吃太饱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姜醒华提醒,摄入过多食物,尤其是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3.不要太激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永健表示,不少心脏病都发生在情绪激动之后,一方面会导致血压变化,另一方面会导致体内大量有害物质累加,引起心脏病发生。

4.不要久坐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表示,生命在于运动,长期久坐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变慢,是诱发癌症、失能以及死亡等的潜在原因。平时最好多动一动。

5.不要抑郁

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会给身体内环境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容易促进心脑血管患者心梗发生。特别是抑郁,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猝死越来越常见,大家日常要多关注身体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威胁。

参考资料:

[1]《28岁年轻人猝死!所有猝死都是“蓄谋已久”!当身体出现三个异常一定要留心!》.健康时报 2022-02-24

[2]《高温天猝死患者增多!医生提醒:酷夏时节要注意这几点》.海南日报 2022-07-17

[3]《网传“防猝死套餐”管用吗?真正有效的“防猝死方法”整理好了!》.健康时报 2023-09-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4 阅读:10

念瑶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