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职场有个词“卷”。
比职场“卷”更可怕的是家“卷”。
明明是家眷,却成了“家卷”。
“家眷”可谓真正的“内卷”。
很多人无法想象,这场内卷竟是由父母“卷”起来的。
亲眼见过一些父母,对孩子真很“卷”。
小时候“卷”学习,天天攀比谁家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
长大后“卷”工作,经常炫耀孩子的公司很高级。
结婚后“卷”“对象”——我女婿身高一米八,在“首富”公司上班。
卷卷卷,有些人的人生,就像一卷卫生纸,从一出生就开始被卷来卷去,先是被一层一层捆绑,后是被一层一层剥光,当被彻底用光,就被丢进了垃圾桶。
从小到大,一直在注视自己的原生家庭。
从某天起,开始审视家庭审视自己。
后来有一天终于明白,“我”不是被父母养大的,而是被他们“卷”大的。
若问世上最可悲的父母,一个字——卷。
不怕太“卷”,就怕家里也“卷”。
最可怕的父母,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听他们安排。
从小到大,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父母的意志进行。
一旦你没听父母的话,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你错了。
有个朋友自述,她母亲习惯性爱把自己和别的孩子比。
“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懂事,看大人很辛苦,每天放学都给爸妈做饭”。
“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勤俭,上大学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放假就去打工”。
有一次她生气了反问母亲——你们天天比孩子,怎么不比比自己,人家爸妈还比你们有钱呢,你们怎么不比?
她这话一说出口,母亲就愤怒了,斥责她是白眼狼,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有些父母不太明白,孩子最渴望的是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包容,父母既然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凡,能够原谅自己的过错,能够体谅不完美的自己,又何必一味苛责自己的孩子呢。
人民日报曾写过一段话——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他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要求父母,一定要有多好。
为人父母最可悲之处就在于,一直在使用父母这一角色本身所赋予的特权,一直从自我认知角度约束、控制、摆布孩子的思想,却没能尽到父母本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没能站在孩子以及时代特征性的角度着想。
当孩子有了独立思想以及新的认知后,不想或者无法再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活着,孩子急了,父母懵了,他们到最后也没明白,孩子,是自己教出来的。
最可悲的父母,“卷”不动生活,“卷”孩子。
常能见到一种父母,整天抱怨人生苦长、命运不公,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
一边信命,一边认命,一边又把人生所有的遗憾和欲望托付到孩子身上。
孩子月薪八千,就会对街坊邻居说“月薪上万”;孩子刚在公司转正,就说孩子当上了副总。
有一天孩子陷入挫折,丢了工作,父母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孩子有多难,压力有多大,而是怕被亲戚笑话,怕被同事鄙视,怕被身边人瞧不起。
有个朋友,嫁到了一线城市的富裕人家,当年她结婚时,可谓风光。
最风光的就是她的父母,父母逢人必炫耀,差点没把她捧上天。
后来她婆家遭遇了一场变故,生意失败,欠了很多债。
父母得知消息后,马上态度大变,别人提起“女儿”,他们闭口不谈。他们甚至对女儿以及婆家冷嘲热讽。
她过年想回娘家,父母却说,你别回来了,我们嫌丢人。
那一刻,她对父母彻底失望了……
有一首歌叫《陀螺》——
在田野上转,在清风里转,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在沉默里转,在孤独里转,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转……
常言道,父母之恩,无以为报。
小时候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长大后离开家乡,之所以走得很远,是为了寻找幸福的答案,是为了满载而归,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转来转去,才发现这个世界很“卷”,卷来卷去,也会感到疲倦。
疲倦的时候,梦回故乡,回到父母的怀抱。
最可悲的人生却是,无以为报变成了无以为“抱”。
最可悲的家庭是,当你疲倦不堪时,还有人在“内卷”。
父母为孩子好无可非议,但“为孩子好”不应该成为“卷”的筹码。
这个世界已经太“卷”了,只希望我们的“家”不卷,孩子能够开心快乐成长,每天回到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家,应该是避风港,纵然狂风暴雨,一阵阵龙卷风袭来,只要父母不卷,一家人抱团取暖,任何苦难,都摧不垮一家人的心,家,也必然是孩子一生最眷恋的欢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