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打仗就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尤其对于行军布阵,军队统帅都十分慎重,严格依照章程进行。孙子兵法就有一篇《行军》,兵势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书里提到部队行军,尤其是向前冲锋的时候,要考虑的是编组的问题,用什么结构来组合团队,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形成整体战斗力,而不能一股脑向前冲。
我军在不断的实战中,更是将行军布阵的各种战术配合打出了精髓,尤其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打出了中华民族武力值的巅峰状态。
可惜的是,但大多数电视剧甚至电影,拍摄战斗场面的时候,都非常不严谨,只讲究“集体操”一样的视觉效果,把人数堆起来,看起来非常壮观。
如陈凯歌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就是如此,下图的电影海报,如果志愿军以这个队形去行军,早被美帝消灭三百遍了。
下图也是电视剧里,发动冲锋的志愿军战士,一个炮弹炸下去,可能会团灭,还好只是电视剧。
再如下图,黑压压的战士在向前冲锋,满天炮火飞,加上战士们的口号,自然音效感、视觉感拉满。
良心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命令全团人人参加进攻,连团部的一些炊事员、马夫都操起菜刀一起参加了冲锋!如此大规模的全员式冲锋,其实在现实作战中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冲锋也是一个技术活,在热武器面前,胡乱冲锋只有死路一条。
我军真正的打仗冲锋是有战术章程的,四野的6纵16师8团曾经不按战术章程冲锋,就被林总批评了,林总说道:
在战斗中不讲战术,一个副连长下令“都给我冲”,对一个地堡连冲五次。在敌人的交叉火力射击下,逼迫战士用刺刀撬开地堡射击孔往里钻,结果战士伤亡,攻击也没成功。有的不会组织火力,把重机枪架在突击队的身后,自己打自己。有的不准备通讯器材,战斗中接不通电话,指挥受到严重影响。事先规定的联络信号,打起仗来就忘了用,致使指挥脱节,部队联系不上而陷于混乱。
而且,对于我军到底怎么冲锋,应该怎么进行战术配合?林总就提到:“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猛打,四快一慢四组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1938年的《新战士教育》中就提到要对新兵着重进行散兵前进法的训练,这里尤其提到的是“散兵前进法”。徐帅在《进攻太原的战术指示》中也明确提到,攻击时应组成疏散的,拥有纵深配备的突击队形;第一线兵力少而精,以小组战斗的组织形式进行小群多路,分散跃进,迂回包围的攻击;第二线兵力应在第一线兵力,突破敌人前沿阵地时瞬间投入战斗,及时拓展阵地。
可以说,每一个班的战士在战斗的时候,都有明确的队形指引,不存在一股脑地向前胡乱冲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有间隔地有规律地排列。在战斗的时候,不会要求人员大规模聚聚,反而要求战斗小组散开,每个士兵之间都应该距离X步,防止“一锅端”。原则上,在战斗过程中,队形应该迅速散开,然后按照规定距离前进。
如果说战术理论教学过于抽象,我们再看下实战中,我军冲锋的场面。
以上真实战斗场面,正如《训练手册》中所指引的那样,每个战士“成一字队形”散开前进。
再如下图抗美援朝真实冲锋场面,对三三制战术的运用。
真实的冲锋场面,战士都是分散的,不会像电视剧、电影一样,黑压压的人群向前冲。可能在视觉冲击感上,没那么好看,但就是实用。
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部战争电视剧或者电影,可以严格遵照历史,严谨地拍摄出战术在战场的应用。
电影按实战拍根本没法看:整个银幕上就稀稀拉拉几个人冲锋 毫无大场面的冲击力 观众提不起兴趣。
五六十年代战争片真实一些。现在的话,“三八线”有些镜头表现出来一部分, 像防守注重反击,进攻小组突进。
99%的国产影视剧就是在诋毁侮辱为新中国捐躯献身的先烈!《血战台儿庄》至今没有其他影视剧超越!
真实战斗场面其实很闷,看看记录片就明白了
我当兵时看过越战真实记录片,一个排打阵地,从部署到准备都是真人,摄影跟进,排长临沂人,生前膀大腰圆,战士生龙活虎,战斗画面不好看,排长和几个战士死了,蜷缩着,最后响起了沂蒙小调,从此我听到沂蒙小调就落泪。
现在的电视剧都是她们的神剧,连她们的亮剑都是大神剧,就是为了取悦观众,如果当时日本鬼子那么废物,我们还用8年抗战,亮剑电视剧中有这个镜头,魏和尚背日本鬼子俘虏了,在鬼子兵营打死鬼子并逃了出来,你从他装逼说的话,那拳脚,还她们的当俘虏啊
电视剧里是一窝蜂的冲,显得热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这是打算把电影拍成科教片吗 自以为是
热血冲锋根本没有,誓死搏斗也是罕见。
长津湖那个集群冲锋是正确的,以优势兵力突入敌阵搅在一起,攻坚的时候才讲究小群多路
没有战术的战斗就是打群架
确实是不真实,也没发真枪实弹[呲牙笑]
要把真实的冲锋原封不动的搬到影视作品里就不好看。比如连长喊冲啊。如果画面固定不动的话。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有可能就是1~2个人在冲锋。没有震撼的感觉。但实战就是这样的。一个连冲锋都是散开的。就是三人一组这三人之间也是有一定间距的。打仗就是打仗。不是为了好看…
这个是很有用的。我估计,现在的军迷们,就如同那些个导演一样,只是模到了军事方面的皮毛。事实上,现代战争的残酷,我也不清楚,但是战争会以让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出来,而且更残酷。
要真实看战争纪录片!电影还原真实作战场面,TM闷在电影院里看几个人在阵地上蹲半个小时打一梭子丢两手榴弹再换阵位又蹲半小时[得瑟]时间到,散场!电影收视率扑街[呲牙笑]
真这么拍就和纪录片一样了,一点都没有战争大场面感觉
谁不知道是三三制,知道点东西就在这指点,电影按这么排镜头里就两三个人冲锋,看得出效果??国外电影也是一样,为的是场面效果,大聪明
按真实拍怕泄密吗?[得瑟]
还有冷兵器时代,就是那么简单招数,再看看雷人的新三国,穿着盔甲飞来飞去,脑残粉还数落老三国武打不好看[抠鼻]
拜托,人家只是导演和群演,又不是军事家和训练有素的战士,拍个电影还要军事训练,实在没有必要吧。另外电影要的是视觉冲击,不是写实,写实那是纪录片
侦查英雄里就是三三制
就像团长里死瘸子说的鬼子永远都是炮兵轰了步兵冲,万年的三角攻。就是顶不住
找找70年代的书籍,里面有详解。
真按照实战还原拍摄,枪一响,满屏幕没人了,除了偶尔几次爆炸不起眼的烟尘,两个小时的电影所有观众瞪大了眼面屏幕找人,最后远处山顶上一个人晃了一下,全剧终
打住,别说了,军事机密和电视剧是两回事!不要瞎叨叨。
按小编的意思爆炸场面也不用预埋炸药了,直接大炮轰更真实。
台湾拍的历史战争片就是稀稀拉拉几个人冲锋视觉效果差得很
推荐一部2022的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里面的战斗场面刻画的还挺真实的
电影是电影,实战是实战!一部电影不到两小时,攻下个雕堡可能一整天!
所以,一切只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和市场。军事电影不是给军迷看的,而是给小白看的。所以我们永远拍出来也不会拍《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这样优秀的战争片!昨晚看志2,差点没睡着了,没有一点感动,不符合战场逻辑的画面太多,作为一个老兵,看了是支持,过程是真没看头!其实战争电影有几个战斗片段就行了,不要东拼西凑,搞到最后没有一个片段让人深深记住。回看一下《拯救大兵瑞恩》吧!抢滩,城市遭遇战,进攻雷达阵地,伏击装甲车,和最后与德军在小镇打巷战。多紧凑!衔接的多好,把各个战术都表现了一遍,让人过目不忘,大呼精彩!其实志愿军在朝鲜有太多的神仙仗了,我们的陈大导演硬是一个也没有表现出来!哦,对了!陈大导是美国人[笑着哭]
能文能武李延年就是按照真实作战场景拍摄的
这是影视剧,不是纪录教学片
1951年拍的南征北战,起了一个坏头。当时的集体冲锋非常壮观,当时影片的军事顾问极力反对。但是导演坚持说这样显得壮观,好看。后来拍的战争片都受这个影响极大。
小便甩了导演一巴掌:你懂不懂历史!!导演回敬小便一耳光:你懂不懂画面
这个问题就像,为什么科幻英雄都是肉搏,因为按照实际拍,不好看呀。你当导演不知道?镜头就那么大,按照实际拍,整个画面就十几个人,看着没有视觉效果!
导演不懂,也不想懂。怎么拍
又不是教学片。
屏幕就那么大,三三制那么分散屏幕怎么装得下那么多人
看你准备付多少钱请合格的演员
人家又不是军事教学片
镜头就那么大,怎么拍?
因胡编瞎导们牛逼。[呲牙笑]
八一厂都没按事实拍,你算老几?
陈老总说:按真正冲锋阵型拍摄,人员太散,拍出来效果不好看!所以电影拍摄冲锋都是密集阵型!
人看起来少,不好洗钱
拍的人也不懂,懂的拍了你也看不懂,懂的看了觉得不好看[笑着哭]
所以电影人的不专业就出不了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专业又卖座的经典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俄乌战争就知道了,虽然双方加起来都有几十万人在厮杀,可是从新闻画面里看不出有多少人在打仗。
真实的战争场面不好看啊!士兵冲锋稀稀拉拉,阵地上看不到人影……你看电视剧,攻方一窝蜂喊杀,守方战壕上面堆满子弹手榴弹!
这样拍得出来吗?即使拍得出来,廖廖几人,会有气势?会好看吗?
按真实拍,视觉效果不佳,导演不满意。
导演也想演真实一点,奈何群演们不会呀,又不像老电影能请到解放军
想过要真实拍的话,不得派全员部队才行?
这比西方的步兵战术先进的多,但是现在科技进步太快了,定点清除成本越来越低,一个无人机几千块换一条命,以后这样的冲锋可能不存在了
电影本来就是假的导演又没当过兵知道条毛啊都是为了吸引眼球乱拍的,真实战争谁敢无脑乱冲锋
因为按现实现场拍不出来效果。
真实战场和摄影艺术办法全融合的,能被摄像头近景捕捉进一个镜头的战士,同样会轻易被一挺机枪杀伤压制
为什么拍出来??为什么告诉你?绝密
电影是艺术,如果真按事实拍,冷兵器战争更没法看!看看“香积寺之战”的历史记载就知道了:双方列阵,甲方派一小队人A过去,乙方派一队人A过来,然后甲方增一队人又A过去,同样乙方也增人又A回来……双方其他没岀战的阵列就杵在那看回合制游戏……还有,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更是没法看了,戚帅一声令下:“兄弟们,上”,只见大军“噔噔噔”大步上前,跑了十步,然后停下[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停下干嘛?整队列阵[哭着笑][哭着笑][哭着笑]
拍出来让外国学习吗
拍电影不是拍记录片,你以为美国战争片拍的就很真实?
电影要的是效果,展现战争的残酷,艺术总是需要夸大
被打败的裹明裆和小美子们,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我们是人海战术,国内很多公蜘和愚乐圈都被洗脑了。我们的先辈具有不怕死的精神,但也具有高度的战争智慧,从来不会去白白送死。
现在的电影 电视剧都他妈的瞎拍,最大的进攻对伍都不超过连机,那有一冲锋就千巴百人,那不就成了炮灰吗,几挺机枪架中间,前面冲锋,后面机枪,这他妈的导演脑瘫
不是不想按事实拍,是没人会了。武术也是,在以前踢刀转棍蹬下藏身是基本功,现在还有几个会的。
有的,推荐看一下功勋之李延年篇
战争片看八一厂的早期电影
拍戏是闹着玩的。居然想当真。[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军事秘密要保护好
按真实拍摄:一个班撒开一百多米,一个排就铺开近800米,外行一看稀稀拉拉,还以为剧组经费不够糊弄观众呢
过去是因为没有高级的拍摄技术,才不得不弄集团冲锋,那时候“蒙太奇”都是高级货。现在不同了,无人机航拍(整座山都可以拍下来),视频编辑技术,,啥做不到?只能说明导演落伍了,因循守旧,跟不上时代。
拍了给人学了去?看电影不就是个视觉效果,要不你们整天要特效?要真实看纪录片去。
所以现在的电影还不如拍手撕美国佬,起码我还会看。
只有我们会打仗,其它军队都不会打仗
三三制战斗形式,实际人数少,但遍山都是人。
按实际拍,就泄密,绝不能这么拍
这样好吗?你确定你不是奸细?
人人不想当尖刀,人人争着当尖刀。。。
不是不拍,是我们的导演他们懂吗?
因为真实的场面视觉冲击力差,即便是非常写实的《拯救大兵瑞恩》,战斗场面也把人堆在一起。
五六十年代是真军人参演!!现在的难道还要群演去学习战术跑位?
电影是艺术夸张,真正的战斗不好看的[笑着哭][笑着哭]
真实的冲锋,就是猛的一看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好像没多少人。看着随着时间的拉长作战小队一个接一个涌现,紧密的同时就很快可以分散。无论是机枪扫射还是迫击炮打击,都无法造成大面积的杀伤。但是像这样的队伍,进攻的有效杀伤却不减。虽然没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是压迫性的恐慌却是剧烈的。
实用,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