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亲人不抬棺,抬棺招祸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喵哟师 2023-02-15 15:46:47

看到这句俗语,难免会想到通常人们所忌讳的一个字“死”,人们往往谈“死”色变,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贫富最终都将会化作一粒尘埃消失于天地之间。

但是谈到棺材却没有太大的忌讳,有些地方甚至将棺材视为是一种“吉祥”长寿的象征。人死后用棺材盛殓然后下葬,这已有着很早的历史了。

民间传说,关于棺材的来历和鬼谷子的徒弟孙膑有关,孙膑和庞涓一同在鬼谷子处学习兵法,后来庞涓下山做了魏国的大将军;孙膑也到了魏国,而且倍受魏王赏识,而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被挖去膝盖骨(膑刑)。之后又欲进一步加害,孙膑之后装疯,齐王听说后便欲请孙膑,让其逃离魏国。

据说这孙膑在谋士的帮助下,用装死的方法躺在了木制的大柜里,盖紧盖子,再加绑麻绳,一行百姓就这样把孙膑带出了魏国,也躲避了魏兵的追捕。这种抬睡柜、绑麻绳的方式后来就运用到了丧葬事宜中了,人们就把这过程称为“送殡”和“出殡”。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足以为信。

不管怎样说,总之,棺材已成了人死后盛殓的必备物品。棺材亦称“寿棺”、“寿枋”,也就是指盛载遗体的空匣子,按正统的说法,不盛殓遗体时称棺材,装着遗体的棺材称为灵柩。不过现在民间的人们以把这合二为一、混为一体,通称为棺材。

棺材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造,最常见的就是木制的棺材,如果人死后再装入棺材重量少说也有五六百斤,因此,下葬时没有一部分人来抬,是很难下葬的。抬棺归抬棺,老人们说抬棺材的人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亲人不抬棺,抬棺招祸端”,难道死者的亲人抬棺材就会招灾祸吗?人们为何这么说呢?

对于这一点,小编也查了很多的资料,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下面小编就按自己的猜测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之所以死者的亲人不抬棺,一是棺材的重量所致。按一般的材质来说,棺材加上死者的遗体,少说也有五百斤。按正常的八人抬棺,每人分重还要在七十斤,这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抬着走得动的。

如果死者的亲人来抬的话,并不可能达到每个人都身强力壮,亲人又在悲痛之中,更何况下葬的地方在郊外,道路也不可能都平坦宽敞,如果有个闪失,出现意外在所难免。因此,抬棺的人多是丧事的主管临时安排,为的就是能够让死者顺利入土为安,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二是处于丧事的传统礼俗。按照传统的丧葬礼俗,棺材去往下葬的路上,是需要孝子贤孙们在前面引路的,一些直系女眷是要扶棺前行的。死者的亲人也没时间去抬棺,如果让这些亲人们一同抬着棺材走,迷信的说法是,后代子孙就只有“抬官”的命,没有做官的命。显然这并没有一点道理,但这也是传统纳吉的一种习俗,其实,亲人不抬棺这也同样是为了悲伤中人的安全着想。

说真地,抬棺是个非常辛苦的苦力活,毕竟民间又有着棺材不能落地的说法,人们认为,在去往墓地的路上,如果棺材落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死者的居所,就要在此生根。逝者不但不会佑护后人,而且还会招致意外的灾祸。

因此,在农村对于抬棺的人是都非常重视的,如果棺材没到指定地点就落地,这也是死者家属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主管丧事的执事都会事先安排好,事前准备两批抬棺的人,轮流换着抬,以免棺材落地或路途出现意外。

虽然多数人知道这种说法是迷信,但这也是代代相传的老规矩,也没有人去坏这个规矩。不把棺材放在地上,毕竟这也是对死者最后的尊重。

“亲人不抬棺,抬棺招祸端”这句俗语虽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会直接招致祸端,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有一部分道理的。对于逝者的亲人有好处,对于外人抬棺也有好处,由于互相帮忙,不经意间也可以缓解村民之间的矛盾,从而使邻里彼此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的和睦。

总之,这都是地方习俗,每个地方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知您所在的地方有没有这种习俗,听没听说过这句俗语,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区分享!
1 阅读:185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