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内心深处最难以承受的一刻,莫过于察觉到自己的孩子正悄然与自己疏远。
那种感触,恍如春日盛放的花朵在失去阳光的滋养后,日渐凋零。孩子明明近在咫尺,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
曾经那份无条件的依赖和信任,如今已不复存在,甚至在某些时候,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一丝厌恶。这样的转变,无疑在每一位父母的心头,都留下了难以言说的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筑起了这道看不见的墙呢?
01这其中的缘由,自然是与父母和孩子,日常相处的模式息息相关。
一是忽视孩子的情绪。
记得婴儿时期的他们,是如何全心全意地依恋着我们吗?
这意味着父母需要通过温暖的拥抱,去细心体会孩子的情绪和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完整的爱与支持。但有些父母,却选择了“哭声免疫法”,任由孩子哭泣,直到他们哭累为止,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可研究显示,那些在哭泣时被忽视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焦虑和抑郁的困扰。童年时期的这种情感缺失,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不安全感的根源。
二是不顾场合地伤害孩子的自尊。
曾经有个20岁的年轻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父亲在马路边上,因为自己回家晚了而猛踹自己一脚的情景。那一刻,围观的人群中还有他的同学,他的尊严被彻底践踏。
这种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使他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
02由此可见,父母在公众场合对孩子的粗暴行为,不仅摧毁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可能导致他们情绪失控,行为偏激。要知道,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我们的行为。
所以,要想孩子自信、坚强,我们首先得成为他们的榜样。
有些父母,或许出于好意,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阻碍。比如说,那些指责型的父母,他们很少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即便孩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往往得不到一句温暖的话语。
想象一下,当一个小学生兴奋地跑回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告诉父母自己在考试中跻身班级前十的佳绩。
然而,迎接他的并非掌声和赞扬,而是如冷水般的嘲讽:“这有什么好骄傲的,又不是前三名。”
可以想见,孩子那原本熠熠生辉的眼神会逐渐黯淡,自信心在指责声中一点点消磨。久而久之,他可能不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成就,内心的焦虑与自我怀疑开始滋生。
03而另一类父母,他们则是以霸道著称。
这样的父母,往往会无情地摧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心怀文学梦想的小女孩,每每在课余时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
然而,她的父母却认为这不过是“不务正业”,甚至有一次,在她不在家时,将她辛辛苦苦写下的手稿撕得粉碎。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将孩子的热情和梦想扼杀在摇篮之中。
因为,当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心门也会渐渐对父母关闭,做任何事情都选择瞒着他们。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父母对孩子怀有极端的掌控欲,仿佛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
他们常常以“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借口,对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干涉。从吃穿用度到交友学习,再到成年后的工作选择甚至是婚姻对象,一切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来。
这样的孩子,即便物质上再丰富,内心也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摆脱这令人窒息的掌控。
那么,如何才能与孩子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关系呢?
答案其实就在父母自己身上。尊重孩子的情感,维护他们的尊严,当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真挚的鼓励和赞美。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强加于人。
最重要的是,减少对孩子的掌控欲,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