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宋太祖血脉复活,看南宋中兴之主赵昚如何上位?

北雁寄南书 2024-08-12 13:04:17

历史上,茫茫人海,皇帝一直是芸芸众生中最地位最为尊贵的称号,权势滔天,令人向往。然而,想要坐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少英雄豪杰为此插标卖首,各展手段,最终却大多败下阵来,留下的不过是一段段残酷而悲凉的历史文字。毕竟,在那皇权的宝座上,只能容得下一人,想要在这残酷的争斗中站稳脚跟,非得有非凡的手段不可。

南宋时期的宋孝宗赵昚,本非北宋太宗一脉的的嫡系,原名伯琮,乃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实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血脉,乃是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皇位便不曾再落在赵匡胤的后人手中。然而,命运弄人,在公元1127年,宋徽宗与宋钦宗双双被俘,金军攻破了宋朝的都城,造成了历史上所称的“靖康之耻”。这对于大宋帝国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对于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崛起却增加了一个客观上的可能性。

那年,金人挥戈南下,而宋朝的宗室、大臣及后宫妃嫔三千余人被俘。但正是这一场大劫,让太宗一脉人丁锐减,后继无人,但是早早被皇室边缘化的太祖一脉,却因远在江南而幸运地逃脱了厄运,有机会在乱世中再次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南宋国力较强的时期之一。赵昚原名伯琮,后改名瑗,被宋高宗赐名玮,字元永,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被认为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宋孝宗在位期间,他积极推行多项改革措施,包括平反岳飞的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他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安康,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乾淳之治”。

赵昚为人勤政、节俭,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史称宋孝宗“性恭俭”,即恭谨俭约的意思。宋高宗曾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宋孝宗即位之初,就不肯用乐,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未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宋孝宗自己也表示:“我其他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他经常告诉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风俗。”

宋孝宗在位时,他坚决主张抗金,重用主战派张浚,制定了北伐收复中原的计划。但出师不利,投降派借机大闹,将张浚排挤出朝廷。孝宗无奈,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尽管如此,孝宗抗金的主张并未改变,他多次备战出征,使国内人士大受鼓舞。然而,由于金世宗在位期间金国太平安宁,没有给宋孝宗可乘之机。宋孝宗最终未能实现收复故土的愿望,但他的一系列举措为南宋后期的抗蒙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话说这赵昚成为皇帝,真可说是天赐良机。按理说,他那条登天之路,原是难如上青天。可谁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次突如其来的叛乱,竟成为赵昚命运的转折点。

宋高宗赵构,原本是宋徽宗的九子,因靖康之耻逃过一劫,最终在河南商丘称帝,建立了南宋。然而,好景不长,赵构刚坐稳龙椅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叛乱,唯一的皇子亦在此战中殒命。到了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又攻破了赵构所在的扬州城。据传那日赵构正在和妃子造人,突闻噩耗,一惊之下,竟然从此失去了生育之能。

赵构眼见皇室血脉难继,只能从太祖的后代中挑选皇储,最终看中了亲戚赵昚。为了培养这位贤才,赵构给赵昚请来了顶儿尖儿的师傅,等到赵昚长大成人,名号、封地都给了不少,可就是迟迟不立他做太子。原来,赵构心中尚存一丝希望,二十年来尝试了无数偏方,想要自己生个龙子,可天不遂人愿,时日无多,只得寄望于赵昚。

况且,赵构的母后韦太后,对另一个叫赵琢的孩子宠爱有加,也想让他继位。这可让赵构为难了:两难之间,究竟选谁?赵构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法子。他挑选了二十位绝色美女,分别赐给赵琢和赵昚,以测试他们的人品和定力。

月余之后,赵构将这些美女召回时,结果出乎意料。赵昚那边的十位佳丽,仍旧是冰清玉洁;而赵琢那边的十位,却已经不复初时。这一测,赵构心下明白,赵昚此人,不仅才华横溢,更兼有守得住寂寞的品质,非池中之物。于是,赵构不再犹豫,决定立赵昚为太子,为赵氏江山寻得一位合格的接班之人。

赵昚就如此这般,凭借过人的定力和非凡的才能,最终坐上了太子之位,成为了南宋日后的宋孝宗,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其实在这赵昚背后,有一位深藏不露的智者,名叫史浩。史浩先生深知帝王心机,他告诉赵昚,这十位美女关系到他的未来前程,万万不可动心。赵昚听了老师的谆谆教诲,自然是守身如玉,不敢越雷池半步。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兵再次南下犯境,南宋军民奋起抵抗,金军终是无功而返。然而,宋高宗一向主张的求和政策,引发了军民的强烈不满,众人纷纷要求宋高宗退位让贤。在万般无奈之下,宋高宗只得将皇位传给了赵昚。

赵昚登基之后,他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他大力提拔主战派,积极练兵,一心一意想要收复失地。然而,时运不济,南宋朝中无人,数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面对现实的残酷,赵昚只得收起北伐的雄心,转而专注于内政治理。

赵昚推行多种改革措施,使得南宋政治清明、农业兴旺、军事强盛,一时间,国势好不兴旺,后人称赞这段时期为“乾淳之治”。但赵昚心里,一直记挂着失地,希望能有机会收复。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所倚重的名将虞允文病逝于四川,赵昚再无可用的大将北伐,于是,他只能将北伐之心深藏心底,专注于治理国家,直到龙驭宾天。

1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