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大志
这就是政治的可怕,站得过高,摔得就有多狠。如果不是李斯权倾朝野,他很可能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小康日子,但历史没有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更高峰之前都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李斯本来就是韩国的一个小吏,衣食无忧,日子过得也算美哉。在战国那个乱世,尤其是战国后期,秦国要收割六国的时候,其实是波及不到他一个小公务员的。但李斯却胸有大志,于是他找到了荀子,各种补课,出来以后层次果然不一样了。最终被秦始皇看中,逐渐走上星光大道。
大展雄图
战国时代无论怎么打,本质上都属于内战,就即便是被打败了,投降了,也被称为诸侯国,属于民族内部矛盾,所以在那个时期投靠他国并不算是汉奸,而且汉族的概念是在刘邦称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李斯投靠秦朝基本等同于足球俱乐部转回,不足为道。
而李斯这一步算是走对了,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尝到了甜头,十分喜欢法家,正好和李斯的专业对口。其次秦国由于有更大的政治抱负,广纳贤士,李斯就是一艘大船。而李斯的政治理想也和秦国的政治纲领不谋而合,那就是吞并六国。
李斯因为超高的政治修养,一下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并且他一再支持秦始皇攻打六国,在里面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攻打六国
李斯为国君出谋划策这本没有错,但他总是怂恿秦始皇出征六国,这可捅了其他人的肺管子了,上文说到,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其他国家到秦国某差事基本等同于从民营企业进入上市公司,所以秦国有很多其他六国的人物。而这些人是身在秦国,但李斯整体跟秦始皇研究攻打自己的祖国,谁能忍得了?来自各国的群臣对李斯非常不满,这就是为日后李斯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之一-失去了各国人才的支持。
敢于进谏
李斯不仅仅是捧着秦始皇攻打六国那么简单,他同时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管秦始皇和重臣愿意不愿意,李斯只要觉得对的就敢说,而这个时期的秦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才,因为秦国要干大事,就必须听取各种意见。所以李斯这种勇于进谏,善于出谋划策的作风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他的官也越做越大。
其实李斯还真为各国人才做了很多事情,比如秦始皇也想过要驱逐他国的臣民,而李斯却极力劝阻,因为只有留住人才,留住人心,才能实现更大的政治理想,而秦始皇也深以为是,所以各国人才一时间都把李斯当成了主心骨,但还是那句话,你肆意地怂恿秦始皇攻打我们的家乡,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这时候他们对李斯的情感很复杂。
遭人嫉妒
越做越大的李斯,不但得罪了各国贤士,就连秦国本地的官员也对他不满。原因很简单,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秦国,不是给人行医治病,而是赚得盆满锅满的,官运一路飙升,国内官员也是看着心痒痒,但在那个时期也是敢怒不敢言,但内心中的不满已经开始酝酿了。只要有机会,便会一触即发,这是李斯悲剧的伏笔之二-遭同僚嫉妒。
改天换日
尽管李斯遭人羡慕嫉妒恨,但这都不是他没落的根本原因,但在秦始皇驾崩后,这一切都变了。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中华大地也并不是没有造反者,所以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秦始皇暴毙,当时身边只有李斯、赵高和胡亥。
胡亥和赵高为了得到政权,就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害死了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等人。李斯没办法,也只能和这二人同流合污,谁知道这步棋下错了。胡亥最后如愿以偿当了皇帝,此时的胡亥和赵高可谓铁板一块,而李斯觉得自己是最近的功臣,但这是他的一厢情愿。
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把李斯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多次设计陷害李斯,而李斯还搞秦始皇时代那一套,大刀阔斧,敢于进谏,说赵高陷害自己,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看清自己的位置,李斯对于秦二世是很重要,但赵高才是秦二世最近的人,李斯要挑战赵高,门儿都没有,最后经过赵高的不屑努力,秦二世终于下令处死李斯。
没人帮李斯
赵高迫害李斯,那么满朝文武那么多人,为什么就没人帮李斯求情呢?这就回到了之前的话题,李斯虽然无比辉煌过一阵子,但他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其他六国的臣子恨李斯,认为他是秦始皇吞并六国的始作俑者,他手上沾满家乡人的血,他就是个刽子手。而秦国本地的臣子更是觉得李斯挡了自己的道,有这么一堵大墙在前面挡着,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
此时的李斯可谓众叛亲离,但李斯为官多年,怎么可能交不下一些朋友和死党呢?一定是有的,但这个时候谁敢出来帮李斯?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吗?胡亥和赵高连大佬李斯都说收拾就收拾,其他人拿什么来抗衡?所以即便李斯有一些党羽,也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斯被腰斩了。
李斯何错之有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不妨讨论一下其他可能性。看看李斯有没有其他路去选择呢?我们从后往前推,在李斯决定帮助胡亥当皇帝的一刻,他就已经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个连秦始皇遗诏都能改,太子都敢害的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这种勾当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李斯的丞相位置是赵高觊觎多年的,他不死谁死?
如果李斯帮助胡亥登基以后急流勇退呢?那么他会死得更快,什么权力都没有的李斯,智慧被赵高轻而易举的暗杀掉,现在起码还多活两年呢,赵高不可能放过李斯,就连秦二世也不太可能放他走,因为李斯继续当丞相,起码三人属于一个贼窝的人,李斯突然要告老还乡,就说明他们三个不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为了怕事情败露,也肯定干掉李斯。
那么李斯如果不跟胡亥和赵高搞政变呢?他还是得死!道理很简单,他很了解那两位的人品,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所以他没得选择,要么入伙,要么立刻去死。
这么一说,错就错在他来秦朝做官了,他如果不来秦朝,肯定是和这场悲剧无关了。但这都是马后炮了,一个人有更高的追求在哪个时代都不会错。不是李斯错了,而是他生在了动乱的年代,每个人的项上人头都朝不保夕,这不是李斯的错,他没得选择,他只是动了别人的蛋糕,挡了别人的路罢了。
赵高的下场
而机关算尽的赵高最后也在秦二世驾崩后下场悲惨,而他的死可就是咎由自取了,一个弄臣不安安静静地做他的太监,替了李斯做丞相还不知足,还像做国君,这次群臣可没人惯着他了,最后他众叛亲离,死在了子婴的剑下。正所谓你在戏外看别人,却不知自己正是戏中人。
最后感谢我们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
格局大能力强人可王之,格局大能力差人易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