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在前几年的疫情中尤为彰显,各类服务业受损严重而工业因其生产特征受影响较小而可稳步上行,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虽在2023年因PPI的下行而工业营收增势略有放缓,但从宏观上看工业是经济各部门在疫情前后运行最为稳健的。
当然分地区看的话,因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及其他因素的左右,工业上行态势还是有不小差异存在的。这就以工业十强省为例,观察下疫情前后的营收走向及附带发生的格局变化。
如开篇所述,工业生产在这个期间是各经济部门中相对稳健的,就看四大工业巨头的走势便能知晓,哪怕是其中跑得最慢的广东省,其26.8%的规上工业营收累计增速都要比它的其他经济指标快上一大截的。不过各省间的增速差也是不小的,这就取决于它们受疫情冲击、出口走向、产业活力等因素影响了。
如紧随于广东的江苏省就有41.8%的累计增长,其营收从疫情前2019年的11.87万亿升至16.83万亿,因增速更快于广东不少也因此对后者的差距有一定收窄。
山东与浙江这两个工业大省同样也有不同的走向,前者在这4年中营收增长了34.2%其实已算很稳健了,但浙江省要更快一步而取得了48%的累增。后者也因此营收规模升至近11.1万亿而对山东的差距从4年前的近万亿一下就收窄至2500亿左右了,4年内浙江省通过更为坚韧的上行脚步而使营收规模快速迫近了山东。
在四大省之后也不乏运行较为稳健者,如河北省的规上工业营收在这4年中累增了27.6%、安徽省更有37.3%,不仅按照年均增速算都算不错的表现。
而且河北与安徽还有意外之喜,那便是因其他省份的增长缓慢而双双取得了进位,到2023年底分居全国第6和第7位了。
上面不是说在这个期间全国工业运行都较稳健的,怎么还会有增长乏力的呢?如四川省4年内仅有12.6%的累增、湖北省只增长了1.6%,更有福建与河南等省还出现不增反跌,其中多省因此而出现了营收排位下滑,引发了十强省内不小的格局变动,为何会是这样呢?
其实与正常的工业生产并无关系的,这几个省出现营收低速上行甚至下跌主要还是因五经普的调整而产生的。每次经济普查都会对过去5年内各地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一次摸底统计,对虚假数据进行挤水处理,所以正逢五经普有些省的工业营收被核减实属正常。
那么为何这般肯定呢?这点可从它们的工业用电量、外贸出口等其他指标走向可侧面佐证的,用电量如其他省一般正常增长而营收显著下行,这不就很是明了了吗,只有可能营收基数下调所致。
福建省因有0.1%的下跌而营收虽然仍可居第5位,但5.65万亿的规模已距离第4位的浙江省甚远,而且也被其后的河北省追近不到5千亿差值了。
河南省的下跌更是引起了巨大的格局变化,它在2019年能以4.85万亿的规模高居第6位、中西部首位,而因这4年出现了4.3%的下跌而营收只剩下4.64万亿,不仅将第6位被河北所夺而且中西部首位也拱手相让给了安徽省,同时也被相对平稳点的四川省所超。
当然上面已说,这是受到五经普调整的作用,意指它们之前的营收规模是略有虚增的,调整后只是回到应该有的位置上而已,且4年来的累计增速也是受此影响的,从这些低增长或下跌省份的工业相关其他指标走向看,疫情前后的工业生产都是相对稳定而并无大损伤。
最后还是要说,通过上面的点评大家发现没有各省这个期间的GDP运行与工业营收的增势是不是很接近啊?除了几个被核减的省份外,其他大多都体现出了工业推动经济同步增长的态势,在疫情前后工业起到了稳定经济的巨大作用的。
大家来看下表,具体了解十强省近4年来的工业营收运行与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