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白塘村,村民的“共享菜地”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新型的农村社区菜地共享模式,一改以往村民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自建菜园子的模式,通过召开民主议事会,建成“共享菜地”,185户人家共同播种、浇水、除草,共同分享种植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这场由街道及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自发组织参与的“共享菜地”创新实践,正悄然成为武汉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促进村民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美丽的白塘村
新型农村社区美不胜收
村民到哪种菜成了难题
白塘村地处国家5A级木兰生态旅游区中轴节点,因黄陂“四大名塘”之一的白塘而得名。2019年,黄陂区对木兰大道进行改造扩建,罗汉寺街道将白塘村在内的多个村湾进行集中拆迁安置,紧邻木兰大道一侧的茨林罗湾成为白塘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集中还建点。
9月23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驱车前往白塘村,沿着宽敞漂亮的木兰大道一路前行,来到白塘村茨林罗湾还建点。在村口,记者一眼就看见一片颇具规模的“共享菜地”。“共享菜地”总面积约有10余亩,由两大块方正的菜地与一片水塘组成。两大块菜地由一条条田垄划分成一块块象棋盘般排列的菜畦。金秋时节,“共享菜地”里的辣椒、茄子、小白菜、竹叶菜等蔬菜长势旺盛。
59岁的白塘村村民罗美宾正在菜地里摘辣椒,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看上去煞是亮眼。罗美宾的家离“共享菜地”走路只要几分钟。她告诉记者,没事的时候就来浇浇水、施施肥、摘摘菜。一家七口人,自己种的菜足够吃,有多余的菜也会给左邻右舍送些。她说,今年夏天有点旱,水浇得勤,有时家里没有人,忙不过来,村民会互帮互助,地里的菜一直长得挺好。
白塘村村民罗美宾正在菜地摘辣椒
从“共享菜地”出来,穿过柏油村道,就进了白塘村还建点。这是一个集别墅、多层住宅为一体的农村新型居民小区,白塘村有330余户迁居村民居住于此。小区内,文化室、卫生室、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一排排徽派风格的连体别墅令人赏心悦目,道路干净整洁,充电桩、晒衣场等便民设施的设置也显得颇有规划。
白塘村村委会委员罗煌告诉记者,这次撤湾并村,从老旧农舍搬进崭新“洋房”,村民过上了现代气息浓郁的乡村生活,而新的矛盾与冲突也随之而来。
以前,许多村民习惯在房前屋后种菜,搬至还建小区后,由于没有了菜地,村民便把公共绿地当成自家“菜园”,不少村民私占公共绿化草坪种菜,更有甚者还会私自圈地种菜,施肥时不仅容易滋生蚊虫,气味也难闻,对村居环境影响很大。村“两委”班子多次对此进行管理、规劝,但收效甚微。
民主议事“议”出新乡风
村民“共享菜地”应运而生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认为,解决之道,还是应该发动村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白塘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军介绍,村里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村“两委”通过民主议事会的形式,鼓励村民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一次一次召开民主议事会集纳村民的意见。
“家门口的菜地影响居住环境。”“能不能装个充电桩,电动车进家门不方便。”……村民议事会上,村民代表畅所欲言。随后,白塘村迅速将集中耕种、集中晾晒、增加电动车充电桩等事项纳入实施项目清单,并启动改造。
集中晾晒区、电动车充电桩都可以在小区内找到位置,但是大块可供集中耕种的土地哪里来呢?吴海军犯了难。
“共建美好家园,我们也想出一份力。”与还建点邻近的武汉老来乐老年公寓的罗连松找了过来。罗连松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2009年回村创业,创办了老年公寓,并在周边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得知白塘村准备给村民开辟一块“共享菜地”的想法后,便主动联系村委会,将距白塘村较近的8亩土地捐了出来,老来乐老年公寓的一位员工也将自家的2亩水塘捐出,作为村民种菜的取水点。
土地有了,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参与到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等工作中,将菜地条块划分明确,还在水塘旁装了两处台阶,方便村民取水。
“共享菜地”建成后总面积达10余亩,185户有意愿种菜的村民以户为单位,分到了耕种区域。
“共享菜地”促进邻里交流
增强农村新型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了集中种菜的地方,村民们自觉把原来房前屋后私下辟的菜地铲平,又变回了草坪。”罗煌说,一些爱收拾的村民,还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花。
70岁的村民柳美兰正侍弄门前的花草。“这是指甲花,这是鸡冠花,这种花好看吧,叫长春花……”她满满成就感地指着自己种的花,一一向记者介绍。
“这些花开得这么艳,每天看看它们,心情也会变得很舒畅。”罗煌透露,前不久,白塘村围绕“共享菜地”,又召开了一次民主议事会,会上村民集思广益,为“共享菜地”后续维护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说,这次会上,“共享菜地”志愿管理小组应运而生,“共享菜地”管理规则也愈来愈清晰。
白塘村的“共享菜地”实践还将继续完善发展。如何理解这次创新与实践?吴海军认为,在传统观念中,乡村的土地与作物往往与自给自足紧密相连。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种更加开放共享的乡村发展和治理模式将应运而生,白塘村的“共享菜地”实践,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解决了住进新社区的村民无菜地可种的问题,更是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个促进邻里交流的平台,在共同劳作中,村民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中“各扫门前雪”的隔阂。大家一同播种浇水除草,收获分享着种植的经验和乐趣,这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极大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祖辉教授认为,随着农村村湾集并和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村民搬进了社区,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武汉白塘村“共享菜地”的做法,为解决农村社区化的公共空间治理提供了借鉴,值得鼓励和支持。同时,也提示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要更加充分考虑村民日常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如在规划中提前预留可以利用的“共享菜地”土地资源,让村民生活更便利。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