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级别的公务员才可以称之为“官员”?

办公室小语 2024-02-29 05:24:19

小时候,父母常给我们灌输:长大后要考上公务员,去当官,有面子!

长大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可以称之为“官员”,有的人终究一生是普通的公务员,而不是“官员”。

那么,什么级别的公务员才可以称为“官员”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官员。官员,顾名思义,是指在政府或公共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和权力的人员。

他们的权力不仅仅体现在级别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体制内的地位、影响力以及所承担的职责。

与普通公务员相比,官员具有更高的决策权、管理权和资源配置权。

简而言之:官员,不仅仅是职务的象征,更是职责与权力的结合体。所以,判断公务员是不是官员,不仅要看级别,更要看其手中的权力。

公务员的级别,从小到大,可以划分为: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副国、正国等,每一个级别对应着不同的权力。

而“官员”的权力标准是:是否拥有影响该区域资源(对人权、财权和物权)分配的能力。

一、影响辖区资源走向

就像公务员出差时,带头老大决定去哪儿吃饭然后报销,这种偶尔的餐费其实不算是啥“区域资源”的大事儿。

这就像咱们平时在单位里,部门主任偶尔决定去哪儿团建,虽然也是花钱,但影响不大。

但如果有个部门老是负责农民工的培训,还能决定他们住哪儿、吃啥,那这就不仅仅是吃吃喝喝的小事儿了,这就有点官员的权力意思了。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管理、分配用于培训农民工的资源。

这就像是个城市里的官员,得决定怎么花大笔的钱去建学校、修马路。

再比如,如果公务员出差必须去某个指定的地方住和吃,那幕后这个决定的人就有官员的权力了。因为他决定了钱去哪儿。

所以,官员的权力,得看他们做的决定影响到多大范围的资源分配。

如果只是偶尔的小决定,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官员权力。

只有当他们的决定能影响到整个资源分配的大局时,我们才能说他们具有官员的权力。

二、拥有影响力,但不一定是拥有决定权

有些官员虽然没有手握决策大权,但是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就拿省委组织部的处长来说吧,他们或许不能直接决定谁升官,但他们在提拔干部方面的“意见”可是相当有分量的。

想象一下,如果省委组织部处长和市/县组织部部长说:我很欣赏某个科员!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你猜市/县组织部部长接下来会怎么做?这个小科员的人生可就有望直接“起飞”了!

这就是影响力的威力。

而对于那些已经退休或者转到其他部门的官员,“人走不一定茶凉”,他们的“余威”依然存在。

毕竟,他们在政坛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可不是盖的。

总的来说,官员的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他们有没有决策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对周围人的影响。

其实,官员们都挺现实的,他们觉得在哪个部门工作当然重要,但要是能够升官,那可就更有面子、更有影响力了!

就像教育局局长,如果能提拔到副县长位置,要是让他选择,他肯定愿意去当副县长。

虽然升上去后对具体业务可能不能直接拍板了,但他能接触到的大领导更多了,业务也更广泛了,这样一来,他的影响力自然就水涨船高。

所以,说到底就一句话:还是资源的问题!

真正的官员,不仅体现在级别上,而是手上的那点儿权力,更重要的是权力背后接触到的资源,以及更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可是全方位的,包括工作、个人声望、人脉关系等等。

体制内的官员,大概可以分为官、吏和僚三类。

想被称为“官”,得掌握三项大权:人事权、财政权和行政执法权。

人事权,那可是体制内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如果能对那些下级部门的人事任命说上几句话,才能算是真正的“官员”。

至于财政权,简单来说,就是你所在部门怎么花钱,还有那些专项经费、项目经费,以及给下级部门拨款的权力,都得算进去。

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现代社会,花钱才能办事。

行政执法权,这可是官员们的得力助手,就像是个“大棒”,用来敲打那些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人或企业,确保他们不敢乱来。这样,“官员”们在执行任务时才更有底气和威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否称之为官和级别并不直接关联。

不管是在乡镇还是县城,只要是掌握了人事、财政和执法的大权,那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官员”了!

就像乡镇的镇长书记、县直局长们一样,虽然只是正科级,但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上,都掌握着以上三项大权,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他们可以真正称之为“官员”。

而对于这些单位的副科级干部,按照这个标准,则不能称之为“官员”。

“吏”和“官”最大区别是:“吏”通常没有人事权和财政权,而是听“官”的指挥,负责干具体的活儿。

举个例子,政府服务大厅的窗口人员、街上巡逻的警察等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其实都属于“吏”的范畴。

他们的工作就是按照“官”的指示,去执行各种工作任务,服务大家。

所以,简单来说,可以把“官”想象成是导演或者老板,而“吏”就是那些负责具体执行工作的演员或者员工。

他们虽然也很重要,但权力和责任上跟“官”还是有所区别的。

最后再来谈谈“僚”这个特殊的角色。

“僚”,就像是智囊团,给“官”出主意、当参谋。

虽然他们没有像“官”那样的大权,但他们能通过给“官”出主意来慢慢树立自己的权威。

就像市局的科长或者省厅、部委的处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可能没有人事、财政和执法权这三项官员大权。

但是,如果他们是负责制定政策、资金分配或者业务考核的科室,在这些方面上就能对部门“官员”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时候,他们的地位可就不低了,有点像“官”了。

相反,如果他们就是负责处理日常杂事的,工作更多的是在执行层面,那这时候他们的角色就更像“吏”了。

所以说,“僚”这个角色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体制内却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没有直接权力,但能通过给“官”出主意来逐渐积累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

18 阅读:21660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8:15

    理论上,副科以上都算,科员立正敬礼

  • 2024-04-25 23:36

    科长,乡镇长,乡镇书记,街办事处书记,处长,县局局长

  • 2024-05-02 10:45

    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 2024-03-17 19:51

    清朝,知府及知府以下的官史称为风尘俗吏,又称为土嘛蝈,巡抚以上称大臣。

  • 2024-03-24 11:25

    县处及以上

  • 2024-05-05 07:20

    说的很清楚了

  • 2024-03-04 18:35

    职称不等于职位,职位>职称[汗]

猜你喜欢

办公室小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