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代善能放弃皇位?他放弃皇位后得来的铁帽子王爵位又铁在哪?

山灵聊历史 2023-02-10 15:55:11

礼亲王爵位在清朝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甚至堪称是满清铁帽子王之首,而礼亲王爵位的初始获封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

其实代善当初是有机会继承努尔哈赤皇位的人,在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被废之后,代善一度被努尔哈赤确立为继承人,但是代善最终却在关键时刻多次让出皇位,最后只获得了世袭罔替的礼亲王爵位,那么代善为何要让出皇位,他获得的铁帽子王爵位又有多么铁?

代善比较有自知之明所以两次谦让皇位,才成就了清朝铁帽子王之首

在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被废并赐死之后,努尔哈赤就宣布让嫡次子代善成为执政贝勒,等同于太子一样,也就是说代善被努尔哈赤选为未来的继承人。努尔哈赤更是曾对外宣布将来自己死后,幼子们和大福晋全都交由代善抚育照顾,可见代善一度很被父亲努尔哈赤看重和喜爱。

代善也没有辜负努尔哈赤对他的器重和喜爱,清朝开疆拓土时,代善是每战必冲锋在前,在战斗时作战十分骁勇,代善对于清朝开国立下了很大战功。努尔哈赤为此特别授予他“古英巴图鲁”的称号,汉语意思就是像钢铁一样的勇士,这个称号也是清朝历史上对于勇士的最高称号,整个清朝历史只有代善一人获得。

就代善的表现来说他完全是努尔哈赤的合格接班人,不过很可惜他最终却因为一个女人而失去了接班人的位置。而让代善失去皇位继承权的女人就是他的继母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

当初43岁的努尔哈赤娶了年仅12岁的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阿巴亥,两人的婚姻可谓是老夫少妻。不过阿巴亥为人颇有心计,擅长讨好努尔哈赤,因此婚后很受努尔哈赤喜爱,并被立为大妃,还与努尔哈赤生育了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清朝的满洲人属于是游牧民族,在努尔哈赤时期还保留着游牧民族收继婚的习俗,也就是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迎娶非生母之外的父亲其他妻妾。阿巴亥这个女人很有心计,她知道努尔哈赤比她的年纪大太多,早晚会走在她前面,而努尔哈赤曾经也公开说过自己死后妻妾都交给代善照料,那就意味着代善将来会成为她的下一任丈夫,因此她就想着提前讨好代善,培养一下感情。

于是阿巴亥就与代善的关系走得比较亲密一些,后来就有人把他们的关系向努尔哈赤进行了举报。努尔哈赤虽然说过自己死后代善可以收娶他的妻妾,但那说的是死后,可不是代表他还活着的时候,代善就可以和他的女人联络感情。

因此努尔哈赤得知这个事之后很生气,但是他又不能公开处理阿巴亥和代善,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不久之后,努尔哈赤就以阿巴亥藏私房钱为由将其休弃,又以代善虐待儿子为由废除了他的继承人之位。

代善当时偏袒继妻而刻薄虐待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努尔哈赤就是以这个理由废除了代善继承人之位。代善后来十分害怕,他怕自己会落得和大哥褚英同一个结局,毕竟努尔哈赤有杀子的事情。因此代善回家之后直接砍杀了继妻,并拿着继妻的脑袋向努尔哈赤请罪,这才使得努尔哈赤气消了原谅了代善。

不过努尔哈赤并没有恢复代善继承人的位置,但他保留了代善的执政贝勒身份,可是他改成了八大贝勒轮流执政,虽然代善还是执政贝勒,但是他的权力被分散了,他也从一位继承人变成了众多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候选继承人。

努尔哈赤去世后,由于他没有明确继承人选,所以就需要由满洲王公贵族在八大贝勒中推举继承人选。八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八人,这八人中以代善、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势力最强。

在这三人中又以代善势力最为深厚,他最年长,儿子们也最多,很多儿子都已经成年统兵打仗,各自有势力。代善本人战功赫赫,是正红旗旗主,而他的长子岳托则是镶红旗旗主,再加上褚英死后,褚英的儿子杜度与代善关系亲近,唯代善马首是瞻,杜度则被努尔哈赤封为镶白旗旗主,因此如果代善想继承皇位,八旗中的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都会拥护他。

代善一人得到三旗拥护,这种优势是其他贝勒无法比拟的,他也是八大贝勒中继承皇位机会最大的人。但是代善却听从了儿子岳托和硕托以及萨哈廉的建议,决定改为支持皇太极继位。当然,代善能改为支持皇太极继位并不光是儿子们的劝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时努尔哈赤率八旗军攻打明朝的宁远重镇,被明朝的蓟辽总督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还在此战中被袁崇焕的火炮轰伤,以至于努尔哈赤后来为了这一败郁郁而终,努尔哈赤去世时正是满洲政权内忧外患之际。

满洲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就在于努尔哈赤制定的八大贝勒共议国事制度,八大贝勒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至亲之人,这些人都能参与执政拥有了各自的势力,也就助长了野心。在八大贝勒中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甚至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都非易与之辈,代善如果继位之后,他们不肯服从,那对代善将来的威胁也会很大。

这是满洲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隐患,还有来自于满洲民间的隐患,努尔哈赤晚年暴政比较苛刻,辽东地区内部汉民被剥削的很厉害,因此激起了辽东民变,努尔哈赤去世时辽东就已经发生了多起民变事情。虎狼兄弟和民变四起都是让代善可以看得见的满洲内忧问题。

而当时满洲外部的外患则更加厉害,打败努尔哈赤的袁崇焕借着宁远大捷的优势,鼓舞士卒,广修城池,厉兵秣马,就准备再与满洲一战收复辽东失地;与满洲相邻的朝鲜国又积极联合明朝皮岛总兵毛文龙帮助明朝反攻;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还一直与明朝联络准备联明攻打满洲,这些外患对当时的满洲政权威胁很大。

所以在这些内忧外患的前提下,代善感到乏力应对,他虽然能征善战,但他的政治才能根本不足以应对这些内忧外患,因此在儿子们的建议下,代善才决定避免满洲内斗,改为支持聪明睿智还善于操控权术的皇太极。

由于有了代善的支持皇太极才能顺利继位,但是皇太极继位初期,实际上只是空挂大汗名号,他还是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联合执政,权力分散在四人手中。这时候又是代善主动向皇太极称臣,放弃朝会上与皇太极同坐的资格,由此改为独尊皇太极,使得皇太极的皇权得以集中。

后来皇太极能清算不知进退的阿敏和莽古尔泰,对于二哥代善却能网开一面,皆因代善对他的谦让,这也使得代善在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被尊封为礼亲王。

后来皇太极猝死也没有明确册立继承人,所以清朝的皇位再度陷入纷争中,皇太极去世后最有实力继承皇位的还是三个人,分别是代善、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而这一次依然还是代善实力最强,他掌控着两红旗,而且子孙们在朝廷中大多手握大权,不过这一回代善却因为年纪老迈,不想参与争位,再次主动退出来皇位之争。

代善退出争位之后就成了多尔衮和豪格争位,叔侄二人中多尔衮掌控两白旗,豪格则掌控着皇太极留下来的两黄旗外加自己的正蓝旗,实力上本是豪格占据优势,但是多尔衮却不服,眼看着清朝内部马上就要酿成内讧之局势。

这时候又是代善出来调和多尔衮和豪格,而多尔衮在重臣索尼和鳌拜的施压下不得已改为拥立皇太极年幼的儿子福临继位,代善为了避免清朝内斗同意了福临继位,因此福临最终顺利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

这也就意味着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顺治父子两代皇帝,对清朝的皇帝一脉有着拥立之功,代善的让位之举都让他的敌人明末的抗清名将夏允彝为之钦佩,夏允彝感叹的称代善的让位之举就像古代圣贤,清朝有如此皇子岂能不兴盛。所以代善两次谦让皇位让后世的清朝皇帝都对他十分感念,他也被清朝历代皇帝尊为开国贤王之首。

代善的礼亲王爵位极为尊崇,在清朝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而且还是世代相传

其实清朝的爵位制度是承袭于明朝,在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他就开始效仿明朝的爵位制度,取消了原来满洲最高封爵和硕贝勒爵位,改为以和硕亲王爵位为尊。

不过别看清朝的爵位制度是承袭于明朝,可也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明朝的亲王都是世代相传永不降级,并且明朝的亲王都是有爵位有封地,只是不能参与朝政,清朝的亲王是有爵位没封地,必须留在京城中兼办朝廷差事。

最关键的是清朝为了避免出现像明朝那样亲王或郡王数量过多会拖垮财政,清朝革新的地方就是爵位传承时必须是世袭递降传承爵位。就是说清朝的老爹如果是亲王,那么儿子继承爵位就得是郡王,每传承一代就得降一级传承。这样传承下去,亲王的后代到最后就只传承到公爵了,而公爵的年收入比亲王的年收入可是差了很多,财政也就能省出不少钱来。

不过清朝对贡献极大的亲王或者郡王给予了世袭罔替的待遇,这些亲王或郡王就不需要世袭递降的传承爵位,他们的子孙后人世世代代永远都是亲王或郡王,这就是民间俗称的铁帽子王。清朝历史上一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其中以代善的礼亲王家族最为尊崇堪称铁帽子王之首。

而和硕亲王在清朝享受到的待遇非常高,每年有一万两白银和一万斛禄米的俸禄,生了孩子以后还可以向朝廷报请一名亲王世子,而亲王世子每年还能领取六千两白银和六千斛禄米的俸禄,这个收入待遇在清朝基本就是仅次于皇帝的待遇了。

代善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那就意味着他的后世子孙永远都能享受到这些待遇,这就相当于给后世子孙谋取到了一个永久的保障,只要清朝不灭亡,不论时代变迁,代善的后人都能享受到仅次于皇帝的待遇,是清朝最顶级的皇室贵族。

并且不仅代善一人获得了礼亲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连他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也都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郡王待遇。

代善的长子岳托年纪最长,资历最深,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岳托就以骁勇善战闻名,并获得了爷爷努尔哈赤的喜爱,努尔哈赤特意让他成为镶红旗旗主。岳托与皇太极关系也很亲密,所以在关键时刻他建议父亲代善改为拥立皇太极继位,因此他死后皇太极特意追封他为克勤郡王,清朝入关之后岳托的克勤郡王也获得了世袭罔替待遇,而且其子孙后代世代皆为镶红旗旗主。

同样萨哈廉也与皇太极关系亲密,关键时刻劝说父亲代善拥立皇太极继位,死后被皇太极追封为颖亲王,他的儿子勒克德浑又在清朝入关后的统一天下之战立下赫赫战功,被顺治封为顺承郡王,此后萨哈廉的后人就获得了世袭罔替的待遇,萨哈廉这一支系在清朝一直属于是正红旗的小旗主,在旗内地位仅次于礼亲王一脉的后人。

所以这么一算代善一家子父子三人都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一个亲王外加两个郡王,要知道清朝总共只有十二家铁帽子王,代善家族就占了四分之一的铁帽子王数量,而清朝即便是皇帝嫡系的后人,没有世袭罔替待遇,传承几辈人之后也就变成了公爵,而代善家族三个铁帽子王一直传承到清朝灭亡,这样一算这个待遇比皇帝的后人几乎不差。

而且代善的后人世袭两红旗旗主,在清朝中期以后虽然皇帝对旗主王爷们的权力削弱了很多,可是旗主王爷们的身份地位依然很尊崇。在清朝不管当多大的官,只要是旗人有旗籍在身,见到本旗旗主都必须下跪请安行礼。

曾经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有过一个片段,已经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和珅看到了本旗的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仍然得给金大烟袋下跪磕头行礼。电视剧中这个设定其实很符合清朝的规矩,和珅出身于正红旗,而金大烟袋是正红旗旗主,也就算是代善的后人,和珅见到本旗的旗主那是必须得下跪磕头请安的。

这也说明了代善留给子孙后代的正红旗旗主和铁帽子王身份,那几乎是让后人在清朝成了仅次于皇帝的亲王,就算是权力地位再高的外姓大臣看到旗主也得下跪请安,所以代善的铁帽子王地位极为尊崇,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而铁帽子王铁就铁在世代相传,子子孙孙都是这个爵位,这也就意味着代善的子孙后代永远都是仅次于清朝皇帝的最尊贵亲王。其实从代善家族后来修建的礼亲王府就能看出来,礼亲王府是清朝最大的王府,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是皇宫紫禁城面积的一半,几乎等于著名的恭亲王府五个那么大,可以想见代善的子孙后人身份地位几乎在清朝就算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写在最后

所以代善主动放弃皇位是明智的选择,他的性格加上他自认为控制不了当时的局面,不如主动退让出来,这样既顺应了局势发展又避免了清朝陷于内斗,同时还给自己的子孙换来了三个铁帽子王待遇,可以永保子孙后代的富贵绵长。

代善让位也是明智之举,毕竟真当了皇帝之后,他面对的局势太过复杂,还得劳心劳力,而且还未必能比皇太极做得更好,不如主动谦退当一个二号人物更好,还保障了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

0 阅读:3

山灵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