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你爱的是孩子,还是他的成绩?
原创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4年08月06日 19:55 新疆
学者张文质先生有一句话流传很广:“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也特别认同这句话。教育的确应该尽可能从容一些,应该超越眼前的功利而着眼于将来。
如果说这句谈的是比较抽象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他的另一句对家长说的话就涉及对具体教育对象的理解了——
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表现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我特别欣赏这句话,甚至很感动,感动于张文质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以及由这理解与尊重而产生的对于“人”的爱。
张文质这句话本来是对家长说的,我认为更适合教师。因为有血缘关系,即使孩子表现不那么好,做父母的总归还是会爱的,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那么老师呢?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孩子乖、听话、温顺就爱他,那么若他不乖、不听话、不温顺,还爱不爱他呢?我爱的是这个人本身呢,还是爱他的表现?
昆明丑小鸭中学的创办人詹大年在他招聘教师的启事中,列出的第一个条件是:“爱学生,无条件,因为我们的学生还走在成为天使的路上。”既然“还走在成为天使的路上”,就说明还不是天使;既然孩子不是天使,那必然有许多缺点许多问题,必然表现不好,但是“爱学生,无条件”!我们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他的表现。因为他的表现不好,就不爱他,我们就失去了对人本身的爱。
我还想对张文质这句话作个补充扩展——
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也不是他的成绩,更不是他将来的地位。
有的孩子表现还行,守纪律,不捣蛋,看上去很乖,可就是成绩不好,这样的学生也很难被一些老师爱。这样的学生我遇到的可多了。年轻时的我往往有意无意地冷落这样的孩子,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明显歧视的举动,但心里其实是很不喜欢的,这种不喜欢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比如早读课有学生迟到了,如果是成绩好的,我可能就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看,又迟到了不是,以后可要注意呀!”然后就让他进教室了。可如果是成绩很差的学生,我往往不会轻饶,我会严厉批评:“难怪成绩老上不去,在外面站一会儿!”
我想,像我这样的老师可能不只我一个吧?没有哪一个老师不会说自己“爱学生”,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爱的其实是孩子的分数,因为这个分数,关系到自己的考核,而考核结果关系到自己的绩效和晋升,当然还关系着自己的面子。
而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成绩好才爱,那这根本就不是爱,而是功利。如果一定要说是“爱”,那也是教师对自己的“爱”。
我曾去一个小学作报告,校长告诉我,国内某著名企业家是从他们学校毕业的。我问:“既然如此,怎不见你们宣传?”他说:“因为这个企业家不承认他在我们学校就读过。”我很吃惊:“为什么?”在我看来,这不是忘恩负义吗?校长说:“因为他当年在这里读小学时,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冷落和歧视,所以他拒绝承认自己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我明白了,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想,当初的校长和老师可能肠子都悔青了吧?早知这孩子二十年后会赫赫有名,当初怎么不对他好一些呢?
但如果因为这孩子将来会成为“名人”,老师才爱他,你爱的已经不是这个孩子本身,而爱的是他将来的社会地位。这还是纯净的教育之爱吗?
20多年前,我已经有了10多年的教育经历,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我对教育的认识已经比过去成熟,尤其是对教育之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我主动接了一个后进生最多的班,和一群“熊孩子”“学渣”打交道,可以说是投入了大大量的情感和心血。20多年过去了,他们中有医生、教师、军官、足球教练、摇滚歌手……对我感情特别深,经常回来看我,每年教师节都要请我吃饭。曾经有老师对我说:“当初你的爱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
但是,我当初没想过“回报”,我也不知道他们将来会这么有出息,有的还很“有名”。我只是很单纯地觉得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得到尊重与爱。如果我是因为想到他们将来会很“显赫”,能够给我“面子”,能够给我“回报”,我才爱他们,那我这份“爱”显然就不是真爱,因为我爱的不是他们本人,而是爱他们将来的社会地位。
陶行知曾告诫教育者不要歧视表现不好、成绩糟糕的学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话当然非常正确,先生在这里强调的是不可忽视孩子所蕴含的无限的潜力。但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只有将来成为瓦特的孩子,才值得我们尊重与爱。
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一条建议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而重点是“认识人、了解人”。教育家这样饱含感情地写道——
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可以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制、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当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不要理解成我在宣传全面的容忍、抽象的容忍;号召教师忍耐地“背着十字架”。这里说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说的是母亲、父亲和教师这类长者要有一种英明的能力,能够理解和感觉到儿童产生过错的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要理解和感觉到的正是这样一点,即这是儿童的过错,不要把儿童和自己混为一谈,不要对他提出那些对成人提的要求,但是自己也不要孩子气,不要降到孩子的水平,同时还要理解儿童行为的复杂性和儿童集体关系的复杂性。(《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周蕖、王义高等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第6-7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多好!“应该容忍儿童的弱点。”“能够理解和感觉到儿童产生过错的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即这是儿童的过错,不要把儿童和自己混为一谈,不要对他提出那些对成人提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真正的爱儿童。
当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很容易被一些教师误解,特别是他说“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当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可能有人会表示不解:“这岂不是宣扬‘教育万能’吗?”
孤立地看这段话的确容易有这样的误读。但是我们要结合苏霍姆林斯基整个的教育思想来理解这段话。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他多次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既然是“完整的世界”,自然包括孩子的弱点、缺点,对这些弱点和缺点,教育者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教育。而且这些弱点在儿童的全部精神世界中只是占一小部分,相比起儿童的善良、纯真、幻想、创造等品质,这占小部分的弱点当然就是“无关重要的”,没有必要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对儿童的弱点和缺点视而不见。也是在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曾写过一个叫“尤拉”的孩子,他在集体外出活动中不守纪律,苏霍姆林斯基和同学们便有意藏起来,不理尤拉,让他产生脱离集体的孤独感和恐慌感。这难道不是一种惩罚吗?
最近,在我的镇西茶馆中,就曾有朋友针对“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这句话问我:“学生表现无论多差,你都不会生气吗?比如顶撞老师,搞对象行为过当,跳墙出校夜不归宿,玩手机打游戏……”这显然就曲解了教育之爱。真正的爱,就包括了对儿童的严格要求,甚至纪律约束。这难道不是常识吗?
但无论如何,不能以儿童这些缺点为理由而削弱我们对他们的爱。还是那句话——
我们爱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也不是他的成绩,更不是他将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