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庞统一句回怼,当众揭穿了刘备真面目,可惜魏延不懂

一木说史 2024-03-26 18:18:12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期,各方为了打压对方,都开始想方设法挖掘人才。

以蜀国为例,刘备招揽到身边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名叫庞统的人。

这个人的谋略、才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如果说卧龙是诸葛亮的代名词,那么凤雏的代名词就一定非庞统莫属。

可惜这个人寿命不长,只活了36岁。

但就是这么短的人生,他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了三国历史上十分具有分量的人物。

那么,庞统的能力到底出众在哪里?作为刘备的谋士,他眼中的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庞统坎坷的仕途之路

东汉末年,荆州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庞氏家族,其掌门人庞德公结识了许多名人,诸葛亮、司马徽都是他的朋友。

作为叔叔的庞德公,在知道了自己的侄子庞统才能出众后,将他推荐给了好友司马徽。

庞统前去拜访司马徽的那天,司马徽正在桑树上采桑,起初,他见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人时,还不以为意。

但在采完桑和庞统聊天时,司马徽惊讶了,他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长相不佳,但却才华横溢、谈吐不凡。

对于当今形势,庞统不仅了如指掌,还能时不时给出自己的见解。

天下能有这样聪慧的人,司马徽大感欣慰,庞统的才识过人也由他传开。

此时,正值公元209年,周瑜经过一年的南郡之战,成为了南郡太守。庞统在周瑜的管辖地出任左使郡攻曹。

因为与周瑜治国思想接近,很多机密事情周瑜都让庞统参与。

这让庞统感受到了,周瑜对他的知遇之恩,因此做起事情来更加尽心尽力。

但好景不长,两人的相识仅仅只有一年,周瑜在计划征讨益州前突然病故。

南郡太守也换了新人,新人陈普与庞统之间,在处理政务上多少有些分歧。

于是,给周瑜送完丧后,庞统另谋出路,开始投靠孙权。

孙权见到庞统后,因其相貌丑陋,而拒绝用启用他,又缝此时刘备正在荆州广纳贤才。

得到消息的庞统,只身前往荆州拜访刘备。

刘备对庞统的声名在外也是早有耳闻,但见到真人长相后还是犹豫了。

但他架不住诸葛亮和东吴鲁肃的推荐,最终还是接纳了庞统,给他授予了个耒阳县令的小官职。

在耒阳县,庞统因为要在县中经常处理一些杂事,而这些杂事又不足以显示他的才华,而开始疏于理政。

不仅如此,他还邀请一些文人墨客过来吟诗作对,这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

刘备的义弟张飞得知此事后,带着一队人马,来耒阳县查岗,他怒斥庞统不理政务,但庞统却丝毫不惧怕。

他在张飞怒斥的间隙,准确无误的把公务办完了,并且没有出任何纰漏。

张飞回到荆州后,向刘备汇报了庞统的才能,大力推荐庞统来荆州协助刘备处理政务。

庞统过来后,也不负众望,他不仅表现出了自己在政务上的才能,还展示出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

他给刘备献计了许多策略,但在最为出名的献计征蜀的战役中,他不幸身亡。

也正是在佂蜀的过程中,他看清了刘备的真实面目。

刘备的假象

刘备一直都有复兴汉室的想法,他认为西川是汉室的旧地,是他正统所在。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地方,巩固了在中原的根本。

想夺取川西,又要保证自己在荆州这边的实际控制权,为以后东西两边对峙奠定基础。

刘备开始找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

诸葛亮就提出,荆州拥有丰富的人口和资源,应该优先拿下整个荆州。

庞统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荆州就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长期以来被兵家争夺,如果优先占据荆州,后面还需要长期投入人力、物力,来抵御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孙吴和曹操。

他建议不如以益州为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往凉州方向发展,巩固自己在川蜀的格局。

针对具体的实施计划,庞统还准备了上、中、下,三个策略。

上策就是直接进攻,中策就是假借回荆州,趁益州兵马送行时包围起来,下策是循序渐进夺取益州。

刘备选择了第二个计谋,并且战役获得了成功,在举行庆功宴时,当众说出了“今日之会,可为乐乎”的话语。

庞统听后很生气,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战役,都不应该在百姓受苦的情况下大行其乐。

对此,宴席上,他反驳了刘备:“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喝酒正在兴头上的刘备,听后勃然大怒,竟然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例子来回击庞统。

通过这些事情,庞统看出了刘备并非表面上看到的才能出众、充满仁义,真实的刘备只是在利用身边的这些人和事谋权,满足自己的野心。

然而,同在酒桌上吃饭的魏延,看到两人的对峙却没有想明白其中深意。

他仍是简单的认为,跟着刘备就能复兴汉室,却没有看清谋权之人的本质,就是极其自私,以战争取乐。为这样的人干活,自己充其量不过是刘备眼中的一枚棋子。

魏延最后在北伐战役中,因为用兵太刚,被杀。

如果魏延能早早认清这酒桌上的一幕,早些领悟政治中隐藏的深意,或许在选择自己所走的道路时就能多做一份打算。

益州战役一年后,庞统便英年早逝,在另外一场战役中牺牲。

0 阅读:49

一木说史

简介: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