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典范:滴灌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是伪命题,场景能力是关键!

翠供应 2024-02-24 10:23:10

今日,滴灌通宣布:

截至2023年底,平台累计通过滴灌通澳交所挂牌小微门店11,494家,累计成交金额达到39.5亿元,门店覆盖271个城市,124个品类。

2023年内,滴灌通还完成了4.58亿美金C轮投资,滴灌通澳门交易所也于2023年内开始试运营。小供还注意到,近期以DRO为融资载体,川蜀潮流特色消费和华东必吃榜不同主题多家小店获得挂牌融资4000万元。

当然,2023年内,滴灌通业务模式和业务本质也曾引起金融圈、投资圈等的广泛热议。姑且抛去滴灌通的各种争议焦点,从供应链金融角度看,滴灌通围绕小店,构建了有效的“发现客户-投资-退出”的有效生态。

相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财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其过度依赖依赖核心企业确权,在业务生态中,第三方平台难以寻求到合适的生态位,久而久之,低价竞争和关系资源拼抢成为常态。

根据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信用来源不同及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运营逻辑,小供将供应链金融产品分为:财资供应链金融和场景供应链金融(即脱核供应链金融)。

来源:供应链行业观察

同时,过去多年,供应链金融领域,以数字债权凭证为主的财资类“标准化”供链金融产品(凭证、票据)等得到了充分发展,与此同时,在行业化、场景化方面不同的行业参与主体业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小供认为,随着“脱核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被金融机构接受,在场景化、行业化方面,供应链金融亦将取得快速发展并涌现出头部机构。

与此同时,小供认为当下供应链金融科技是伪命题,以ABCD为代表的科技构不成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度竞争力,科技更多是业务工具。

回归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本质,小供认为供应链金融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发现客户(业务)、协同风控,这两大能力都围绕着场景展开,因此小供认为,场景发现能力、场景构建能力和场景协同能力是当下供应链金融企业最应该培养的能力。

而滴灌通就通过小店和DRC完成了自己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场景构建闭环。

DRC与证券化

滴灌通引入每日收入分成合同(Daily Revenue Contracts,DRC)。DRC非股非债,是投资者和小微企业签署的一份合约,约定双方在一定时间内的投资和收入分成关系,它是“滴灌星”系统上投资和交易的主要产品。

DCR融资的逻辑本质上是资产证券化。在滴灌通交易所成立前,DRC里的初始“投资者”角色,是由滴灌通来扮演的。滴灌通通过滴灌基金持有DRC底层资产,解决了DRC数量众多及分散的特点。滴灌基金可以全周期持有底层DRC,也可将部分静态或动态的DRC打包形成滴灌包(DRP-Daily Revenue Pool,DRP),卖给希望直接持有底层DRC的投资者。近期,滴灌通与汇丰银行签署2500万美元DRC资产抵押融资合作,通过证券化方案,持续丰富融资形式。

滴灌通交易所的设立并非一时的机缘巧合,而在滴灌通长期的商业规划之中。《滴灌通白皮书》曾披露其设立交易所的初衷:

非标金融资产交易,在全球都是一个急需满足的庞大需求;然而在数字化时代之前,非标产品的交易撮合和清算费时费力,因此世上少有大型的非标交易所。DRC对应的是数以亿计的小微企业。这些投资产品,受益于数字技术,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可高度标准化。

创建滴灌通交易所的初衷,是希望为海量DRC及其组合对应的凭证,提供一个高效的交易市场,进而为中国的小微经济发展,持续引入国际资本;同时也为国际资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蓝海投资机会;为中国经济的双循环战略,贡献力量。

滴灌通交易所成立后,平台通过交易在交易所挂牌的交每日收入分成合约凭证(Daily Revenue Contract Certificates,DRCCs)的形式促进DCR的交易、提升其流动性。

此前,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指出,其对滴灌通每年投资流转率或可达到3-5倍。年前滴灌通落地的DRC直接出售予金融机构的业务,出售的速度不可能太快,我们每投入100元,最多只能出售70元;再投资后第2次出售变动140;第3次出售便是210元了。

收入分成合约的基本设计,是以一盘小生意的生命周期为3年至5、6年计,将分成年期定为4年,目标为首两年收回本金,即首两年各收回50%,达标后于第3及第4年各收回本金的25%,4年合计收回本金的1.5倍。合约默认若收回本金的速度较预期的两年快,其后的分成比例会下降;若两年未收回本金,其后便会提高分成比例。

至于与小微企门店签定的收入分成合约,分成比例定于13%至16%的中双位数,滴灌通利用每日回笼现金流进行再投资,计合复式增长效应,年回报可达25%至30%之间。

科技与基础设施

滴灌通以“滴灌通科技系统”作为DRC产品得以运行的基础设施,其主要通过一对“抓手”和一对“导航”来实现。

图:滴灌通系统示意图,来自《滴灌通白皮书》

通过“抓手”,滴灌通系统抓取DRC信息。

滴灌通系统有两个抓手,一个是确钱抓手(Repayment ARM),本质是传递小店的收入信息;另一个是确权转手(Authenticated Rights Market,“Rights ARM),本质是将收入与投资者进行匹配。依托区块链技术,滴灌通最终可以实现一元一码、终极穿透且不可溯源。

图:滴灌通确钱抓手示意图,来自《滴灌通白皮书》

通过“导航”,滴灌通系统完成投向匹配。、

滴灌通系统有两个导航,一个是效率导航、一个是精准导航。效率导航(Production MAP)是滴灌通的获客工具,精准导航(Market Ac tuarial Projections,“Projections MAP”)是滴灌通的投资工具。

效率导航可以涵盖滴灌通客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贯穿投前、投中和投后管理全过程,通过效率导航为滴灌通服务规模提供保障。

表:效率导航核心功能列表

通过精准导航及其依托的人工智能技术,滴灌通从行业、商圈等各个维度进行投资匹配,以更加精准地预测门店收入,为投资保驾护航。对小店经营绩效的评估上,滴灌通引入了滴灌额、滴灌比和滴灌指数等指标。

滴灌额即万元日回款。滴灌比即每万元门店投资,对应的当月(过去30天)日均销售额。滴灌指数把不同时间点的门店数据串联起来,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整理,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管理和判断。

滴灌通的供应链金融生态构建

小供认为滴灌通做的也是服务小微企业(SME)的供应链金融,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基于滴灌通商业模式的金融科技企业。

但,就目前来看,就服务小微企业而言,滴灌通所构筑的供应链金融生态比目前市场上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下的各种第三方平台所构建的生态要更有效(同样,辩证地看,这类平台构建的大机构或核心企业服务生态更有效)。

以数字化应收账款凭证为例,第三方平台在其中发挥链接金融机构(资金)与数字应收账款(资产)的作用,其最终服务的对象是金融机构或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更多是被动加入。脱离核心企业,在该类平台上,相信小微企业在此类平台上几乎找不到其他任何可以复用的平台价值(不管是融资价值抑或是管理价值)。

也因此,我们可以关注到,这些小微企业跟随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的主导下,他们并不在乎到多个平台上办理业务,在任何平台上的粘性都极低,如果线下价格比线上价格低,他们其实也许不怕繁琐,更愿意到线下去办理。同样地,如上文所言,该类平台构建的大机构或核心企业服务生态更有效,所以通常而言由核心企业搭建的数字化应收账款凭证供应链金融平台对平台用户的粘性更加充足。生态不完全加上技术门槛并不高,导致目前该类平台的竞争几乎已变成了资源和价格的竞争。

滴灌通则恰恰相反,从小微企业融资出发,通过DRC,构建了小店收入管理(附带运营管理)的价值网络传递系统,将滴灌通募资能力、店铺运营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在小店供应链上进行传递,牢牢把握住了小微企业服务生态主导权。

当然,也有人对滴灌通的商业模式的部分细节持怀疑的看法。

如通过数字化系统掌握小店完整的收入或者流水数据具有技术或者信用上的难度:一是目前具备数字化收银系统的店铺仍然是少数,大部分商户是通过二维码(且多数是通过)混合码来实现;二是,即使具备了完备的线上收入考核系统,商铺仍然有“体外”收款(不论是现金、非现金方式)的道德风险。小供认为,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存在的,但小供也关注到滴灌通目前通过与收单机构、银行及清算卡组织合作的方式,构建完备的金融机构支付系统,以更完整、充分地抓取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在合作小店的选择上,滴灌通前期更倾向选择与品牌连锁店铺合作,来规避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

在这方面,小供认为在合作机制和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滴灌通具有更大的选择权,一是可以将数字化的所需达到的程度作为合作准入的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为小店部署数字化系统,实现与小店更深的粘性绑定。最后是,小店通常是“人店合一”,在滴灌通生态形成并将优势扩大后,滴灌通与小店合作反而会成为道德风险防范的最好抓手。

有网友曾评论到,不要忘记同样出身于交易所且“发明”层压式投资的麦道夫。两者虽没有任何联系也无任何可比性,但小供认为仍然不能忽视的是监管风险。

特别是,在目前的模式下,滴灌通与滴灌通交易所面临着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的冲突,资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滴灌通自身的操守。在滴灌通也以自身作为交易一方参与交易的情况下,这种风险甚至存在被放大的可能。

0 阅读:0

翠供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