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A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投资机会篇

新价值发显 2024-03-31 03:42:12

1、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光通信、华为生态链)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再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由此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有望再次成为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投入方向。

从三大运营商的采购情况来看,其对于AI服务器的投入已经显示了明显的加速迹象。2020年中国移动服务器采购金额约为6亿元,2022年1月中国联通人工智能服务器采购预算约5.5亿元,而2023年8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服务器采购金额达到84亿元,中国移动新型智算中心项目的AI服务器中,仅2024年1月招标的包12的采购金额就超过了24亿元。

已经遴选出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和试验区域及示范应用场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队,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落地的重要推动力量。

英伟达在GTC2024上发布GB200NVL72,将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GPU集成到一个机柜中,同时包括9条NVSwitch Trays,理论带宽上限约130TB/s,单机柜可以训练27万亿参数模型。机柜内部采用铜缆连接GPU和NVSwitch,共使用5000根,累计长度近2英里,采用液冷设计,降低25倍成本和能耗。将8个NVL72组成DGX GB200,共有288个Grace CPU、576个Blackwell GPU、240TB内存和11.5exaflop FP4计算,该系统能够扩展到数万个GB200,多机柜连接预计仍采用光互连。

OFC2024于3月26-28日召开,作为全球光通信和网络领域重要盛会,参展商将带来前沿技术成果,反映产业创新趋势。我们建议重点关注1)1.6T光模块:OFC2023上业界已经推出许多基于200G/lambda的1.6T光器件和收发器,预计今

年将进一步展示1.6T产品技术及讨论3.2T潜在路径,博通届时将演示200GVCSEL、200G EML,以及用于200G硅光子调制的CW激光器,Marvell将展出1.6TPAM4DSP,国内厂商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正源、剑桥科技等有望展示基于

200G EML/VCSEL或硅光的1.6T光模块产品。2)LPO:OFC2023上业内引入LPO,引发一系列测试活动,今年有望带来最新进展,包括是否超过112G Serdes通道,新易盛将展示业界首款基于单通道200G的LPO,华工正源将现场演示基于自研硅光芯片的800G LPO,功耗低至8-10W,剑桥科技有望联合多家交换机和芯片厂商展示公司LPO光模块产品与交换机互联互通,锐捷网络将动态展示800G LPO光模块及51.2T交换机。

3)硅光/CPO:天孚通信将重点展示为1.6T/800G光模块配套应用的光引擎产品和解决方案,Sicoya将现场演示400G/800G/1.6T硅光产品及单通道200G硅光方案,赛勒科技将展出新型高性能800G硅光引擎,博通将展示Baily51.2T CPO系统,此前公司已宣布完成业界首款51.2TCPO以太网交换机交付,将8个基于硅光子的6.4T光学引擎与Tomahawk5交换芯片集成,光互连功耗降低70%。此外,薄膜铌酸锂单通道400G/800G进展以及800G ZR、OpticalI/O等方向同样值得关注。

AI要求光模块的迭代周期加速,从4年一代到2年一代,1.6T光模块有望于2024H2逐步应用。随着光模块单通道速率提升,功耗、成本以及电连接信号的损耗也逐步加大,光进铜退加速,光学I/O接口用于芯片连接有望进一步消除带

宽瓶颈。综合降本增效考虑,LPO、CPO等新封装技术以及硅光、薄膜铌酸锂等新材料有望加速应用。

全球光模块市场中,国产厂商已处于领先位置,根据LightCounting数据,2022年前十大光模块厂商中,中国厂商营收已经超过了西方竞争对手。AI时代,由于光模块迭代加速,占据领先地位的龙头厂商在研发能力、规模优势、供应链能力、客户黏性、产能布局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望核心受益。同时新技术的变化也对格局变迁产生影响,关注在LPO、硅光等领域具备前瞻布局的厂商。

随着后续GPT-4 Turbo、Sora等产品的持续推出,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成为了2024年政策的聚焦点。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到2024年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和两会提出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我们认为后续还有更多利好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政策即将释放。

2、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

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代,过去十年属于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6%,而在2023年上半年已经增至32.4%;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场变革也逐渐步入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下半场,

带来的是出行体验的变革。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表现最明显、技术最集中的领域之一,消费者对其接受度与认可度正不断提高;同时汽车厂商也相继发力布局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在产品竞争力中的权重也在不断提高,供需两方形成合力,智能驾驶的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

自动驾驶功能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将驾驶员从驾驶行为中解放出来,带来极致的驾乘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自动驾驶拥有强大的传感器和高算力的控制器,车变得更加“聪慧”,无疑提升了整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根据特斯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持 FSDBeta 的车型中,车辆平均行驶 320 万英里才会发生一次碰撞事故,而美国司机平均行驶 50 万英里就会发生一次碰撞事故,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时刻保持高专注,或将大幅提升整车的主动安全性能。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安全是所有购买汽车用户的共同需求,自动驾驶功能将进一步成为所有消费者的刚需。

在特斯拉的引领下,国内主机厂 2022 年以来纷纷跟随特斯拉相继提出“重感知、轻地图”技术方案,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感知模块技术路径从百花齐放开始走向收敛。我们认为主机厂智能驾驶水平=算法构建能力*数据训练效率。由于技术趋于收敛,目前国内智能驾驶厂商中并不存在哪一家具备绝对的算法能力优势;相反,当前各个主机厂数据闭环搭建的成熟度、迭代效率等方面仍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阶段数据闭环能力将直接决定主机厂的智能驾驶水平。进一步而言,主机厂数据闭环的效率将由其工程化能力决定,智能驾驶从创造型行业走向工程型行业。国内以小鹏和华为为代表的头部智能驾驶厂商数据闭环体系逐步完善,城市 NOA 落地目标已开始集中兑现。

大模型技术赋能,带来智能驾驶功能体验升级,同时减少实现相同智能驾驶功能水平下传感器等硬件的使用,使得整车硬件成本降低,智能驾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渗透;同时软件算法重要性凸显,汽车软件付费的新商业模式正在孕育。整体来看,整车厂将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优先受益,智能驾驶水平领先公司有望抢占先机: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等;华为体系车企中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等;正加速推进汽车智能化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传统整车厂值得关注。

随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高,智能驾驶零部件将快速放量,同时由于国内智能驾驶水平先进,或将带动零部件出海走向世界市场,关键零部件有望进一步放量。从赛道来看,汽车智能化带来车载算力升级需求,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走向集中,大算力平台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此外智能驾驶的演进也将带动车载半导体、线控底盘、车载软件、4D 毫米波雷达与 IMU 等需求延伸,带来诸多投资机会。从产业链来看,华为产业链、小鹏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等爆款车型产业链下产品单车价值量较大或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标的也将受益。同时随着智能汽车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快速加入到了汽车产业链的生产过程。

3、集成电路(芯片、先进封测)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已成为拉动电子工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引擎。随着 5G、AI、IoT、VR/AR、高性能运算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我国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包括硅片、光刻胶、光掩膜版、靶材、CMP 抛光液、电子特种气体、试剂、封装材料、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设备、抛光机、薄膜设备、检测

设备等;中游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测;下游为集成电路的应用,包括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工业生产、航空航天、军工安防等。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 5G 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3-2024 年

稳增长行动方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推动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行业发展,鼓励芯片创新,优化产业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下游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达到了 12006.1 亿元,同比增长 14.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 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将达 13093 亿元,2024 有望增至 14205 亿元。

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十四五”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性、鼓励性的规划、政策法规或指导意见,投入大量社会资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财政、税收、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助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国家政策对集成电路行业自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扶持政策与保障措施,有助于加快各细分领域技术进步,提高国内集成电路的综合实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产业链日趋成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的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子行业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近些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步成熟,大量的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企业投产,上游的软件服务、设备自给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提供了产能保障和技术支持,芯片国产化进程在不断推进。

3)新兴应用引领集成电路行业新发展

集成电路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一方面,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以及智能终端等集成电路应用的重要领域升级换代进程加快,促进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集成电路的应用场景和细分领域,尤其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在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需求拉动下,将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4、低空经济

2024年“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计划、相关行政法规正式实施,地方政策补贴配套出台,可谓“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在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军事特定领域,而民用方面受技术制约,则以低空旅游、农业工业的探索性应用为主。

2010年“低空经济”术语正式提出后,10余年来受益于我国无人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持续降本、低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发展得以提速。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面,2023年中央层面颁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并于2024年起正式实施,2024年初深圳在低空经济产业立法上“先行先试”,公布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低空经济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产业规划与支持政策层面,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正式写入我国国家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2023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刚刚发布的2024政府工作计划当中,“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一部分,两度出现在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任务当中,足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3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2024年3月7日《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大湾区地方政府先行从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支持产业要素供给、完善产业配套环境等角度给予“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空前。

低空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其下游应用的探索与扩充密不可分,如正在开启低空智能交通的新通航时代的飞行汽车(一种eVTOL),目前在部分领域已实现商业化,且亦有潜在场景可供挖掘。今年2月27日,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试飞成功,将原本约2小时的地面车程大幅缩短至20分钟,可见其在民用城市场景中有潜力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实现“增质提效”的目的。eVTOL即“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可分为传统的eVTOL通航飞机、eVTOL民航客机,以及面向低空智能交通的eVTOL,后者通俗地称作飞行汽车。飞行汽车比飞机飞得低、比汽车速度快,并且无需借助传统机场和跑道,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不仅能用于娱乐观光、空中通勤等日常消费/工作场景,还有望凭借其运行速度和卓越的负载能力在救援服务等应急领域发挥显著作用。

长期看,我国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万亿级别蓝海市场,而飞行汽车可能是撬动“万亿”空间的关键环节。根据云图智行披露信息,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2.5万亿元,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预期到2035年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达6万亿元,10余年时间约有3.5万亿元增长空间。

而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飞行汽车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进一步对市场规模进行了划分,提出“消费级无人机的产值在百亿规模,工业级无人机的产值在千亿级规模,属于‘低空经济’的初级阶段;而交通级无人机(即飞行汽车),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到达万亿级以上的高级阶段,因此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根据张扬军分析,现在低空经济的引领已经由消费级无人机变为工业级无人机,在2030年左右eVTOL即飞行汽车增速将超越工业级无人机并以指数级趋势主导低空经济的发展。

低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空空域发展的经济形态,低空空域作为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低空经济的本质就是将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传化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低空空域没有任何物理附着物,低空空域的开发依赖数字化工具将低空空域数字化成一个可计算空域,在数字空间里将低空空域变成一个可定标、可量化、可计算、可管理、可利用、可固执和可分享的经济资源,推动低空空域从“可通达”到“可计算”到“可运营”性质的转变。预计未来低空经济有望蕴藏着可以和土地价值相比拟的经济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低空经济发展中,有四个关键要素:政策、应用、飞行器和基础设施,政策: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规范;

应用: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飞行器:低空经济中的运营主角,是低空经济各种业务的载体;

基础设施:支撑低空飞行的基石,也是确保低空经济安全、高效率和高效益发展的技术基础。

目前无人机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目前,通用航空产业仍将保持低空经济的主体地位,但随着无人机对各行业的渗透程度越来越广,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丰富,涵盖航拍、交通巡逻、勘探测绘,植保、物流等多个领域,新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探索中。无人机创新应用正不断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如顺丰、美团、东部通航等多家企业开展低空飞行试点实验,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

未来eVTOL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潜力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相对传统飞行低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空空域发展的经济形态,低空空域作为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低空经济的本质就是将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传化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低空空域没有任何物理附着物,低空空域的开发依赖数字化工具将低空空域数字化成一个可计算空域,在数字空间里将低空空域变成一个可定标、可量化、可计算、可管理、可利用、可固执和可分享的经济资源,推动低空空域从“可通达”到“可计算”到“可运营”性质的转变。预计未来低空经济有望蕴藏着可以和土地价值相比拟的经济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5、电气设备与新能源(光伏、氢能源、电网设备等)

国内外持续发力新能源,长期向好。

国内政策方面:

国家能源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

达到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好沙戈荒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印发。文件指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国家发改委: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该办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文件提出,电网企业应组织电力市场相关成员,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保障性

收购电量的消纳;电力交易机构应组织电力市场相关成员,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市场交易;电力调度机构应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保障性电量收购政策要求,并保障已达成市场交易电量合同的执行。国务院:加快推动绿证交易和跨省区绿电交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落实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等政策,一视同仁保障外资项目合理用能需求。加快推动绿证交易和跨省区绿电交易,更好满足外商投资企业绿电需求。

国资委:央企能源结构要持续优化:3月18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议,会议指出:央企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先立后破,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要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加快构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大基地为主体,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发展,氢能、新型储能支撑调节、前沿核心技术引领带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能源

基础设施,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细分新能源行业来看。

光伏&储能:1-2月光伏产品出口数据发布(超预期);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上海启动5.8GW海风竞配(配储不低于20%x2h);阿特斯PCS储能变流系统正式量产;奥特维设立马来西亚子公司;隆基绿能拟发布硅片新产品。光伏出口数据同环比增长强势程度超预期,持续验证海外需求强度及健康库存水平;近期电池组件价稳,而成本端硅片续跌(硅料亦开始松动);强势终端需求与组件持续修复的测算盈利水平,大概率将驱动4月组件排产在3月约55GW的基础上再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升全年需求信心及部分供需偏紧环节(如玻璃、高效N型电池)的盈利预期;年初以来国内外大储景气高企,国内大储市场有望迎来竞争格局改善和头部企业的量利齐升。

电网: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配电网安全风险管控重点行动工作方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我们坚定看好电力设备出海链景气的持续性。1-2月我们统计的13项重点电力设备合计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3%,其中高压开关、电表、和变压器增速仍保持最快,分别同比增长40%、31%、24%。三类环节对应标的:高压开关——思源电气;电表——海兴电力、三星医疗;变压器——金盘科技、华明装备。

氢能与燃料电池:国富氢能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发改委公示8大低碳先进氢能项目,绿氢产能超14万吨;中石化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制加氢一体站团标;中国石油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投产,年产氢能力可达2100吨。能源局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绿氢与储运方向有望先发受益;FCV上险量季节性波动,产销同比持续高增,看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板块后续受益催化。

风电:3月15日阳江市阳西县自然资源局发布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项目海缆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批前公示,深远海风进展释放积极信号,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关注深远海相关进展或将进一步提高行业估值:1)深远海相关政策落地;2)浙江、江苏等省份推动深远海规划;3)现有深远海示范性项目有阶段性进展,如取得核准等。

2024年二季度我们相对看好电新行业四条具有结构性机会的投资主线:

1)电力设备出口: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随着“一带一路”、欧美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改造需求进一步提升。网内招标周期性明显,而海外市场前景广

阔,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重点推荐:三星医疗,建议关注:海兴电力、华明装备、金盘科技、思源电气,许继电气、东方电子、威胜信息。

2)配网改造:《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印发,在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了配网建设,主要聚焦配网容量和智能化水平问题,定下了到2025年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的阶段性目标,以配网变压器和智能化改造为主线的配电侧有望迎来颠覆性改革。十四五前半段重心为主网建设,我们认为后半段配网投资有望边际向好,重点关注:三星医疗,建议关注:①配网变压器:望变电气、云路股份等;②配网智能化:东方电子、科林电气、国网信通、泽宇智能、国能日新等。

3)特高压线路:新增线路和柔直为两大主要催化。考虑到第二批风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强烈,仍存在多条线路缺口,十四五内存在规划3条以上新增线路的超预期空间。建议关注: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大连电瓷、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派瑞股份。

4)电力市场化改革:23年电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24年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电改已进入明确指引期,将成为未来至少两年的主线,政策将推动行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后续更多相关细则政策有望形成新的催化。建议关注:国能日新、国网信通、安科瑞、恒实科技。

5)氢能与燃料电池:能源局编制加快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绿氢与储运方向有望先发受益。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

产业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高质量发展与两会提及新型氢能呼应,氢能产业上游率先受益。无论是新能源红线放开还是地方政府针对外送电、大基地制氢的补偿,根源在于:1、

降低绿氢生产中的大头可再生能源电价成本;2、对外送出口材料进行绿色溯源跟踪。新型氢能旨在能源体系中氢能占比提升,争取形成优势产业链,应对海外碳足迹追踪,绿氢与储运是作为国家重点方针的导向,本轮催化有望先发受

益。

6、大消费、大基建、顺周期等

大消费方向:

3月末公布社零数据,2024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市场预期+5.4%),小幅超预期,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5%,烟酒同比增长13.7%,餐饮和烟酒消费继续上行。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疫情影响淡化后行业收入增速提升,预计未来行业总产量基本平稳,收入和利润有望平稳增长。本周第110届全国糖酒会落幕,多个酒企动作积极,行业份额仍向头部集中,分化中有亮点。

大众食品:(1)啤酒:行业1-2月产量恢复较快增长,华润23年业绩亮眼。2024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566.6万千升,同比增长12.1%,在去年低基础下恢复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行业产销量有望稳中有升。本周华润啤酒发布2023年业绩,全年营业额同比+10.4%至389.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8.6%至51.53亿元;整体销量同比+0.5%至1115.1万吨,吨价同比+4%至3306元/吨,其中次高端及以上销量同比+18.9%提升至约250万吨,喜力品牌销量突破60万吨,公司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24年仍有望量价齐升。(2)速冻食品: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推动行业规范发展。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要求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并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我们认为相关标准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为行业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认可度,或将加速C端预制菜渗透率。建议关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下的龙头企业。

(3)休闲零食:量贩龙头开店扩张趋势不减,卫龙23年业绩稳健。由零食很忙集团发起的“万物生长·2024年度伙伴大会”活动于3月19日开幕,这是继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官宣战略合并后的首次“合体”,2024年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在7500家门店基础上将筹开6000家新店,量贩龙头开店扩张趋势不减,渠道红利仍有望延续。

本周卫龙美味发布2023年业绩,全年收入同比+5.2%至48.7亿元,毛利率同比+5.4pp至47.7%,经调整净利润同比+6.3%至9.7亿元。分产品看调味面制品收入受线下传统渠道流量下滑影响,同比-6.2%至25.5亿元,预计24年在全渠道策略下有望恢复增长;蔬菜制品同比+25.1%至21.2亿元,以魔芋为代表的蔬菜制品快速增长使得产品矩阵更为多元,进一步巩固市场龙头地位。建议关注公司24年新品及新渠道发展情况。

基建方向:

房地产:虽然春节前后需求端利好政策持续推出,但2024年1-2月地产基本面暂未出现显著改善。楼市的真实复苏是房地产板块行情出现的前提,期待在“金三银四”季节性回暖和需求端政策的不断加持下,楼市能够初步企稳,则土储质量优、投资强度稳定的优质房企有望实现销售情况改善。

基建:2024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广义基建投资增速8.95%,其中能源/水利/能源投资增速分别为25.3%/10.9%/0.4%,开工项目投资额累计同比减少41.1%,国际工程同比显著改善。整体来看,一方面,今年开年基建投资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增长,对经济支撑作用仍然显著,预计全年基建稳增长仍然是主基调;另一方面,开工项目投资额不及预期,新增

专项债规模下降,全年实现3.9万亿元专项债的目标面临较大挑战,基建投资增长可持续性还有待验证。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撑基建资金增长,基建投资有望保持低速增长。

顺周期方向:

3月先是美国2月高频经济数据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市场对于降息预期更加明朗,金价连续突破新高;而后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导致5-6月累计降息概率从74%回落至68%。虽然降息预期反复摇摆,但欧美央行利率政策切换已基本达成共识,降息仍是年内商品交易的主逻辑之一且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增加。在此基础上,商品基本面尤其是更为敏感的供应端若出现干扰,则更容易催化价格上涨。虽然目前铜铝下游需求尚未看到明显的恢复,但在铜矿紧缺的传导下,国内铜冶炼厂减产预期的持续积累推动沪铜创近两年新高;相较之下电解铝供应端则面临云南复产的压力,价格受到较为明显的抑制。

铜:铜矿供给矛盾开始传导,冶炼厂减产预期推升铜价

随着铜矿供应偏紧趋势延续,近期国内铜冶炼厂减产消息的发酵进一步推动铜价大幅上涨。作为判断铜矿供应松紧的重要指标,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已连续22周下滑至约15美元/吨的十余年来新低水平。据SMM数据,国内铜冶炼平均利润水平已自年初以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回收率收益和副产品收益后,实际亏损情况应好于此),故而冶炼厂减产预期逐渐形成。前期包括海外矿山停产在内的种种干扰促使市场预期供应放缓或提前催化,这也将成为今年支撑铜价的主导因素。而短期内需要关注需求端的支撑是否到位,尤其考虑到高位铜价或对需求形成进一步的抑制。

铝:云南地区复产预期待兑现,原料价格下行释放行业利润

短期内电解铝供应端面临的最大压力仍是云南地区的复产,目前西南地区的水库水位较充沛,市场对于本轮复产预期逐渐加强。SMM预计3月底或有部分企业出现少量启槽的情况,批量性复产仍或将在5月份左右开始。需求方面,目前虽然已进入需求旺季,但电解铝消费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型材及板带箔的开工相对乏力,开工率均处于往年较低水平。铝棒及铝锭库存尚未开始去化,仅累库幅度有所放缓。虽然电解铝基本面面临一定的压力,但行业利润在包括氧化铝和煤炭在内的主要原料价格下行的影响下有一定改善,目前行业平均利润已较上月末上涨约450元/吨至2,434元/吨。

黄金:短期金价新高附近调整巩固,降息周期下的上涨空间仍存美国2月部分经济数据表现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叠加纽约社区银行事件以及潜在的地缘因素扰动,金价连续上涨创新高。虽然上周公布的超预期通胀数据导致降息预期有所回落,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反弹,金价在冲高后开始震荡调整。随着美国降息周期的临近,全球主要国家利率下调也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在全球央行的持续购金的基本面支撑以及地缘冲突的避险需求推动下,我们对年内黄金价格仍保持乐观,金价仍具备上行空间。

四、2024 年第二季度投资策略

3月以来一系列政策加码落地。产业端自中央定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来,各部委及各地方围绕产业政策引导、 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向,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并落地执行。市场端则围绕市场准入、融资融券、金融机构监管等全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此背景下,3 月份市场对政策受益充分反应。结构上,表现占优的板块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下的中小创;行业则集中在TMT、汽车等板块。

展望二季度,产业配套政策全面有序落地,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加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及分红。当前权益市场进一 步回归基本面,结构方面一方面是利好于一季报业绩预期向好的上市企业,另一方面是红利策略(煤炭/银行/石油

石化),以及分红空间有望提升的企业及板块。

综上,短期来看,本轮反弹行情已经出现不少的获利盘,指数进一步向上打开空间的压力较大,随着主要增量资金的流入节奏放缓,市场转为震荡的概率较大。长期来看,A 股投融资端不平衡的问题正在逐渐改善,企业质量和盈利能力也逐渐市场化的背景下得到提升,企业分红回购意愿同步增强,A 股整体更具有市场活力,同时随着国家队持续买入 ETF 维稳市场,A 股长牛基础逐渐夯实。

操作层面,从主题投资活跃度和赚钱效应来看或已到阶段性高点,后续 4月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预计在 AI+产业渗透率尚处于 10%以下,相关核心标的难以兑现业绩,主题将大概率进入到热度降温的退潮阶段。建议配置由“成长进攻”逐步转向“价值防御”和“业绩成长”均衡:聚焦经济结构转型叠加“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受益方向,包括:电子、汽车、机械自动化、医药(创新药)及军工等,重点关注有主题催化的 TMT 及机械自动化方向,尤其是主题温度在上升的 Kimi、AI 手机、影视传媒、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

从机会上看,2024 年二季度我们以配置机会为主,交易机会为辅。交易机会仍以数字经济相关的 TMT 板块为重点,战略配置则以赛道类资产为主,电子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红利资产等。仅供参考。

0 阅读:0

新价值发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