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放假,纳税人在历史上好像从来没有过今天集体而统一的呼声:人们希望能增加假期,多出门走走看看世界,但是每次放假调休的消息一放出来,民众的脸上似乎都整整齐齐挂满着大写的哀怨。
不仅是调休导致的“放了等于没放”的休假体验,更是因为节假日期间尽管免了高速费用,可是各大景区却人山人海,国道高速大面积堵车,打车用餐长时间排队,住宿价格暴涨的“人从众”式旅游现象令人深感无奈。这般节假日出行的旅游体验,游客糟心不说,钱包更是遭罪。
明明知道每逢节假日期间,各大景区必被游客围堵得水泄不通,为何人们宁愿“被挤成饼”也要在节假日期间出去旅游?1、孩子:只有五一、元旦、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孩子才会放假,才能带着孩子出游,享受佳节庆典时亲子和睦温馨的家庭时光;2、请假难:工薪族们,加班是家常便饭,但要请个假去旅游,却仿佛难如登天。向单位开口要请假看病都有心理压力,更别说开请假去旅游的口了。除开病假、红白事、年假能请到假之外,几乎就剩下法定节假日,才有机会出门旅游;3、社交方面:有的人喜欢结伴旅游,但要想和同学、朋友、同事、自驾游车友等社交好友,一起约着时间出去采风,那么只有等到节假日期间,大家的时间才能统一到一块。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都时间自由,谁又愿意节假日出门体验扎堆式旅游,而不是避峰出行去享受一个人广阔无边的海滩落日、野马牦牛?
“景区体验糟糕”,关于国内旅游,这是近年来许多游客发声得不少的观点。其中,景观体验糟糕,不仅指景区门票、观光车费用、周边住宿餐饮等价格昂贵、性价比低,还包括一系列例如“在观光车上被赶进赶出仿佛被推上了流水线、人多只能匆匆拍照离去而不能深度停留接触景区的自然人文”等景区本身带给游客的游玩体验问题。至此,许多游客将旅游体验不佳的矛头指向国内景区、民宿等旅游商家。但思考良久之后,我发现,国内景区、民宿等旅游商家,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问题。比如,以“景区收费”来讲,试想,如果一个原始的自然风光地,没有被开发成景区进行保护,那么每天到来的3-5万游客人次,会将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旖旎田园践踏成什么样子?未来我们的子孙光临祖国的名胜古迹,是来看雪山、草原、湖泊,还是去看塑料成山的游客垃圾?
所以,景区存在的制度本身是合理的,我也不建议大家一昧地持“祖国大好河山凭什么被人围起来收费”的观念。前文已叙述,如果不围起来,游客一多,别说草皮踩秃,就是草种子都给踩绝种了,景区遭受的损坏势必更加得不偿失。景区的打造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栈道工程、员工工资、安全设施、营销宣传、日常维护等,费用不菲。向游客收取一定的景区管理费,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综上所言,景区收费,其实并没有什么错。但说到底,游客在乎的真不是景区收费太贵的问题,而是对景区门票所对应的性价比体验感到不满。一趟自驾游下来,5千、1万块都花了,也不至于一直揪着景区门票那几百块旅途开销而喋喋不休。但是,作为游客,如果我买门票进景区,花了这些钱,感受到的景区旅游体验,甚至没有我自驾游路上不进景区所感受到的旅游体验好,那么我花这几百块钱干嘛呢?
平心而论,国内网红景区,我几乎都去过,也与数十位民宿经营者坐下来认真讨论过当下旅游业的各种现象。抛开少数不诚信经营的商家来说,大部分旅游商家、景区,都在尽心尽力服务游客,各旅游行业者兢兢业业希望挣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入,而不是肆意涨价,视口碑烂大街而不顾。以“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景区为例,前几年游客最高峰期时,一天四五万人,游客光是等大巴车就要排队3-4小时。后来景区意识到问题,马上增派一百多辆大巴车,现在游客进景区最多排队30分钟。很多游客,只是看到了景区旺季时营收的红利,没有看到景区淡季时的惨淡。去年11月中旬我去稻城亚丁看秋季时金色杨林的层林尽染风光,进景区门口时,一个游客没有,一辆可以载客几十人的大巴车,就拉了我们3个人,成了我们的专车,其旅游淡季期间的营运亏损,通常被大家所忽视了。
想来想去,景区没错,至少大部分景区没什么大错,而游客只不过是抽出一年中那么十余天的法定节假日出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没有错。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游客进景区的旅游体验,却普遍不佳,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我能想到的原因,就是假期太集中所导致的旅游拥堵问题。每到五一、元旦、国庆等小长假,重庆洪崖洞、大理古城、长沙五一路步行街、北京长城等城市热门旅游地,游客多得密不透风;而一到暑期长假,318川藏线、独库公路、青甘大环线等热门自驾游公路上,又是排满了可怖的堵车长龙。
如此的假期安排下,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淡旺季的业务落差实在太过显著。无论是景区,还是民宿,大都逃不出“淡季亏损、旺季盈利”这市场经济规律的手掌心。最可怜的是节假日一窝蜂出行的游客们,可老遭罪了,一方面旅游体验一言难尽,另一方面消费支出更是有苦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