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具体厉害在哪?很多人没有说清,一统中华只是结果

烟斗来了 2024-09-10 14:02:49

提起“祖龙”政哥,后世清一色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一统九州山河,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重新将一盘散沙的华夏族凝聚了起来。开创了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更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给华夏族打出了一个大大的生存空间。

不要说“千古一帝”,就是用“万古一帝”来形容政哥亦不过分。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对秦始皇的能力产生质疑。有些人认为,始皇能一统天下都是因为祖宗基础打的好,他是历史车轮的幸运儿,一统华夏的摘瓜者,甚至还有人说:我上我也行!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一期,我们就秦始皇的个人能力客观的分析一下,看看他是否真的只是个幸运的摘瓜者。

秦始皇

秦始皇扫六合面对的挑战

秦王扫六合,何其雄哉!嬴政在统一战争中表现出的才华是举世公认的!

亲政之后,他用了七年的准备时间,于始皇十七年挥师东下,灭韩,灭赵,灭燕,灭楚......东周五百年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秦始皇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彻底终结了。

就像一场干净利索的拳击比赛,一拳KO一个,没给对手留下任何的喘息机会!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祖辈已经打好了基础,秦国发展到了政哥这一代已经足够的强,下令平推就行了,然而事实真有这么简单?

我们不能以“事后人”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的国际形势。嬴政接手王位时,秦国确实是天下第一,只不过这个“天下第一”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秦始皇的太爷爷,战国大魔王秦昭襄王打了几十年的仗,已经把国力给掏空了。尤其是在邯郸之战中,秦兵折损30万,被赵、魏、楚、韩联军逼回函谷关,沦丧了大片国土,多少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虽然说秦昭襄王时期,人屠白起曾消灭了列国大量的有生力量,比如长平之战一次性就坑杀了45万赵军,但秦军自己也损失过半,再加上邯郸之战的30万耗损,彼时的秦国,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总体量上而言,秦国和山东六国比谈不上什么优势。

另外,大家要明白的一点是,在战国时期,“天下第一”本就是个变数很大的概念,也不是光秦国当过天下第一!

李悝变法后的魏国,邹忌变法后的齐国都曾是强盛的大国!特别是是齐国,在吞并了膏腴之地宋国后,巅峰国力远超秦国。但它们都因为国君操控不当,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可以说,这“天下第一”不好当,一着不慎也是满盘皆输的风险!

公认的最猛秦王秦昭襄王折腾了一辈子,也没能灭掉一个国家,最后只能拿小小的东周泄愤,饮恨离世。他的继任者秦孝文王继位了三天,秦庄襄王继位了三年,偌大的一个秦国就交到了13岁的嬴政的手里,危机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国的新君不能力挽狂澜,做的比秦昭襄王还优秀,极有可能会步“五国伐齐”的后尘,从天下第一直接沦为二流小国,甚至亡国亦有可能。

群雄环伺下,烽火连天,国界线每天都在变,秦国在休养生息,列国也在快速的恢复中,波诡云谲,呼吸的空气里都渗透着阴谋和危机,这才是真正的战国底色!

年轻的嬴政所面对的挑战,比秦昭襄王晚年还要严峻,还要复杂!

然而,政哥亲政后只用了七年的准备时间,就以泰山压顶之势十年内荡平了六国!你能说他的才智不出众么?能力不惊人么?

嬴政的太爷爷为了拿下邯郸,恨不得拼光家底也未能如愿,而嬴政却轻松的搞定赵国,你还不觉得嬴政猛的有些离谱吗?

可以说,嬴政在战略和计谋方面的智慧,几乎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人!

不仅如此,他更像是一个历史的bug,融汇了战国近300年来几乎所有明君的优点!

嬴政扫六合的自身优势

在战国残酷的乱世中,诚然有谋臣名将之间的较量,但最能决定国家兴衰的,还是君主水平的高低。

纵观战国史,齐国出了三个明君,魏国出了一个,燕国出了一个,赵国出了一个,楚国出了四个,秦国出了六个。

在秦国的六代明君里,扛鼎的嬴荡在位4年,还有在位三天的孝文王以及在位三年的庄襄王时间都比较短,主要发挥作用的还是其他三位明君。

这七国的明君特点不一,专长不同,同时也有各自的缺点,而嬴政几乎囊括了所有明君的优点,还补齐了他们的短板,简直就是历史中的异数!

他似乎就是专门为终结六国乱世而生的!

我们挑选三位最具有代表性的明君和嬴政进行一番比较,大家就可见一斑。

先说大魏国的开国明君魏文侯。

这魏文侯可了不得,后代的史学家们一提起他,尽是赞美之词。

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他重用李悝,率先完成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让魏国最早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

后世的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都是在魏国李悝变法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说来魏文侯最大的长处就是求贤若渴,尊重贤人,而且能听的进去别人的意见,正因为如此,李悝变法才能顺利的在魏国完成。

他的这些优点嬴政全具备,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魏文侯是尊重有贤名的士人,而嬴政是只要有用的人,他统统都尊重。

比如姚贾,父亲是看城门的,姚贾自己还当过小偷,这等出身在战国时期是相当让人看不起的,连韩非子也以此为据在嬴政面前说他的坏话。

然而嬴政非但没有疏远他,还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和赏识。当姚贾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嬴政竟“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这种待遇,有秦一代都不多见。

姚贾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李斯、茅焦、顿弱、尉缭、王翦这些人了。

难能可贵的是,嬴政不但尊重能人,而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死要面子,这在绝大多数君王中是极其罕见的!

比如王翦说攻打楚国需要60万大军,嬴政一开始不听,遭致惨败,而后立刻亲自上门向王翦认错,放手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王翦。

除此以外,魏文侯的缺点,在嬴政身上却没有。

魏文侯礼贤下士,也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但他有个缺点,就是得到了不珍惜。

贤士不受魏文侯笼络的时候,魏文侯对他们恭恭敬敬,可一旦贤士接受了爵禄,进入了魏国朝廷,魏文侯的态度就会大为改变,对他们不再礼遇。

就像他对翟璜所说:“你想当官,我给了你相位,你想要爵禄,我让你当了上卿,你既然已接受了爵禄却还要让我礼敬你,这恐怕很难吧?”

在魏文侯的眼里,招揽人才,不过是项交易。人才接受爵禄以后,无论他贡献再大,在管理者眼中都是投资者应有的回报。

接受了爵禄就相当于卖身给了魏国,正因为有这种理念,才会出现魏文侯怠慢翟璜,魏武侯怀疑吴起,魏惠王无视商鞅和孙膑的事。

这也造成了魏国后来成了人才流失最大的国家!

而类似的情况,在嬴政身上不存在。

比如李斯,在秦国已经一统天下,嬴政功成名就之时,对李斯依旧十分的礼遇,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斯的儿子,结为亲家。而嬴政统治37年,也从未杀过一个功臣,足见他的待人之诚。

我们再看一下赵国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天生的“离经叛道”者,实干家,他打破偏见,胡服骑射,开疆拓土,灭中山,横扫北方夷狄,探索地图几乎绕到了秦国的北方。

原本秦国仰仗着函谷关这个Bug,以为只要守住函谷关就能万事无虞,进可攻,退可守,却没成想被赵武灵王找到了致命的地缘漏洞。

不夸张的讲,如果赵国不出现内乱,赵武灵王再主政十年,赵国想灭掉秦国亦非不可能!

然而,赵武灵王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他英雄难过美人关,因为宠爱大臣吴广的女儿吴娃,废长立幼,最后惹的赵国内部一地鸡毛,自己也在沙丘被困三个月,活活饿死,下场和齐桓公一样。

再反观嬴政,嬴政和赵武灵王一样优秀,开疆拓土就不用说了,在实干这方面,政哥也是“离经叛道”,从不在乎世俗人的眼光。

韩国的间谍郑国疲秦之计败露后,举国震怒!嬴政却照样重用他,完成了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变坏事为好事,保证了秦国的粮食供给源源不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等胸襟和气魄,不要说是在战国时期,纵观中国史册都少见!

对于美色这方面,从来都不是羁绊嬴政的问题,嬴政和韩非子的观点高度一致,后宫乱政是君王最要提防的存在,所以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立皇后。

再来说说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这是战国时期公认的最强秦王,在位56年,所谓奋六世之余烈,一多半都是在说他。

秦昭襄王弱楚,弱齐,弱赵,打的魏韩跪地求饶,楚国迁都割地,赵国举国挂白,青壮男子尽丧。使得秦国自惠王后,一跃成为了真正的第一强国。

但秦昭襄王在位56年,几乎有40年的时间都是做傀儡。国政全被宣太后芈八子还有楚系四贵把持着,他用了40年的时间才真正的获得了实权。

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政,不到十年就迅速的拿回了实权,除掉了嫪毐,驱赶了吕不韦,囚禁了赵姬,这等手腕和智谋,要比他太爷爷昭襄王强的多。

关键的是,彼时的嬴政还只是个少年!

另外,秦昭襄王受人蛊惑,没有听从白起的建议,趁热打铁的灭掉赵国,最后又气急败坏,在错过时机后不顾一切的攻打邯郸,使秦国国力大损,可谓晚年的一大败笔。

再看嬴政,从来不受任何的蛊惑,对下属高度信任。

王翦率领60万大军在秦楚边境逗留了一年,每天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嬴政照单全收,丝毫不忌惮怀疑王翦。终于让他抓住机会,一举消灭了楚国的主力,完成了灭六国最关键的一步!

除了这三位雄主外,嬴政既有燕昭襄王的坚毅和果断,又比他想的更周到。既有齐宣王的虚怀若谷,又比他更明智;既有齐威王的励精图治,表现的又比他更有心机。

至于楚国的四位明君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以及楚威王,虽也声威赫赫,但和嬴政和他太爷爷昭襄王嬴稷相比,则是要黯淡了许多。

所以,说嬴政是战国时期明君的集大成者,可谓实至名归。

而嬴政之所以会给人一种“摘瓜者”的错觉,是因为他太猛了!猛到给人一种,似乎扫六合也‘很简单’的误判!就像一个学霸,没做思考就刷完一道难题,总会给人一种这道题其实也不难的错觉!

然而,一统天下还不是嬴政最牛的地方,他眼光,他的格局,是千秋万代,是星辰大海!

至于秦朝的二世而亡有很复杂的原因,掩盖了嬴政太多的光芒。

2 阅读:149

烟斗来了

简介:有趣的灵魂,性感的科普,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