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谜】:晋阳起兵的真正推手到底是谁?

北雁寄南书 2024-07-22 08:58:38

公元617年,华夏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事,那就是李渊与其子嗣在晋阳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这场改天换地的壮举,汇聚了一群了不得的人物,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大唐开国的名臣良将。裴寂、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刘文静、唐俭、柴绍、刘政会、温大雅、武士彟……这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大唐的夜空。

他们,是晋阳起兵的中坚力量,是策划、推动和实施起义的关键人物。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使得这场起义得以成功,使得大唐王朝如同一颗新星,在历史的长河中冉冉升起。然而,尽管他们的贡献不可磨灭,但在这场大戏中,他们终究只是配角。

而这场戏的主角,自然非李渊父子莫属。但问题来了,究竟是谁才是这次起兵的策划者?谁才是这场历史大戏的灵魂?谁又是开创大唐三百年基业的关键人物?

是李渊还是李世民?

历代的正史,无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众口一词地将这一荣誉归于李世民。他们认为,是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一同策划了这场起义,是他劝李渊举义兵,是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大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是,历史的真相是否就如这些史书所描述的那样呢?或许,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细微线索,去探寻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相往往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而我们,作为后来者,有责任去拂去这些尘埃,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新审视那些被官方正史所记载的故事,探索那些可能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据《唐书》和《资治通鉴》所载,李世民与李渊在晋阳起兵前夕的行动,无疑是一段传奇。李世民随父亲李渊抵达太原,他的目光如炬,心思如海,结交了众多江湖豪杰。《旧唐书》中说他“潜图义举”,他折节下士,推财养客,使得群盗大侠皆愿为其效死力。《资治通鉴》更是赞扬他“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在隋室动荡之际,他已有了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深得人心。

长孙顺德与刘弘基,这两位后来的大唐名臣,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李世民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孙顺德,长孙晟的族弟,刘弘基,隋宫廷的宿卫军官,他们因逃避辽东兵役,亡命至太原,投靠了李渊,与李世民结为生死之交。在募集义兵时,他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文静和裴寂,这两位后来成为李世民心腹的谋士,也在这个时候加入了他的行列。刘文静,晋阳令,裴寂,晋阳宫监,两人因职务上的交往而结为好友。他们目睹了天下的混乱,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常常相对叹息。裴寂曾感叹:“贫贱如此,又逢离乱,将何以自存?”刘文静虽未明言,但心中早已对李世民倾慕有加,他趁机游说裴寂:“李世民非寻常之人,其胸襟豁达类似汉高祖,天纵神武如同魏武帝,虽然年少,却是命世之才!”他暗示裴寂与他一同依附李世民,但裴寂对此却持保留态度。

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有姻亲关系而获罪,被囚禁于郡狱。正当他对未来感到茫然时,李世民却亲自来到狱中探望他。刘文静喜出望外,立即向李世民试探:“天下大乱,非汉高祖、光武帝之才华者,不可平定四海!”李世民笑着回应:“先生怎么知道没有?只是常人不知道罢了。我之所以来看你,并不是像小儿女那样注重个人感情,而是来和先生图谋天下大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刘文静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他向李世民展示了自己的见解:“如今主上南巡江准,李密围逼东都,天下群盗多如牛毛。值此之际,若有真命之主应天顺人、振臂一呼,取天下则易如反掌。今太原百姓为避战乱,皆人晋阳,文静为晋阳令数年,知其中豪杰之士众多,一朝啸聚,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亦有数万,一声令下,谁敢不从?进而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帝业可成!”李世民听后朗声大笑:“君言正合我意。”

于是,李世民与刘文静开始积极部署,准备起事。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渊又在做什么呢?他是否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着准备?或是在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那些被岁月磨平的石碑之后或史书的背面。正史的记载,有时也不过是胜利者的自述。《资治通鉴》中所谓的“渊不之知也”,是否真是李渊无知,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深义?

在正史中,李世民被描写为心思深沉如海,智慧和胆识无双,他在晋阳悄然布局。更是故意和裴寂的交往,以通过裴寂影响李渊。他日日与裴寂交游,不惜用重金贿赂,让裴寂在赌博中屡战屡胜,以此赢得裴寂的信任和好感。当裴寂慢慢陷入其中之时,李世民却悄然将他的起兵计划透露给了裴寂,并请他助一臂之力。

而裴寂,也沦为了权力游戏中的棋子,不得不点头答应李世民的要求。他与李世民的计谋,很快就付诸行动。裴寂开始频繁地邀请李渊饮酒作乐,酒酣耳热之际,又送上美女相伴。李渊在这种温柔乡中,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就在李渊沉醉于这片刻的欢愉时,裴寂却轻声向李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二郎暗中蓄养兵马,欲举义旗,恐大事泄露被诛,所以让我以晋阳宫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计。如今众人心意已决,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渊听闻此言,顿时冷汗淋漓。他这才意识到,与他共度良宵的,竟然是皇帝杨广的女人!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他的儿子和老友,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来逼迫他。李渊愣了许久,最终无奈地说:“吾儿既有此谋,事已至此,为之奈何?只好从他了。”

然而,李渊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犹豫。他虽然一只脚踏上了“贼船”,但内心的挣扎和不安,让他在几天后又将脚缩了回去。他的内心,如同被狂风暴雨侵袭的孤舟,摇摆不定。

不久,东突厥的入侵,再次将李渊推向了风口浪尖。隋炀帝杨广的怒火,如同天边的惊雷,让李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李世民见状,终于决定亲自出马,他对李渊说:“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父亲若再拘守小节,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危亡无日啊!不如顺民心举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李渊听后,震惊不已,他愤怒地对李世民说:“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现在就告发你。”然而,当李世民坚定地表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时,李渊的心软了。他将笔一扔,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呢?你要慎重,别再说这种话了。”

但李世民并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李渊面前,坚持说:“今盗贼日繁,遍布天下,父亲受诏讨贼,贼能讨得完吗?到最后还要承担讨贼不力的罪名。而且世人纷传李氏当应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一朝族灭。退一步说,即便父亲能将盗贼尽皆剿灭,自古功高不赏,届时危险更大!只有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乃万全之策,愿父亲勿疑!”

李渊在儿子的坚持和现实的逼迫下,终于做出了决定。他长叹一声,说:“我昨天一整夜都在想你说的话,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今日不管是家破人亡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一切都由你了。”

在正史的描述中,这一刻,李渊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听天由命的悲凉。他的儿子,李世民,却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和勇气。为一个家族的做出了抉择,也为一个时代做出了抉择。

而后,隋炀帝的使者来到太原,准备将李渊和王仁恭一同押赴江都,以问罪名。李渊闻讯,顿时惊慌失措,如同受惊的鹿,不知所从。

此时,李世民与裴寂等人再次挺身而出,向李渊进言:“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偏将副手战场失利,竟然也要归罪明公。危亡已经迫在眉睫,宜早定计。况且晋阳兵强马壮,行宫中又蓄积金钱、布帛巨万,以此举事,何患不成?今留守长安的代王幼弱,明公若击鼓向西,据有长安如同探囊取物,何必被区区一个朝廷使者囚禁,坐以待毙呢?”

李渊终于动摇了,开始暗中部署,准备起兵。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江都的天子使臣再次到来,宣诏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战败之罪,并且让他们官复原职。赦令一下,李渊立刻反悔,矢口不提举义之事。

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催促李渊起兵。如鹰扬府司马许世绪、行军司铠武士彟、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其弟唐俭等等。然而,尽管众人磨破了嘴皮,李渊还是迟迟不动,如同一尊石像,沉默而固执。

刘文静忍无可忍,向裴寂施压:“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你为何不快点劝唐公起兵,怎能一再借故拖延呢?再说了,你身为宫监,却以宫女私侍他人,你一个人死就算了,何必拖累唐公?”裴寂被触到痛处,心中一惊,是啊,若李渊不起事,晋阳宫女之事一旦泄露,他裴寂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此后,裴寂天天追着李渊,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终于把李渊彻底说服了。李渊随后让刘文静假造敕书,以朝廷准备四征高丽为名,命令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全部要应征人伍,借此扩大武装力量,准备起兵。

这就是历代正史所记载的关于晋阳起兵的起因和内幕。在这里,李渊被描绘成一个平庸、怯儒、胸无大志、多疑反复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则被塑造成一个目光远大、足智多谋、意志坚定的领袖,表现出了一种远远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在此,李世民毋庸置疑地成了晋阳起兵的“首谋之人”,而李渊一开始就被蒙在鼓里,后来迫不得已卷入了这个事件,几乎是被人用绑架的手段弄上了这条起兵叛隋的“贼船”,自始至终都表现得碌碌无能而且万般无奈。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在那些被笔墨掩盖的角落,是否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人性和更为曲折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史书的笔触之后,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