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中,最悲凉的一首,起始两句,写尽人生愁苦

槐序文史 2024-05-26 18:26:48

01.

我们常说,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

但如果一个人经历的都是生死呢?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开始推行新政,因此梅尧臣从湖州税监任被召入京,乘船行至高邮三沟,妻子谢氏不幸病故,因此梅尧臣《作悼亡诗》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17年的夫妻缘分,到这里就走到了终点,这给了梅尧臣很大的打击。然而祸不单行,刚到京城不久,次子“十十”也不幸夭折,梅尧臣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书哀》诗: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老天爷刚刚夺走我的爱妻,如今又夺走我的儿子,两眼虽然还没有哭干,但是这颗心已经枯如死灰;雨滴掉下来落入土里,珍珠沉落埋入海底,但是海珠可寻,雨滴入土仍可挖掘,唯有九泉之下的人,一转身就成了永远,再也无法相见;我悲痛地捶着胸膛,可又能向谁发问,只看见镜中的自己,憔悴得像鬼一样。

寥寥几句诗,写尽人生聚散离别,但实际上不久前,梅尧臣才刚刚经历丧女之痛,小女“称称”因染病,不幸早夭。

所以上天并不总是公平,刚入不惑之年的梅尧臣,遇见的都是让自己困惑之事。

02.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陶者》是梅尧臣笔下最著名的一首诗,深具讽刺意味。在诗坛,梅尧臣有“宋诗开山祖师”之誉,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才,连欧阳修都自叹不如: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司马光更是评价: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他年知不朽。

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圣俞”为梅尧臣的字,世称“宛陵先生”,他出身宣州梅氏,高祖梅远曾被宁国军节度使王茂章辟为宣城掾,因此定居宣城。

梅尧臣的父亲梅让官至太子中舍人,叔父为给事中梅询,所以梅尧臣属于官二代。但梅尧臣早年丧父,家境贫寒,16岁参加乡试未被录取,因无力再攻读,就随叔父一起宦游。

成年以后,梅尧臣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隶属太常寺,负责宗庙礼仪。后来转官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一直为下僚。

在洛阳任职期间,梅尧臣得西京留守钱惟演赏识,结成忘年交。同时,梅尧臣还与尹洙、苏舜钦等人交好,共同参与并推动了“古文运动”。

欧阳修回朝后,对梅尧臣多有举荐,曾任建德、襄城两城知县,后转监湖州税。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先后被贬出朝,梅尧臣因赋诗支持新政,也遭到了排挤,出任忠武军、镇安军节度判官。

公元1051年,50岁的梅尧臣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以太常博士之职担任献官。

虽然此时的梅尧臣颇受赏识,但他为官清廉,几乎不与朝中权贵往来,就连欧阳修的门他也很少登,都是欧阳修主动来拜访他。

因此,梅尧臣留一时清名,笔下的诗也多关心民生、时政。比如西夏犯边时,朝廷征兵,当时正遇夏季水患,梅尧臣见到百姓惨状后,愤而写下了《汝坟贫女》: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此诗颇有杜诗风范,因此诗成之后曾轰动一时,朝臣交口称赞。

03.

公元1053年,梅尧臣嫡母束氏故去,因此他归乡丁忧,闲居宣城期间曾苦学医术,免费为乡邻看病,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1056年,梅尧臣守孝期满,欧阳修、赵概向朝廷上表,荐其为屯田员外郎,充任《唐书》编修官及国子监直讲。同一年,欧阳修任当年进士科主考官,梅尧臣担任副手。

苏东坡那篇著名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正是梅尧臣发掘的,因拿不准策论中的典故,遂向欧阳修请教,可欧阳修也不知道出处,但看文笔,颇似欧阳修门生曾巩之风,所以为了避嫌就判了第二名。

恰巧,那年科举考试得第一名的,正是曾巩。

公元1057年,梅尧臣因“郊祀”加恩,晋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升官后不久,宋仁宗钦点,命梅尧臣与欧阳修、宋祁等人一起修撰《新唐书》。

三年后,《新唐书》修撰完成,但还没来得及表进,京城就爆发了疫病,梅尧臣不幸感染,于1060年5月27日离世,终年59岁。

《新唐书》属“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仁宗为了表彰梅尧臣的功绩,特封他的大儿子梅增为闽清县尉,追赠其父为职方郎中,其母封仙游县太君,妻子谢氏封南阳县君。

欧阳修评梅尧臣: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

在诗坛,梅尧臣享誉盛名,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与苏舜钦齐名,合称“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并称“欧梅”。

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梅尧臣曾在建德县为官五年,政绩突出,深得百姓拥戴,因此他故去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特意把建德改名为“梅城”,并延续至今。

南宋嘉定时,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建有“梅公亭”,历代五建五修,于“文革”时被毁,今仅存遗址,为东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阅读:784
评论列表
  • 2024-08-02 18:37

    [点赞]

  • 2024-09-11 12:58

    梅官进京赴职,是用妻子二人性命换来的。这就是著名的“猴爪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