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推光绪继位,得到了权力却毁掉了祖宗基业

峯言峯语 2024-05-30 16:05:34

文/峯言峯语

在清朝风雨飘摇的1871年8月12日半夜,在北京城一座深宅大院里伴随着嘹亮的哭声,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名叫爱新觉罗.载湉。

四年后的寒冬中,正值青年的同治皇帝载淳在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去世。由于载淳并无子嗣,因此围绕皇帝大位谁来继承的问题,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波诡云谲宫廷风波。

当时朝堂三大实权人物各自怀揣不同的心思。恭亲王奕䜣主张立作为同治皇帝的子侄辈溥伦为帝,两宫太后均认为要立同治皇帝的兄弟辈为皇帝。

只不过慈安太后认为应该叫同治皇帝的堂弟、奕䜣的儿子载澂接班,但慈禧太后则要求由载淳的另外一个堂侄、奕譞的儿子载湉承继帝位。

之所以两宫太后统一要立同治皇帝的兄弟辈继承皇位,这是因为清朝有成例,只有皇太后可以垂帘听政,而太皇太后则没有这种权力。

当时载澂年已十七,继位即是即亲政,而载湉当时还不到四岁,登基之后自然需要人辅政。何况载湉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说慈禧又是载湉的婶母又是姨妈,她就是朝堂上载湉最亲的人控制起来比较方便。

奕譞对慈禧太后的为人和手段素来了解,并且十分忌惮。他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儿子一生做个傀儡。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在慈禧太后的强势干预下,载湉还是硬生生被扶上皇帝的宝座。当慈禧太后宣布载湉继承皇位的时候,奕譞当时便“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1875年2月25日,载湉在紫禁城登基称帝,年号“光绪”,慈禧太后也如愿以偿再度垂帘听政。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1886年,光绪皇帝已经十五岁,也已成年,按清朝成例,慈禧太后该撤帘归政,由皇帝亲政。慈禧太后迫于祖宗成法,不得不宣布于次年归政,还煞有介事地令钦天监选择皇上“亲政”的“黄道吉日”。

但是她心里依然想要继续垂帘听政,因此暗示朝中大臣上书反对归政。一时间,歌颂慈禧太后“盛德”,恳求她“俯顺”民情,继续主持朝政的上奏象雪片似地飞进朝堂之上,醇亲王更是生怕得罪太后,再三“吁请”缓期归政,说皇帝年轻,尚缺乏治国经验,亟须太后教导,再“训政”数年,使遇事“有所禀承”。接着慈禧太后便打着“顺从民意”的幌子,装腔作势地表示“勉从之”,由“听政”改为“训政”,继续当实际上的女皇帝。

所谓“训政”,就是由以前的由太后决断一切改为为一切事物请奏太后之后再面呈皇帝御前,与垂帘听政没有根本的区别,不过是在形式上稍作改变而已。

转眼三年又过去,1889年的光绪皇帝已经19岁,该“成家立业”了,慈禧太后如果继续“训政”,显然有违“祖宗家法”了。

不愿退出政坛的慈禧太后,在这关键时刻耍了一个花招,给皇帝一个“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内侄女——桂祥的女儿指婚嫁给光绪皇帝作皇后。这么一来,光绪皇帝就不但是她的侄子、外甥,而且是她的内侄女婿。

在光绪帝大婚后五天,3月4日,慈禧太后才正式“归政”,让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其实所谓“归政”,只是意味着慈禧太后处理政务程序的改变,改为先由皇帝过目,再请“懿旨”定夺,政权仍然牢固地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对于光绪皇帝来说,如果以前完全是受人摆布的傀儡的话,那么现在他可是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了。一些正直的大臣也认为,光绪皇帝既然亲政,就应该行使皇权,做个真正的皇帝。因此在光绪皇帝周围很自然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和慈禧太后集团相矛盾的势力派别,这就是帝党。

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围绕清朝的最高统治权力进行着越来越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在甲午战争时期是一个高潮,而到戊戌变法的时候则达于白热化。

当权的后党集团,在甲午战争中一味主和;而不掌实权的帝党集团,则企图通过战争侥幸取胜,一改无权地位,他们是甲午战中的主战派。虽然在日军的高压下,两派最后都投降了侵略者,但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就此止息。

到1898年的时候,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公然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批爱国志士联合起来,向后党集团发动了新的进政,掀起了目的在于变革中国现实、使中国得以富强的维新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

但是,保守的后党集团,为了维持现状,保住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凭借长期经营的强大实力,向帝党和维新派发动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猛烈攻击,用铁血手段摧毁了为时不过103天的变法运动。

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国内外宣布“在便殿办事”,又一次垂帘听政;同时连续三天审讯光绪皇帝,吓得他“魂飞齿震,竟不知所对”。他跟着就被囚禁于瀛台孤岛,与世隔绝。

康有为、梁启超等被迫逃跑脱险,但谭嗣同、康广仁等六君子却为变法事业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到这个时候,“颇想有所作为”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从朝堂上消声匿迹,而心狠手毒的慈禧太后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专横跋扈,丧心病狂地拍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0年之后,1908年11月14日终于病逝囚所。仅仅一天之后,慈禧太后也呜呼归阴。这时间相隔之近,难免让人对光绪皇帝的死因产生联想。百年来,对慈禧怕自己死后遭到清算而提前害死光绪皇帝的传言从未断绝。

一百多年后的2008年,清史专家经过多年的考证,也算印证了这种猜想。光绪帝遗骸及衣物中砷含量爆表,可以认定光绪死于急性砷中毒。而从现实角度考虑,慈禧正是杀害他的最大嫌疑人。

光绪皇帝企图改变中国境况的思想和实践,表明他是有清一代唯一具有资本主义进步倾向的开明皇帝;而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则只能说明她是一个典型的权势狂,清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卖国贼。

0 阅读:21

峯言峯语

简介:天文地理,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