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读一年制的硕,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同样是一年的时间,其实很看学生本人是如何支配的,有的学生性子慢,比较佛系,基本学习,旅游,散心为主了。留学时光最是美好,是他们人生美妙的经历之一。
也有些学生,对自己比较狠,心中有所执,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留学就是个机会,本身出来就是要换个环境。大感在国内没什么机会。所以能吃亏,也能放低姿态。这类学生也是有的,当然这类学生也是留英主力之一。
还有些学生目标感更强,也不执着留这边,家里底子好,资源多,回国机会多,就是纯粹的刷学校学历为主的。镀个金,回国,包装下自己。这类也是有的。
不管你是哪类人,整体来说,来英国后,以下几件事其实都是不少学生最遗憾没干过的。
一、没有在留学的过程中顺便把单脱了!
留学的过程中,其实最应该珍惜的是你身边的校友资源,你们大多家庭条件应该是登对的。咱也不说未来要通过对方跨越阶层,主要是维护好自己的阶层会最好。
在留学过程中,如果能提前锁定好你的另一半,其实大大的值回票价了。毕竟主流留学圈,英美澳加,能出去的,家里基础不会太差,留学生本人也是智商,学历,能力在线的。
为什么这么说?
留学生本身就具备勇的能力,大多都有那种走出当下环境,尝试破局的那种野心的。这种破开自己舒适圈的能力,在当下这个环境里面还是很重要的。就不能在舒适圈长期待着。
除了勇的能力,留学生得多门语言能力吧?甚至有的要去考gre或gmat吧?这类考试都能脱颖而出,其实已经跑赢国内很多人了。证书这个东西,看似是一张纸,其实是筛选你就业机会的一些入场券。
在说家庭条件,能出国的,基本家里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认知都是到位的。这种家庭往往重视教育,以及传承。视野窄的那波,也就不逼孩子,就真的守着钢筋混凝土的继续过着那乏味重复的生活了。
其实这几层东西层层叠加起来,才是当下相亲市场除了家庭实力会额外加分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富裕家庭,是很在乎后代智商的,留学生在这个环节里面上大分了。
而校园里面,其实男女关系还相对简单,毕竟都比较单纯,带有滤镜,你毕业回国后,会发现,大家既赤裸,又现实。你想在就业之后再找一个登对的资源,既难,奇葩又多。而且多是你要么看不上,要么别人看不上你。外加就业后,要上班,社交圈子着实狭窄。好的早就被挑走,剩下的就各有各的独特审美。真的会挺难的。
二、没有沉浸式的去找个实习或工作!
其实留学生所能接触的东西,都相对太单一了。还没机会去触摸社会的法则和真相。对很多事情和看法都过于的学生思维。导致毕业后,很难转变这层思维。
其实在学校期间,你得有意识的去剔除这层学生思维。早点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人,早点去就业,体会到求职的不易,搞钱的艰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越快有这层认知的转变,未来追逐风口,找寻机会的能力就越强。这点无论是婚姻,创业,混圈子这三个杠杆能力都一样适用。
我个人正常来说,是不建议学生去打低端工的,比如餐厅打工,咖啡店,快餐这种。这类简单且重复的工作真的不适合留学生,除非真的没什么好的路可以走,手头比较拮据。正常来说,建议留学生周末去打那种销售性质的工作。各行各业的都可以,住宿的,房源的,二手车的,二手家具的,卖场的,卖红酒的,甚至直播卖货的都可以去兼职。而且要沉浸式的去融入这个角色中去。
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各方面能力都在迅速增强,和人打交道的能力,销售的能力,成交的能力,话术,面皮,对这个行业最前端的理解,这个项目能不能搞到钱。你大概率都有数了。其实说实话,很多学生回国,未来干的基本也都是偏销售性质的活。毕竟留学的终局就是销售。你干金融的,卖这个那个加了背书的产品,不一样也是这个性质吗?我们做中介的,别人搞直播带货的,有些玩知识付费的。其实来来回回,还是在卖产品。
甚至你如果能把自己当成产品去卖,去营销,把自己打造成爆款产品。了解里面的流量逻辑,用户思维,产品,供应链等等分发渠道。你就业实习的时候,真的,话筒给你,你来讲就好了。其实求职就业,就是需要你比别人多一点你对某个东西的细节体会。你就可能胜出了。
所以,在学校期间,不要觉得就不能去兼职打工了,尽可能的去,多去碰壁也是好的,都是你人生中的经历。这种经历,就是你之后的阅历,以及会逐渐升级成你对这个行业这个事情的认知。
总了个结:今天就聊到这个,说实话,不站在一个中介的视野,只是站在留学生家长角度,或留学生本人角度。或国内大部分面临考验保研学生的角度。如果你有机会出去,尽量出去。
人是环境的产物,你在这个地方自觉没机会了,就换个服务区,去找到你的机会。去遭遇到更好的人,遭遇更优秀的人。被他们影响,从而学会他们1-2个很核心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终局,一个人影响另外一个人的过程。
留学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重来不是你叠加了多少专业知识,这个东西说真的没用,信息迭代这么快,知识也一样,你搞计算机的,也怕被迭代,你得持续升级才行。但对应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快速挖掘这个事情本质的能力,都是你需要快速去学会并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