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德国汽车供应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中国供应商的迅速崛起,德国供应商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其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这一趋势给德国汽车产业敲响了警钟,促使其思考如何应对这场生存危机。
一、德国汽车供应商面临的困境德国汽车供应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从 2020 年以来持续下降,去年仅占据 25% 的份额,而中国供应商同期的全球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近 10%。这表明德国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正在减弱。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平均增长了 8%,而供应商的销售额仅增长了 3%。这显示出德国汽车供应商在市场增长方面落后于汽车制造商,未能充分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
对电动汽车调整迟缓:德国汽车供应商对电动汽车的调整迟缓且过于谨慎,未能及时跟上行业转型的步伐。汽车行业的转型正在以非线性且难以预测的周期进行,而供应商在新市场的动态中苦苦挣扎,对电动汽车市场的反应不够迅速。
创新能力不足:德国供应商增加了研发支出,但在关键创新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弱,关键的创新来自亚洲。他们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未能像过去一样推出推动市场发展的创新产品。
过于谨慎的投资策略:德国供应商在扩展和扩大新技术方面表现得过于谨慎,回避创业风险。相比之下,中国竞争对手在过去 6 年里的投资增加了 300% 以上,为明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汽车供应商困境的原因分析德国汽车供应商过于依赖僵化的、线性产量规划,未能充分考虑产品平台和规模化,也没有更加专注于为市场带来更大的产量。这种传统的规划方式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在创新方面未能将其与想象中的客户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往往只进行市场分析,了解客户明天想要什么,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客户后天及以后的需求上。汽车行业的结构变化不是线性的,而是 “制动周期和加速阶段” 交替进行。这使得德国汽车供应商几十年来经过测试和验证的前提不再有效,其微妙平衡的体系正在动摇。
三、德国汽车供应商该怎么办?
现在德国企业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大概有下面的办法德国供应商必须承担有针对性的创业风险,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应该有兴趣支持国内供应商行业作为创新和领跑者。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可扩展的创新,为个人交通的 3 级自动驾驶等未来技术的成功奠定基础。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他们需要与汽车制造商建立 “战略优先投资和新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恢复曾经非常成功的合作模式,提高息税前利润率,为共同的未来做好准备。德国供应商必须从进化模式转向创新模式,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这需要他们愿意重新调整以前的价值创造,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挖掘内燃机业务的剩余潜力,并持续投资于未来技术。整个德国汽车行业,尤其是其供应商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战略敏捷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他们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德国汽车供应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并非没有机会。通过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重振合作模式、转向创新模式和提高战略敏捷性,他们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崛起,继续为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