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泾川县组织乡村工匠培训训班一行30人,走进崆峒镇蒋家沟刘泉泥塑工作基地体验园开展观摩、学习、交流活动。
有陇山“旱码头”之称的平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经历数百年之后,积淀了很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为种种原因,许多非遗都濒临失传。为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文旅局将这些资源全部整合起来,于2022年5月19日合力打造了一条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街巷,通过将这些传统文化串联起来,深入讲述平凉故事,非遗文化魅力更好的加以保护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乡村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中国乡村 社会传统的文化特征,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社会情趣,包含 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
在平凉市崆峒区蒋家沟村,村民刘泉泥塑工作基地里摆放了长十余米、宽约2米有余的“脊兽版”兵马俑塑像群,有仙人有神兽,整齐列阵,气势磅礴。
刘泉出生在泥塑(脊兽制作)世家,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传人,他从小喜欢这一行,坚持制作泥塑、脊兽40余年,该项技艺已申请非遗。
40余年来,刘泉执着坚守,练就了精湛的泥塑工艺手艺。如今,他是崆峒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首届“崆峒工匠”;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平凉市脊兽制作、泥塑非遗项目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编辑:张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