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示的汉晋时期角弓。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吉林渤海贞孝公主墓壁画中的弓箭形象。
▲青海郭里木墓地出土的吐蕃棺板画复原图。
弓箭发明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并由狩猎工具逐步发展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武器。中国的弓箭制作与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后期,习射之风已在神州大地兴起,西周时体系化的射箭礼仪已经出现;春秋战国之后,弓箭的种类日益丰富、性能持续提高、承载的人文内涵不断丰富。由此形成的射箭文化,是古代先民智慧、审美、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众多弓箭类型里,角弓独具特点,体现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互鉴。
“角弓”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唐六典》曰:“今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这说明,角弓用筋、角制作,供骑兵使用。另据春秋时期的文献《考工记》描述,角弓是一种由筋、角、木(竹)等材料通过生物胶黏合而成的复合弓,其名称来源于其材料特性。一直以来,有许多人认为,角弓是游牧民族的专属武器。但实际上,角弓可能最早诞生在农耕地区,或是早期各民族交流的产物。
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角弓在中原地区已经被使用。明代文献《武备志》记载:“中国之利器,曰弓与弩。”秦汉“大一统”格局形成之后,随着人口流动、族群杂居共处、物质与文化互通互鉴,角弓制作技术也为各族人民共享,各地弓箭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游牧经济可以产出充足的筋、角、胶等,制作角弓的基础材料充沛。同时,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得骑马成为他们的重要迁徙方式,角弓的便携性更适应这种生活。《汉书·晁错传》有“欲立威者,始于折胶”之言,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可以看出,匈奴已经使用角弓作为武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角弓成为与游牧民族关系紧密的象征符号。《北史》记载,北齐神武帝高欢先后迎娶尔朱荣之女、柔然公主为妃。这两位来自边疆的女子都有高超的射箭技艺,前者“引长弓斜射”,后者“引角弓仰射”,都一箭射中飞鸟。生活于北朝至唐初的经学家孔颖达在注释角弓时,称其为当时北方各民族常用的器物。
到了唐代,角弓的制作技术、文化内涵、象征意义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开放包容的时代氛围中,角弓为各民族普遍使用。《唐六典》记载,唐代弓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在对突厥、室韦、靺鞨等北方各民族的记载中,也都提到其兵器有角弓。
其次,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前深入,角弓的制作技术与材料都实现了提升。从墓葬所出考古残件及图像资料可以窥见唐代角弓的形制。形态上,它长弰(shāo)短臂,有的弰头部位略有反翘,部分弓骨弭消失。下弦呈反曲状态,上弦后弓臂形变较为剧烈,弓弰与弓臂长度相近,弓弦距离弓弝(bà)较近,与长弓相比尺寸较短。制作上,弓体为筋、木、角三层叠合结构,弓干主要采用搭接或通体状态,以桑木、柘木为主;筋使用牛筋、马筋、鹿筋;角主要使用牛角或羊角;胶有鱼胶、牛胶等;外装多用大漆防护,也常以桦树皮进行保护和装饰。与最常见的长弓相比,角弓的主要优势是能在缩短尺寸的同时释放更大的威力,缺点在于制作工艺复杂、材料多、耗时长、造价昂贵。唐玄宗时期,随着唐朝综合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的提高,角弓成为规定的骑兵装备。研究发现,中原地区与突厥、吐蕃、回鹘、靺鞨、室韦、契丹等使用的角弓类型基本一致,均属于长弰短臂。新疆突厥、回鹘墓葬出土的弓弭、弓弣,青海郭里木墓地出土的吐蕃棺板画,吉林渤海贞孝公主墓壁画中的弓箭形象,都展现出唐朝时期各民族所用角弓形制的一致性。
再次,在“天下一家”的时代背景中,角弓及其使用者都得到唐朝诗人浓墨重彩地描写。王维《观猎》云:“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短短两句诗,渲染出狩猎的氛围。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云:“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纵马持弓的幽州少年形象,跃然眼前。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云:“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李司空拉弓搭箭、射中飞雁的姿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陈子昂《送别出塞》云:“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由此亦可看出,角弓是武将的常备武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朝戍边将士不畏艰辛的报国情怀,令人赞叹。
角弓的外装,见证了文化的互鉴。以桦树皮包裹弓体的方式为例,有学者指出,在古代,东北、内蒙古北部和新疆部分地区处于桦树皮文化带,唐及此前时期的鲜卑、突厥、室韦墓葬中曾发现大量桦树皮用品。《陈书》中对胡将有“桦皮装弓,两端骨弭”的典型描述。桦树皮本身富含较多油脂,防潮性能好,质地轻薄,包裹弓体十分合适,且有一定装饰作用,此工艺后来被中原地区充分接纳和吸收。
角弓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是各民族物资交流的例证。唐代文献《龙筋凤髓判》记录了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角弓贸易往来,其中《鸿胪寺中土蕃使人素知物情慕此处绫锦及弓箭等物请市未知可否》一文提到,吐蕃遣使至中原,想购买丝绸和弓箭带回。史料描述的“弯弧六合,犀角麋筋”,正是指角弓。唐朝对此的态度是“宜其顺性,勿阻番情”,顺应其请求,让他们将心仪之物带回边疆。
从角弓的产地来看,《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土贡角弓的地方有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幽州(今京津冀一带)等地,其位置均为游牧与农耕交界或者混合地带。各民族在此杂居共生,既能接触到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多尚武之风,重骑善射。以幽州为例,这里是唐朝边防重镇,也是各民族交往汇聚的中心。自汉代以来,“幽都筋角”久负盛名,有一种解释为这里盛产优良的角弓材料。在唐人眼中,“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各民族共同推动了角弓制造的进步与创新。
一张张角弓诉说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携手共进的故事,折射出“六合同风”的繁荣景象,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缩影。(完)
作者单位/任志胜 廖靖靖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弓在长期潮湿环境中容易开胶变形,秦军当年在南方征战,在梅雨季节大部分弓弩不能使用。